82次播放 时长01:28
47629次播放 时长02:46
70196次播放 时长03:04
91861次播放 时长03:13
43306次播放 时长01:04
72492次播放 时长03:02
81428次播放 时长02:58
93258次播放 时长03:24
徐秀云 池州市人民医院 消化内科
63537阅读
Q: 心胆气虚能治愈吗
A:
心胆气虚多数情况下可以通过规范治疗和生活调理达到临床治愈。心胆气虚的治疗方法主要有中药调理、心理干预、饮食调节、起居调摄。 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安神定志丸、酸枣仁汤、归脾汤等方剂,这些药物具有益气镇惊、安神定志的功效,需根据具体证型辨证用药。 通过认知行为疗法缓解焦虑情绪,配合呼吸训练、冥想等放松技巧,改善因情志因素导致的心神不宁症状。 适量食用莲子、百合、小米等宁心安神的食物,避免浓茶、咖啡等刺激性饮品,晚餐不宜过饱。 保持规律作息,保证充足睡眠,避免熬夜和过度劳累,适当进行八段锦、太极拳等舒缓运动。 治疗期间需保持情绪稳定,避免惊恐刺激,症状持续不缓解或加重时应及时复诊调整治疗方案。1、中药调理
2、心理干预
3、饮食调节
4、起居调摄
A:
气虚型月经不调主要表现为月经周期紊乱、经量异常及伴随气虚症状,可通过补气调理、中药治疗、饮食调整、适度运动等方式改善。常见原因包括过度劳累、饮食失调、慢性疾病及先天体质因素。 过度劳累或长期精神紧张导致气机耗损,表现为经期延迟、经色淡红。建议减少体力消耗,规律作息,可配合艾灸关元、气海等穴位。 慢性疾病或脾胃虚弱引发气血生化不足,可能伴随乏力、面色苍白。常用补中益气汤、归脾汤等方剂,或遵医嘱使用黄芪颗粒、生脉饮口服液、人参养荣丸等中成药。 长期饮食不节损伤脾胃,常见经量少而淋漓。日常可食用山药、红枣、小米、牛肉等补气食物,避免生冷油腻。 先天禀赋不足者易出现经期延长,可选择八段锦、太极拳等柔缓运动,避免剧烈活动加重气虚。 经期注意保暖避寒,避免过度思虑,若症状持续或加重需及时就医排除器质性疾病。1、补气调理
2、中药治疗
3、饮食调整
4、适度运动
Q: 气虚型感冒常用什么药
A:
气虚型感冒可遵医嘱使用玉屏风颗粒、补中益气丸、参苏感冒片、生脉饮等药物。气虚型感冒主要表现为乏力、气短、易出汗等症状,需在医生辨证后选择合适药物。 由黄芪、白术、防风组成,具有益气固表功效,适用于表虚不固型感冒,症见自汗恶风。 含黄芪、党参等成分,能补中益气升阳,适用于气虚下陷兼外感者,常见气短乏力症状。 含党参、紫苏叶等药材,可益气解表,针对气虚外感风寒,伴咳嗽痰白症状。 由人参、麦冬、五味子组成,可益气复脉养阴,适用于气阴两虚型感冒伴心悸者。 气虚体质者日常可适量食用山药、红枣等补气食物,避免过度劳累,感冒期间注意保暖避风。1、玉屏风颗粒
2、补中益气丸
3、参苏感冒片
4、生脉饮
Q: 严重心气虚症状有哪些
A:
严重心气虚症状主要包括心悸气短、胸闷乏力、自汗盗汗、水肿紫绀等表现,按严重程度可分为早期代偿期、失代偿期、终末期三个阶段。 轻度活动后心悸气短,伴有精神萎靡、面色苍白,此时心脏尚能通过代偿机制维持基本功能。 静息状态下出现胸闷胸痛,伴随四肢不温、舌淡胖有齿痕,心电图可能显示窦性心动过缓或传导阻滞。 端坐呼吸、颈静脉怒张、下肢凹陷性水肿,可能出现心源性肝硬化或心肾综合征等多器官衰竭表现。 出现持续胸痛或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需立即就医,日常可适量食用山药、龙眼肉等补益心脾的食物,避免剧烈运动。1、早期表现:
2、进展期症状:
3、终末期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