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禾医生官网

疾病百科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慢性鼻窦炎(慢性化脓性鼻窦炎)

慢性鼻窦炎

慢性鼻窦炎概述

慢性鼻窦炎是鼻窦粘膜慢性化脓性炎症,较急性者多见,其中以慢性上颌窦炎最多,常与慢性筛窦炎合并存在,如一侧或两侧各鼻窦均有病变者,称多鼻窦炎或全鼻窦炎,单独的慢性筛窦炎或蝶窦炎只占少数病例。
  • 发病部位在哪里?
  • 应该挂什么科?耳鼻喉科、中医外科
  • 有什么典型症状?鼻塞 、头痛、鼻脓涕有臭味
  • 应该做哪些检查项目呢?X线平片、口腔科检查、耳鼻喉科检查、鼻镜
  • 这样的病症传染吗?该病不具有传染性
  • 高发人群?体弱多病经常感冒者

相关视频

更多

相关语音

更多

相关医生

更多

相关文章

更多

相关问答

更多

安冰

Q: 慢性鼻窦炎的表现是什么

A:

慢性鼻窦炎的典型表现包括鼻塞、脓性鼻涕、面部胀痛和嗅觉减退,症状持续超过12周可确诊。

1、鼻塞

持续性或交替性鼻塞由鼻甲肥大和分泌物堵塞导致,可能伴随夜间打鼾,使用生理盐水冲洗鼻腔可缓解症状。

2、脓性鼻涕

黄绿色黏稠鼻涕多因细菌感染引起,常倒流至咽喉部引发咳嗽,需通过鼻内镜评估窦口引流情况。

3、面部胀痛

额部或上颌窦区压迫感在低头时加重,与窦腔内压力升高有关,CT检查可明确黏膜增厚程度。

4、嗅觉减退

嗅区黏膜水肿导致气味分子无法到达嗅觉神经,严重者可能出现永久性失嗅,需早期干预治疗。

保持室内湿度适宜,避免接触过敏原,急性发作时可短期使用鼻用减充血剂,症状持续需耳鼻喉科就诊。

安冰

Q: 慢性鼻窦炎的病因有哪些

A:

慢性鼻窦炎可能由鼻腔结构异常、反复呼吸道感染、过敏反应、免疫功能低下等原因引起。

1、鼻腔结构异常

鼻中隔偏曲或鼻甲肥大可能导致鼻腔通气受阻,影响鼻窦引流。可通过鼻内镜矫正手术改善,伴随头痛、鼻塞症状时需排查鼻窦CT。

2、反复呼吸道感染

病毒或细菌感染未彻底治愈可能引发黏膜持续炎症。急性期可选用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克拉霉素或头孢克洛等抗生素治疗。

3、过敏反应

花粉或尘螨等过敏原刺激会导致鼻窦黏膜水肿。需避免接触过敏原,使用氯雷他定、西替利嗪或孟鲁司特钠等抗组胺药物控制症状。

4、免疫功能低下

糖尿病或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患者易继发真菌性鼻窦炎。需控制基础疾病,严重者可选用两性霉素B或伏立康唑进行抗真菌治疗。

保持鼻腔湿润、戒烟限酒有助于缓解症状,反复发作或伴随视力改变需及时耳鼻喉科就诊。

王雪梅

Q: 小儿慢性鼻窦炎的临床表现

A:

小儿慢性鼻窦炎的临床表现主要有鼻塞、脓性鼻涕、头痛、嗅觉减退等。该病病程超过12周,可能由感染、过敏、解剖结构异常、免疫缺陷等因素引起。

1、鼻塞

鼻塞多为持续性或交替性,夜间加重可能影响睡眠。腺样体肥大或鼻甲肿胀会加重阻塞症状,建议家长定期用生理盐水冲洗鼻腔。

2、脓性鼻涕

鼻腔分泌物呈黄绿色脓性,可能倒流至咽部引发咳嗽。家长需观察分泌物性状变化,必要时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桉柠蒎肠溶软胶囊或鼻用糖皮质激素。

3、头痛

表现为前额或面颊部胀痛,弯腰时加重。可能与窦腔负压和炎症介质刺激有关,可遵医嘱使用布洛芬混悬液缓解症状。

4、嗅觉减退

长期炎症导致嗅区水肿或神经损伤,可能伴有口臭。急性期可尝试鼻内镜引流,慢性期需评估是否伴发鼻息肉。

建议家长保持室内湿度,避免接触过敏原,症状持续不缓解需进行鼻窦CT检查排除真菌性鼻窦炎等特殊类型。

王雪梅

Q: 宝宝慢性鼻窦炎中医怎么治

A:

儿童慢性鼻窦炎中医治疗可采用中药内服、外治法、推拿及饮食调理,常见证型包括肺脾气虚、肝胆湿热等,需辨证施治避免滥用清热药。

1、中药内服

肺脾气虚证可用玉屏风散合苍耳子散加减,肝胆湿热证可选龙胆泻肝汤,需由中医师根据舌脉象调整方剂。常用中药包括辛夷、苍耳子、黄芪等。

2、穴位贴敷

三伏贴选用白芥子、细辛等药物敷贴大椎、肺俞等穴位,冬病夏治改善鼻黏膜循环。皮肤敏感患儿需缩短贴敷时间。

3、小儿推拿

开天门、推坎宫等手法配合迎香穴按摩,每日重复进行可缓解鼻塞。家长需在专业人员指导下学习正确手法。

4、饮食调理

肺虚型可食山药粥,湿热型建议薏苡仁赤小豆汤,避免生冷甜腻食物。哺乳期母亲需同步忌口辛辣刺激食品。

治疗期间家长需保持居室湿度,定期清洗鼻腔分泌物,急性发作期应及时中西医结合治疗控制感染。

本周疾病关注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