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8165次播放 时长01:57
71220次播放 时长03:05
52639次播放 时长03:18
74351次播放 时长02:13
54025次播放 时长02:20
85442次播放 时长02:11
77570次播放 时长02:15
76700次播放 时长02:14
赵月霞 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 全科
62438阅读
A:
甲状腺肿瘤切除术后长期表现可能包括甲状腺功能减退、甲状旁腺功能异常、局部组织粘连或瘢痕形成、肿瘤复发等。 甲状腺部分或全部切除后,可能出现促甲状腺激素水平升高、代谢减缓等症状,需长期服用左甲状腺素钠片替代治疗。 手术可能损伤甲状旁腺导致低钙血症,表现为手足抽搐或麻木,需补充钙剂与骨化三醇调节钙磷代谢。 术后瘢痕可能造成颈部紧绷感或吞咽不适,可通过超声检查评估粘连程度,严重者需手术松解。 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需定期检测甲状腺球蛋白和颈部超声,复发灶可能表现为颈部无痛性结节或远处转移。 术后应遵医嘱定期复查甲状腺功能及肿瘤标志物,保持均衡饮食并控制碘摄入量,适当进行颈部功能锻炼。1. 甲状腺功能减退
2. 甲状旁腺功能异常
3. 局部组织改变
4. 肿瘤复发监测
Q: 甲状腺肿瘤一定要动手术吗
A:
多数甲状腺肿瘤无须立即手术,处理方式主要有定期观察、药物治疗、射频消融、手术切除。 体积较小且良性特征的甲状腺结节可每6-12个月复查超声,若生长速度过快或出现可疑特征再考虑干预。 甲状腺功能异常伴发的结节可遵医嘱使用左甲状腺素钠片、甲巯咪唑等调节激素水平,部分结节可能缩小。 适用于3厘米以下良性实性结节,通过热凝固作用使肿瘤缩小,创伤小于传统手术但可能存在残留风险。 当肿瘤压迫气管、疑似恶性或直径超过4厘米时需手术,术式包括甲状腺部分切除和全切除,术后需终身激素替代。 确诊后应结合超声分级、穿刺活检结果及症状综合评估,避免过度治疗,术后注意监测甲状腺功能和钙代谢水平。1、定期观察
2、药物治疗
3、射频消融
4、手术切除
A:
甲状腺肿瘤保守治疗方法主要有定期观察、药物治疗、放射性碘治疗、中医调理。 体积较小且无明显症状的良性甲状腺肿瘤可每6-12个月复查超声,监测肿瘤生长速度及形态变化。 甲状腺激素抑制治疗常用左甲状腺素钠,通过抑制促甲状腺激素分泌减缓肿瘤生长。伴有甲状腺功能异常时需配合使用甲巯咪唑或丙硫氧嘧啶。 适用于自主功能性甲状腺腺瘤,利用碘-131选择性破坏过度分泌的甲状腺组织。治疗前需停用含碘药物并低碘饮食。 采用夏枯草、海藻等中药组方调节内分泌,配合针灸改善气血循环。需在专业中医师指导下进行,避免与西药相互作用。 保守治疗期间应保持低碘饮食,避免颈部受压,定期检测甲状腺功能。若肿瘤直径超过4厘米或出现压迫症状需考虑手术治疗。1、定期观察
2、药物治疗
3、放射性碘治疗
4、中医调理
Q: 恶性甲状腺肿瘤严不严重
A:
恶性甲状腺肿瘤属于严重疾病,其严重程度与肿瘤类型、分期及转移情况相关,需立即就医干预。 甲状腺乳头状癌预后较好,未分化癌进展迅猛,髓样癌具有遗传倾向,不同分型治疗方案差异显著。 早期肿瘤局限于甲状腺时五年生存率较高,出现淋巴结转移需扩大清扫范围,远处转移则需系统性治疗。 放射性碘治疗对分化型癌效果显著,靶向药物适用于晚期患者,手术完全切除是根治关键。 术后需终身服用左甲状腺素钠,定期监测甲状腺球蛋白水平,每年进行颈部超声复查。 确诊后应选择甲状腺专科就诊,治疗期间保持优质蛋白饮食,避免剧烈颈部活动,遵医嘱调整药量。1、病理分型:
2、临床分期:
3、治疗响应:
4、长期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