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禾医生官网

疾病百科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卟啉病(血卟啉病、血紫质病)

卟啉病

卟啉病概述

卟啉病是一种卟啉代谢紊乱的疾病,以尿中和粪中卟啉和卟啉前体排泄增多为特点。卟啉病为先天性疾病,主要由于与血红素合成有关的各种酶缺乏所引起,有家族发病史。
  • 发病部位在哪里?上腹
  • 应该挂什么科?消化内科、肝胆外科
  • 有什么典型症状?恶心、腹水、腹痛、黄疸、腱反射消失
  • 应该做哪些检查项目呢?肝胆胰脾MRI、肝胆脾CT、肝胆功能检查
  • 这样的病症传染吗?该病不具有传染性
  • 高发人群?男性发病约为女性的2倍多,多在儿童期和青年期发病

相关问答

更多

路华

Q: 什么是急性间歇性卟啉病

A:

急性间歇性卟啉病是一种罕见的遗传性代谢疾病,属于卟啉病的一种类型,主要由血红素合成途径中酶缺陷导致卟啉前体物质积累引起。该病以发作性腹痛、神经系统症状和尿液颜色异常为主要表现,可通过基因检测和尿液卟啉检测确诊。

1、遗传因素

该病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HMBS基因突变导致胆色素原脱氨酶活性降低,患者需通过基因检测明确诊断,避免诱发因素如药物、酒精和饥饿。

2、代谢异常

血红素合成障碍导致δ-氨基酮戊酸和胆色素原堆积,引发神经毒性,表现为剧烈腹痛和自主神经紊乱,急性期需静脉输注血红素制剂。

3、诱发因素

某些药物、激素变化、感染或节食可能诱发急性发作,患者应避免巴比妥类、磺胺类药物,发作时需及时补充葡萄糖和血红素。

4、诊断方法

尿液胆色素原和δ-氨基酮戊酸检测是主要诊断依据,结合基因检测可确诊,需与急腹症、格林巴利综合征等疾病鉴别。

患者应保持规律饮食避免饥饿,随身携带疾病警示卡,急性发作时立即就医,日常避免已知诱发因素并定期随访监测。

秦明珠

Q: 皮肤卟啉病又称什么

A:

皮肤卟啉病又称血卟啉病,是一种因血红素合成途径酶缺陷导致卟啉代谢异常的遗传性或获得性疾病,主要表现为光敏性皮肤损害、腹痛及神经系统症状。

1、迟发性皮肤卟啉病

最常见类型,与肝脏铁代谢异常有关,表现为曝光部位水疱、瘢痕及多毛,可通过放血疗法或羟氯喹治疗。

2、先天性红细胞生成性卟啉病

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婴儿期即出现严重光敏反应,尿液呈粉红色,需严格避光并使用β-胡萝卜素缓解症状。

3、急性间歇性卟啉病

以腹痛和神经精神症状为主,急性发作时需静脉输注血红素制剂,避免使用诱发药物如巴比妥类。

4、混合型卟啉病

兼具皮肤和神经系统症状,需综合管理光防护与急性发作处理,基因检测可明确分型。

患者应避免日晒,穿戴防晒衣物,定期监测肝功能,急性发作时立即就医。遗传咨询对家族成员筛查具有重要意义。

任冬梅

Q: 血卟啉病治疗方法有哪些

A:

血卟啉病可通过避免诱因、药物治疗、血红素治疗、肝移植等方式治疗。血卟啉病通常由遗传缺陷、药物诱发、激素变化、肝脏疾病等原因引起。

1、避免诱因:

减少阳光暴晒、戒酒、避免使用巴比妥类或磺胺类药物等诱因。急性发作期需立即停用可疑药物。

2、药物治疗:

葡萄糖静脉输注可抑制δ-氨基酮戊酸合成酶活性,β受体阻滞剂缓解心动过速,疼痛剧烈时使用阿片类镇痛药。

3、血红素治疗:

静脉注射血红素制剂可反馈抑制卟啉前体生成。治疗期间需监测铁代谢指标,警惕铁过载风险。

4、肝移植:

适用于急性间歇性血卟啉病反复发作且药物治疗无效者。移植后需终身服用免疫抑制剂预防排斥反应。

患者应随身携带疾病警示卡,规律监测尿卟啉水平,女性患者需注意月经周期对病情的影响。

龙振昼

Q: 血卟啉病治疗方法有哪些

A:

血卟啉病可通过避免诱因、药物治疗、血红素治疗、肝移植等方式治疗。血卟啉病是一组由血红素合成障碍引起的代谢性疾病,临床表现多样。

1、避免诱因:

减少日光暴露、避免使用诱发药物如巴比妥类,戒酒及预防感染可降低急性发作风险。

2、药物治疗:

急性发作时使用葡萄糖注射液缓解症状,疼痛剧烈可使用阿片类镇痛药如吗啡,恶心呕吐可用昂丹司琼。

3、血红素治疗:

静脉注射血红素制剂如精氨酸血红素可反馈抑制δ-氨基酮戊酸合成酶活性,快速缓解急性症状。

4、肝移植:

对于反复严重发作的急性间歇性血卟啉病患者,肝移植可从根本上纠正酶缺陷,但需评估手术风险。

患者需定期监测尿卟啉水平,外出做好防晒,随身携带疾病警示卡,女性患者需注意月经周期对病情的影响。

本周疾病关注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