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6次播放 时长01:16
110984次播放 时长01:43
77647次播放 时长01:23
95177次播放 时长01:44
84676次播放 时长01:54
71667次播放 时长01:33
56020次播放 时长02:05
85155次播放 时长01:57
黄玉红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消化内科
56071阅读
Q: 肝衰竭指标是什么
A:
肝衰竭指标主要包括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总胆红素、凝血酶原时间等。这些指标异常升高提示肝功能严重受损,需结合临床表现综合评估。 谷丙转氨酶主要存在于肝细胞中,数值超过正常值3倍以上可能提示急性肝损伤。肝衰竭时可达数千单位,伴随食欲减退、恶心等症状。 谷草转氨酶在心肌和肝脏中均有分布,与谷丙转氨酶比值大于2时需警惕酒精性肝病或肝硬化进展。肝衰竭患者常见皮肤巩膜黄染表现。 总胆红素超过正常值10倍以上是判断肝衰竭的重要依据,直接胆红素占比超过60%提示梗阻性黄疸。可能出现茶色尿、陶土样便等胆汁淤积症状。 凝血酶原时间延长超过正常值3秒反映肝脏合成功能严重障碍,是肝衰竭预后评估的关键指标。患者易出现皮下瘀斑、消化道出血等凝血异常表现。 发现肝功能指标异常应及时就医,避免高脂饮食并保证充足休息,定期监测肝功能变化。1、谷丙转氨酶
2、谷草转氨酶
3、总胆红素
4、凝血酶原时间
Q: 什么是肝衰竭
A:
肝衰竭是由病毒性肝炎、药物性肝损伤、酒精性肝病或代谢异常等多种原因导致的肝脏功能严重障碍,临床表现为黄疸、凝血功能障碍及意识障碍等,可分为急性肝衰竭和慢性肝衰竭。 乙型肝炎病毒或戊型肝炎病毒感染可能引发急性肝衰竭,患者常出现乏力、恶心症状。需抗病毒治疗,药物可选择恩替卡韦、替诺福韦或干扰素。 对乙酰氨基酚过量或抗结核药物可能导致肝细胞坏死,伴随右上腹疼痛。治疗需停用肝毒性药物,使用N-乙酰半胱氨酸、还原型谷胱甘肽或腺苷蛋氨酸。 长期酗酒可导致肝硬化进展为肝衰竭,表现为腹水、肝性脑病。需戒酒并补充B族维生素,药物可选美他多辛、糖皮质激素或S-腺苷甲硫氨酸。 威尔逊病或妊娠急性脂肪肝等代谢疾病可能引发肝衰竭,伴随铜蓝蛋白异常。需驱铜治疗或终止妊娠,药物包括青霉胺、锌制剂或血浆置换。 肝衰竭患者应严格低蛋白饮食,每日钠盐摄入控制在2克以内,出现嗜睡等神经症状需立即就医。1、病毒性肝炎
2、药物性肝损伤
3、酒精性肝病
4、代谢异常
Q: 转氨酶1600是肝衰竭吗
A:
转氨酶1600单位每升可能提示严重肝损伤,但需结合其他指标判断是否为肝衰竭。转氨酶升高常见于病毒性肝炎、药物性肝损伤、酒精性肝病、急性胆道梗阻等疾病。 乙型或丙型肝炎病毒感染可能导致转氨酶急剧升高,伴随乏力、黄疸等症状。需进行抗病毒治疗,药物可选择恩替卡韦、索磷布韦维帕他韦、干扰素等。 对乙酰氨基酚等药物过量使用会造成肝细胞坏死,转氨酶显著升高。需立即停用肝毒性药物,必要时使用N-乙酰半胱氨酸、还原型谷胱甘肽、多烯磷脂酰胆碱等保肝药物。 长期大量饮酒导致肝功能异常,转氨酶升高常伴随γ-谷氨酰转肽酶升高。治疗需严格戒酒,使用美他多辛、水飞蓟宾、腺苷蛋氨酸等药物。 胆总管结石或肿瘤压迫可引起胆汁淤积性肝损伤,转氨酶升高伴碱性磷酸酶升高。需解除梗阻原因,药物可选熊去氧胆酸、丁二磺酸腺苷蛋氨酸、茴三硫等。 转氨酶达1600单位每升属危急值,须立即就医评估肝功能储备,监测凝血功能、胆红素等指标,必要时进行人工肝支持或肝移植评估。1、病毒性肝炎
2、药物性肝损伤
3、酒精性肝病
4、胆道梗阻
Q: 酒精肝衰竭能治好吗
A:
酒精性肝衰竭的预后差异较大,早期干预可部分逆转损伤,终末期需肝移植。治疗效果主要与戒酒时机、肝功能代偿程度、并发症控制及综合治疗有关。 完全戒酒是治疗基础,早期戒酒可显著改善肝功能。酒精戒断期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苯二氮卓类药物控制戒断症状。 Child-Pugh分级A/B级患者通过营养支持、保肝药物可能恢复,常用药物包括多烯磷脂酰胆碱、还原型谷胱甘肽、S-腺苷蛋氨酸。 合并腹水需限钠利尿,肝性脑病需降氨治疗,消化道出血需内镜止血。严重并发症会直接影响生存率。 Child-Pugh C级或MELD评分超过20分需评估肝移植,移植后5年生存率可达60%-80%,但需终身抗排斥治疗。 患者需严格戒酒并保证优质蛋白摄入,定期监测肝功能指标,晚期患者建议转诊至肝病专科中心进行综合评估。1、戒酒时机:
2、肝功能代偿:
3、并发症管理:
4、移植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