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禾医生官网

疾病百科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胰腺结石(胰石症)

胰腺结石

胰腺结石概述

胰腺结石又称胰石症。近些年来由于慢性胰腺炎发病率增多以及各种影像检查手段的增加,因而对胰腺结石的检查率亦有增加的趋势。国内、外报道的胰石症检出率不一。国外胰石症的检出率占同期慢性胰腺炎的30~60%,而国内的检出率则较低,为10%左右,这可能是由于国内的慢性酒精性胰腺炎少于胆道疾病有关。
  • 发病部位在哪里?上腹
  • 应该挂什么科?消化内科、普通外科、中医内科
  • 有什么典型症状?腹痛、黄疸、脂肪泻、消瘦
  • 应该做哪些检查项目呢?胰腺CT
  • 这样的病症传染吗?该病不具有传染性
  • 高发人群?30-50岁多发

相关视频

更多

相关语音

更多

相关医生

更多

相关文章

更多

相关问答

更多

王雪梅

Q: 胰腺结石不手术可以吗

A:

胰腺结石多数情况下需要手术治疗,非手术方式主要有药物治疗、内镜取石、体外震波碎石、饮食调整等。

1、药物治疗

适用于结石较小且无并发症者,可遵医嘱使用胰酶制剂、解痉止痛药、抗生素等缓解症状,常用药物包括胰酶肠溶胶囊、消旋山莨菪碱片、头孢克肟分散片。

2、内镜取石

通过ERCP技术取出主胰管结石,适用于结石位于胰头或胰体部且未钙化者,可能伴随胰管扩张或胰腺炎,需配合胰管支架置入。

3、体外震波碎石

针对钙化明显的孤立性结石,通过冲击波将结石粉碎后自然排出,需重复进行多次治疗,可能引起胰腺组织水肿等并发症。

4、饮食调整

低脂饮食可减少胰液分泌,每日脂肪摄入控制在40克以下,避免酒精和暴饮暴食,急性发作期需禁食并配合肠外营养支持。

建议定期复查腹部CT或MRCP监测结石变化,若出现持续腹痛、黄疸或复发性胰腺炎应及时考虑手术干预。

王雪梅

Q: 胰腺结石会不会反复发作

A:

胰腺结石可能反复发作,主要与胰管结构异常、慢性胰腺炎、代谢紊乱、遗传因素有关。

1. 胰管结构异常:

先天性胰管狭窄或畸形可能导致胰液滞留形成结石,内镜取石后需定期复查胰管形态。

2. 慢性胰腺炎:

长期炎症刺激可诱发结石再生,需控制胰腺炎进展并使用胰酶替代治疗如胰酶肠溶胶囊、多酶片等。

3. 代谢紊乱:

高钙血症或高脂血症患者易复发结石,需监测血钙血脂水平并针对性使用降脂药如阿托伐他汀。

4. 遗传因素:

CFTR基因突变等遗传病可导致顽固性结石,需基因检测确认后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

建议低脂饮食并戒酒,每3-6个月复查腹部超声或CT,出现腹痛、脂肪泻等症状时及时就诊。

张子义

Q: 中药可以治疗胰腺结石吗

A:

中药可作为胰腺结石的辅助治疗手段,但无法替代手术等主要治疗方式。胰腺结石的治疗方法主要有体外震波碎石、内镜取石、手术切除,中药调理需在医生指导下配合使用。

1、体外震波碎石

通过高频声波将结石击碎后排出,适用于体积较小的结石,可能伴随腹痛缓解、胰管通畅度改善等症状。

2、内镜取石

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取出结石,适合位于主胰管的结石,操作中可能需配合胰管支架置入。

3、手术切除

对于合并胰腺炎或癌变风险的病例,可能需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等外科干预。

4、中药调理

可遵医嘱使用金钱草、鸡内金等具有利胆排石作用的中药,或大黄黄连泻心汤等方剂辅助缓解症状,但需定期监测结石变化。

胰腺结石患者应严格禁酒、低脂饮食,急性发作时须立即就医,中药使用期间需配合影像学复查评估疗效。

王雪梅

Q: 胰腺结石和胰管结石区别

A:

胰腺结石和胰管结石是两种不同的疾病,胰腺结石指胰腺实质内形成的钙化灶,胰管结石则是胰管内沉积的结石。

1、形成位置

胰腺结石位于胰腺腺体组织内,胰管结石位于胰管系统中,包括主胰管和分支胰管。

2、成分差异

胰腺结石主要由碳酸钙和蛋白质组成,胰管结石常含有胆红素钙盐和胆固醇成分。

3、病因不同

胰腺结石多与慢性胰腺炎相关,胰管结石常见于胰管梗阻或代谢异常。

4、症状表现

胰腺结石可能导致持续性腹痛,胰管结石易引起间歇性剧痛伴胰液排出障碍。

建议出现相关症状时及时就医检查,通过影像学检查明确结石位置和性质,在医生指导下进行治疗。

本周疾病关注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