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8395次播放 时长02:59
56066次播放 时长02:35
53293次播放 时长02:37
Q: 内分泌性高血压的病因
A:
内分泌性高血压可能由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库欣综合征、嗜铬细胞瘤、甲状腺功能异常等原因引起。 肾上腺皮质分泌过多醛固酮导致水钠潴留,表现为顽固性高血压伴低血钾,可通过螺内酯、依普利酮等药物调节电解质平衡。 库欣综合征患者皮质醇水平升高引发向心性肥胖和高血压,需控制糖皮质激素分泌,必要时行垂体或肾上腺肿瘤切除术。 嗜铬细胞瘤异常分泌儿茶酚胺导致阵发性血压骤升,伴随头痛出汗,确诊后需手术切除肿瘤,术前需用α受体阻滞剂控制血压。 甲状腺功能亢进时代谢加速增加心脏负荷,甲状腺功能减退时血管阻力上升,均可能引发继发性高血压,需针对甲状腺疾病进行治疗。 确诊内分泌性高血压需完善激素检测和影像学检查,建议低盐饮食并定期监测血压变化,药物调整须严格遵循医嘱。1、醛固酮增多
2、皮质醇过量
3、儿茶酚胺分泌
4、甲状腺紊乱
Q: 内分泌性高血压的发病原因
A:
内分泌性高血压可能由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库欣综合征、嗜铬细胞瘤、甲状腺功能异常等原因引起,需通过激素检测和影像学检查确诊。 肾上腺皮质增生或肿瘤导致醛固酮过度分泌,引发水钠潴留和低钾血症,表现为顽固性高血压伴肌无力。确诊后可采用螺内酯、依普利酮等醛固酮拮抗剂治疗。 垂体瘤或肾上腺肿瘤引起皮质醇长期过量,导致向心性肥胖和血糖升高。需通过地塞米松抑制试验确诊,治疗药物包括美替拉酮、酮康唑等皮质醇合成抑制剂。 嗜铬细胞瘤持续释放去甲肾上腺素,引发阵发性血压骤升伴头痛出汗。α受体阻滞剂酚苄明与β受体阻滞剂普萘洛尔可术前控制血压,手术切除为根治手段。 甲状腺功能亢进时代谢亢进增加心输出量,甲减则因血管阻力升高导致血压异常。需检测促甲状腺激素水平,使用甲巯咪唑或左甲状腺素钠调节甲状腺功能。 建议定期监测血压变化,限制钠盐摄入并保持规律作息,确诊后需严格遵医嘱进行药物或手术治疗。1、醛固酮增多
2、皮质醇过量
3、儿茶酚胺分泌
4、甲状腺紊乱
Q: 什么是内分泌性高血压
A:
内分泌性高血压是由内分泌系统疾病导致的继发性高血压,常见病因包括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嗜铬细胞瘤、库欣综合征和甲状腺功能亢进。 肾上腺皮质分泌过量醛固酮导致水钠潴留,可能与肾上腺腺瘤或增生有关,表现为顽固性高血压伴低血钾,可通过螺内酯、依普利酮等药物调节电解质。 嗜铬细胞瘤分泌过多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引发阵发性血压骤升,伴随头痛、出汗等症状,确诊后需手术切除肿瘤,术前可用酚苄明控制血压。 库欣综合征患者皮质醇水平异常增高,导致向心性肥胖合并高血压,可能与垂体瘤或肾上腺肿瘤有关,治疗需针对原发病因进行手术或药物干预。 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引起代谢亢进和血管收缩,表现为收缩压显著升高,需通过甲巯咪唑等抗甲状腺药物或碘131治疗原发病。 确诊内分泌性高血压需完善激素检测和影像学检查,建议低盐饮食并定期监测血压变化,所有治疗均需在专科医生指导下进行。1、醛固酮增多
2、儿茶酚胺过量
3、皮质醇升高
4、甲状腺亢进
Q: 内分泌性高血压如何治疗
A: 内分泌性高血压在治疗的时候,可以使用降压的药物,同时需要去医院进行检查,然后根据具体的情况,作出相应的治疗。而且平时还应该避免一些高脂肪以及高胆固醇的食物,在生活中也需要保持良好的习惯,对于治疗能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