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茂静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肾内科
56146阅读
Q: 急性肾小管间质性肾炎症状
A:
急性肾小管间质性肾炎的症状主要包括尿液异常、腰痛、发热、肾功能减退等表现,早期可能仅有尿液颜色加深或尿量减少,进展期可出现全身症状及肾功能指标异常。 尿液颜色加深或出现血尿、蛋白尿,可能与肾小管损伤有关。建议完善尿常规检查,遵医嘱使用糖皮质激素如泼尼松、免疫抑制剂如环磷酰胺或利尿剂如呋塞米。 双侧或单侧腰部钝痛,常因肾间质水肿牵拉被膜引起。需卧床休息,可配合非甾体抗炎药如布洛芬缓解症状,严重时需静脉注射甲泼尼龙。 低热或高热伴寒战,提示可能存在感染或免疫反应。需排查感染源,抗生素如头孢曲松可用于细菌感染,病毒感染则需对症治疗。 血肌酐升高、少尿或无尿,提示肾小球滤过率下降。需限制水钠摄入,必要时进行血液净化治疗,常用药物包括碳酸氢钠纠正酸中毒。 出现上述症状应及时就医,治疗期间需低盐优质蛋白饮食,每日监测尿量及体重变化,避免使用肾毒性药物。1、尿液异常
2、腰痛
3、发热
4、肾功能减退
Q: 急性肾小管间质性肾炎预后
A:
急性肾小管间质性肾炎预后通常较好,多数患者肾功能可完全恢复,预后主要与病因控制、肾功能损伤程度、治疗时机、并发症管理等因素有关。 及时停用肾毒性药物或控制感染等病因是改善预后的关键,如药物相关性病例需永久避免再次接触致敏药物。 血肌酐升高程度直接影响恢复周期,轻度肾功能损伤患者恢复更快,重度损伤可能遗留部分肾功能减退。 早期使用糖皮质激素可显著改善间质水肿和炎症反应,延迟治疗可能导致间质纤维化等不可逆损伤。 合并高血压、电解质紊乱等并发症会延长恢复期,需同步进行针对性治疗。 建议患者定期监测肾功能指标,保持低盐优质蛋白饮食,避免剧烈运动加重肾脏负担,严格遵医嘱进行随访复查。1、病因控制:
2、肾功能损伤:
3、治疗时机:
4、并发症管理:
A: 急性肾小管间质性肾炎是对药物治疗的过敏毒性,与大大部分病例有关的仅是少部分药物,药物相关性病因的识别很重要,因为严重的肾脏损害常常可预防或逆转,结节病,军团菌病,钩端螺旋体病,链球菌,病毒感染和某些中草药亦可能有关。不了解您的具体情况是无法给出治疗方案的。如果长期如此的话,最好还需要检查一下是否严重。
A: 急性肾炎的治疗方法包括去除病因,治疗原发病,支持治疗。也可以使用免疫抑制疗法。急性肾小管性肾炎是由很多因素引起的,药物和感染是最常见的病因。此外,物理和化学因素、代谢因素、血液疾病、自身免疫性疾病、尿路梗阻、肿瘤浸润和肾移植都会引起ATIN,是引起自身免疫相关的特发性AIN的罕见原因。因此,病因不同,治疗方案也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