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传祥 江西省妇幼保健院 产科
56930阅读
Q: 妊娠合并肝炎的类型
A:
妊娠合并肝炎主要包括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乙型肝炎、戊型肝炎、药物性肝炎等类型,按病情轻重从轻微到严重排列。 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是妊娠中晚期特有的肝脏疾病,主要表现为皮肤瘙痒和黄疸,可能与激素水平变化和遗传因素有关,需监测胆汁酸水平并使用熊去氧胆酸治疗。 乙型肝炎由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引起,可导致乏力、食欲减退等症状,妊娠期需定期检测肝功能,必要时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替诺福韦等抗病毒药物。 戊型肝炎通过消化道传播,妊娠期感染易发展为重症肝炎,需隔离治疗并密切监测肝功能,必要时进行保肝治疗。 药物性肝炎由妊娠期不当用药引起,表现为转氨酶升高,需立即停用可疑药物并给予护肝治疗,严重时需终止妊娠。 妊娠期出现肝炎症状应及时就医,遵医嘱进行治疗,避免自行用药,注意休息和营养均衡。1、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
2、乙型肝炎
3、戊型肝炎
4、药物性肝炎
Q: 妊娠合并肝炎的治疗?
A:
妊娠合并肝炎的治疗方法有护肝治疗、抗病毒治疗、营养支持和终止妊娠。妊娠合并肝炎通常由病毒性肝炎、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药物性肝损伤和自身免疫性肝炎等原因引起。 使用护肝药物如还原型谷胱甘肽、多烯磷脂酰胆碱和复方甘草酸苷,有助于改善肝功能损害。护肝治疗适用于轻度肝功能异常患者,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针对病毒性肝炎患者可使用替诺福韦、拉米夫定和恩替卡韦等抗病毒药物。抗病毒治疗需评估母婴安全性,严格监测病毒载量和肝功能变化。 提供高蛋白、高维生素饮食,必要时静脉补充白蛋白和维生素K。营养支持可改善孕妇营养状况,有助于肝功能恢复。 对于重症肝炎或肝功能衰竭患者,可能需要考虑终止妊娠。终止妊娠的时机和方式需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和孕周综合评估。 妊娠合并肝炎患者应定期监测肝功能,保持充足休息,避免使用肝毒性药物,出现黄疸或凝血功能障碍需及时就医。1、护肝治疗
2、抗病毒治疗
3、营养支持
4、终止妊娠
Q: 妊娠合并肝炎症状
A:
妊娠合并肝炎的症状主要包括乏力、食欲减退、恶心呕吐、皮肤黄染等,严重时可出现凝血功能障碍或肝性脑病。 妊娠期肝脏代谢负担加重,合并病毒感染或胆汁淤积时,肝细胞受损导致能量代谢障碍。建议孕妇增加卧床休息时间,避免过度劳累,定期监测肝功能。 肝炎病毒抑制消化酶分泌,妊娠期增大的子宫压迫胃肠加重症状。可少量多餐选择低脂饮食,必要时静脉补充营养。 肝炎引发的胆红素升高刺激呕吐中枢,与妊娠反应叠加。需警惕脱水风险,可遵医嘱使用维生素B6或甲氧氯普胺缓解症状。 胆红素代谢障碍导致巩膜和皮肤黄染,提示肝损伤加重。应立即就医评估,严重者需住院进行保肝治疗或提前终止妊娠。 妊娠合并肝炎患者应保证优质蛋白摄入,避免高脂饮食,每两周复查肝功能与病毒载量,出现胎动减少或宫缩需紧急就诊。1、乏力:
2、食欲减退:
3、恶心呕吐:
4、皮肤黄染:
Q: 妊娠合并肝炎怎么治疗
A:
妊娠合并肝炎可通过一般治疗、药物治疗、产科干预、重症监护等方式治疗。妊娠合并肝炎通常由病毒感染、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药物性肝损伤、自身免疫性肝炎等原因引起。 卧床休息有助于减轻肝脏负担,高蛋白低脂饮食可提供营养支持,密切监测肝功能指标变化。 抗病毒药物如替诺福韦可抑制病毒复制,保肝药物如多烯磷脂酰胆碱有助于修复肝细胞,必要时使用人血白蛋白纠正低蛋白血症。 根据孕周和病情决定终止妊娠时机,分娩方式选择需评估母婴安全,产后需加强肝功能监测。 出现肝衰竭时需转入ICU,血浆置换可清除毒素,必要时考虑肝移植,同时防治多器官功能衰竭。 妊娠期出现黄疸、乏力等症状应及时就医,避免自行用药,定期产检有助于早期发现肝功能异常,保持良好心态配合治疗。1、一般治疗
2、药物治疗
3、产科干预
4、重症监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