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87次阅读
红眼病可能由细菌感染、病毒感染、过敏反应、物理刺激、化学损伤等原因引起,可通过局部用药、抗过敏治疗、物理防护、人工泪液、手术治疗等方式治疗。
细菌性结膜炎多由金黄色葡萄球菌或肺炎链球菌感染引起,表现为结膜充血、脓性分泌物增多。治疗需遵医嘱使用左氧氟沙星滴眼液、妥布霉素滴眼液等抗生素眼药,同时保持眼部清洁。急性期需避免揉眼以防交叉感染。
腺病毒或疱疹病毒引起的病毒性结膜炎具有强传染性,常见眼睑水肿、水样分泌物。可遵医嘱使用更昔洛韦眼用凝胶、阿昔洛韦滴眼液等抗病毒药物,冷敷可缓解症状。患者需隔离个人用品,避免接触传播。
花粉、尘螨等过敏原导致的过敏性结膜炎表现为眼痒、流泪。需远离过敏原,遵医嘱使用色甘酸钠滴眼液、奥洛他定滴眼液等抗过敏药物,严重时可短期使用氟米龙滴眼液控制炎症。
风沙、强光或隐形眼镜佩戴不当可能引发机械性结膜充血。建议佩戴防护眼镜,停戴隐形眼镜,使用玻璃酸钠滴眼液等人工泪液滋润眼表。多数在去除刺激源后3-5天自行缓解。
酸碱等化学物质溅入眼部会导致角膜结膜坏死,需立即用大量清水冲洗15分钟以上,并急诊处理。后期可能需羊膜移植术或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修复眼表,严重者会遗留角膜白斑。
红眼病患者应避免共用毛巾枕头,饮食宜清淡多补充维生素A,外出佩戴墨镜减少刺激。若出现视力下降、眼痛加剧或瞳孔异常需立即就医。病毒性红眼病传染性强,患者应居家休息至症状完全消失,接触眼部分泌物后需用酒精消毒双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