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6676次播放 时长03:16
74043次播放 时长03:03
103794次播放 时长03:03
92225次播放 时长03:00
85552次播放 时长03:02
92667次播放 时长03:20
郭玫 沈阳医学院沈洲医院 神经内科
17084阅读
梁红 沈阳医学院沈洲医院 神经内科
61776阅读
A:
庆大霉素中毒可能引起末梢神经炎。庆大霉素属于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其毒性作用主要包括肾毒性、耳毒性及神经肌肉阻滞,严重时可导致周围神经损伤。 庆大霉素可通过抑制神经轴突线粒体蛋白合成,导致末梢神经脱髓鞘病变。需立即停药并静脉注射钙剂拮抗神经毒性。 长期超剂量使用会造成药物蓄积,引发肢体远端感觉异常。应监测血药浓度,必要时进行血液净化治疗。 部分患者存在线粒体基因突变,对氨基糖苷类高度敏感。建议用药前进行基因筛查,可使用甲钴胺营养神经。 低钾血症或低镁血症会加重神经毒性。需纠正电解质失衡,配合维生素B1、B12等神经营养治疗。 出现四肢麻木或肌力下降时应及时就医,避免接触其他神经毒性药物,饮食注意补充维生素B族及优质蛋白。1、药物毒性作用
2、剂量累积效应
3、个体敏感性差异
4、合并电解质紊乱
Q: 末梢神经炎有何症状
A:
末梢神经炎的症状主要表现为早期肢体远端麻木或刺痛、进展期肌肉无力萎缩、终末期自主神经功能紊乱及反射减弱。 常见手指或脚趾对称性麻木、蚁走感,可能伴有轻度刺痛,夜间症状加重。多与维生素B缺乏、糖尿病控制不佳有关,需补充甲钴胺、维生素B1等神经营养药物。 出现手套-袜套样感觉减退,对温度、触觉敏感度下降。常见于重金属中毒或慢性酒精中毒,需使用硫辛酸注射液、依帕司他等改善代谢。 后期可见手部小肌肉萎缩、足下垂,表现为扣纽扣困难或步态异常。格林巴利综合征等免疫性疾病易引发,需免疫球蛋白冲击治疗。 皮肤干燥脱屑、出汗异常,严重者出现体位性低血压。遗传性周围神经病变可能以此为特征,需采用神经生长因子联合康复训练。 建议避免接触有毒化学物质,控制基础疾病,急性期需卧床休息并穿戴防护支具防止外伤。1、早期症状:
2、感觉异常:
3、运动障碍:
4、自主神经症状:
Q: 末梢神经炎应该怎么治疗
A:
末梢神经炎可通过营养神经治疗、物理治疗、药物治疗、病因治疗等方式改善。该病通常由糖尿病、感染、中毒、营养缺乏等因素引起。 补充维生素B1、甲钴胺等神经营养药物,配合富含B族维生素的食物如全谷物、动物肝脏,有助于神经修复。 低频电刺激、红外线照射等理疗可改善局部血液循环,缓解麻木刺痛感,需在康复科医师指导下进行。 疼痛明显时可使用加巴喷丁胶囊、普瑞巴林胶囊等镇痛药物,合并感染需用阿昔洛韦片等抗病毒药物。 糖尿病引起需控制血糖,酒精中毒需戒酒并补充维生素,自身免疫性因素可考虑免疫球蛋白治疗。 患者应避免接触重金属等有毒物质,注意肢体保暖,定期进行神经电生理检查评估恢复情况。1、营养神经治疗
2、物理治疗
3、药物治疗
4、病因治疗
Q: 多发性末梢神经炎治疗
A:
多发性末梢神经炎可通过营养神经药物、免疫调节治疗、物理康复训练及病因治疗等方式改善。该病通常由糖尿病、维生素缺乏、自身免疫异常或中毒等因素引起。 甲钴胺、维生素B1和胞磷胆碱可促进神经修复,需配合原发病控制。药物使用须严格遵循医嘱,避免自行调整剂量。 免疫球蛋白冲击或糖皮质激素适用于自身免疫性神经炎,可能伴随肢体麻木和肌力下降。治疗期间需监测血糖和骨密度变化。 低频电刺激和关节活动度训练有助于延缓肌肉萎缩。建议从被动运动逐步过渡到主动抗阻训练,每日重复进行。 控制血糖、戒酒或解除重金属接触可阻止神经损伤进展。糖尿病性神经病变需联合α-硫辛酸,中毒性神经炎需使用解毒剂。 日常需保持均衡饮食,适当补充B族维生素,避免长时间保持同一姿势,出现肌无力加重或感觉异常扩散时应及时复诊。1、营养神经药物
2、免疫调节治疗
3、物理康复训练
4、病因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