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禾医生官网

疾病百科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霍乱(霍乱)

霍乱

霍乱概述

霍乱是由霍乱弧菌引起的急性肠道传染病,是两种甲类传染病之一。霍乱以发病急、传播快、波及范围广为特征,夏季高发,能在数小时内造成腹泻脱水甚至死亡。霍乱常见的感染原因是食用被霍乱弧菌感染的水和食物,临床上以剧烈无痛性泻吐,米泔样大便,严重脱水,肌肉痛性痉挛及周围循环衰竭等为特征。如果没有补充水分与电解质,会造成休克。严... [详情]
  • 发病部位在哪里?全腹
  • 应该挂什么科?传染科
  • 有什么典型症状?呕吐、低热、肠鸣音异常、水样便、脱水、腹痛伴腹泻
  • 应该做哪些检查项目呢?血常规
  • 这样的病症传染吗?该病具有传染性
  • 高发人群?所有人群

相关视频

更多

相关文章

更多

相关问答

更多

马烈

Q: 霍乱弧菌经粪口传播吗

A:

霍乱弧菌主要通过粪口途径传播,传播方式主要有污染水源、食物接触、生活接触、媒介昆虫携带等。

1、污染水源

饮用被患者粪便污染的水源是主要传播途径,霍乱弧菌可在水中存活较长时间,建议对饮用水进行煮沸或消毒处理。

2、食物接触

食用被污染的海产品、生冷食物可能导致感染,烹饪时需确保食物彻底加热,避免生熟食交叉污染。

3、生活接触

接触患者排泄物污染的衣物、用品后未洗手可能传播,需加强个人卫生习惯,接触污染物后立即用肥皂洗手。

4、媒介昆虫

苍蝇等昆虫机械性携带病菌可能造成传播,需做好环境消杀工作,及时处理患者排泄物并灭蝇。

预防霍乱需注意饮食卫生,避免生食,出现腹泻呕吐等症状应及时就医,密切接触者需进行医学观察。

徐秀亮

Q: 霍乱是什么及主要表现和预防

A:

霍乱是由霍乱弧菌引起的急性肠道传染病,主要表现包括剧烈腹泻、呕吐、脱水等,预防措施包括注意饮食卫生、接种疫苗等。

1、病原体

霍乱弧菌通过污染水源或食物传播,感染后潜伏期短,需及时补液并使用抗生素治疗,常用药物包括多西环素、环丙沙星、阿奇霉素。

2、典型症状

早期表现为无痛性水样腹泻,进展期出现米泔水样便和喷射性呕吐,严重脱水可导致循环衰竭,需立即静脉补液。

3、传播途径

经粪口途径传播,食用被污染的海产品风险较高,流行区应避免生食,饮用水需煮沸或消毒处理。

4、预防措施

接种口服霍乱疫苗可提供短期保护,流行季节注意饭前便后洗手,出现症状需隔离治疗并彻底消毒污染物。

日常保持良好卫生习惯,出现可疑症状及时就医,高危人群可咨询医生进行预防性用药。

马烈

Q: 霍乱是先吐后泻还是先泻后

A:

霍乱患者通常先出现腹泻后呕吐,腹泻多为无痛性水样便,呕吐呈喷射状。霍乱弧菌感染后症状发展可分为潜伏期、泻吐期、脱水期、恢复期四个阶段。

1、潜伏期:

感染后1-3天无典型症状,少数有轻微腹部不适。

2、泻吐期:

突发剧烈腹泻,大便呈米泔水样,随后出现喷射性呕吐,多无恶心前兆。

3、脱水期:

因大量体液丢失出现皮肤弹性差、眼窝凹陷、尿量减少等脱水表现,严重者可发生循环衰竭。

4、恢复期:

及时补液治疗后症状逐渐缓解,部分患者出现反应性发热。

患者需严格隔离治疗,接触者应预防性服用抗生素,注意饮食卫生与个人防护可有效预防感染。

马烈

Q: 霍乱的大便是什么颜色

A:

霍乱患者的大便通常呈现米泔水样或淘米水样,颜色为灰白色或乳白色,可能伴有少量黏液。霍乱弧菌感染导致肠液大量分泌是主要成因。

1、米泔水样便

典型表现为大量无臭灰白色水样便,形似淘米水,由霍乱弧菌产生的肠毒素引起肠黏膜过度分泌所致。

2、乳白色稀便

排便次数急剧增多时可能出现乳白色稀水便,伴随肠黏膜脱落物漂浮,提示电解质严重紊乱。

3、黄绿色水样便

疾病初期或轻型感染时可出现黄绿色稀便,此时已具有强传染性,需严格隔离处理排泄物。

4、血性黏液便

极少数重症患者可能出现粉红色血性便,提示肠道黏膜严重损伤,属于危重症状需紧急救治。

出现疑似霍乱排泄物特征时须立即就医,接触者需预防性服用多西环素,患者排泄物应用漂白粉严格消毒。

本周疾病关注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