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关节炎和类风湿关节炎区别
骨关节炎与类风湿关节炎的区别主要体现在病因、症状及治疗方式上。骨关节炎是关节退行性病变,类风湿关节炎是自身免疫性疾病。
1、病因差异
骨关节炎主要由关节软骨磨损、肥胖或长期劳损引起,多见于中老年人群。类风湿关节炎与免疫系统异常攻击关节滑膜有关,可能受遗传、感染等因素触发,可发生于任何年龄段。
2、症状特点
骨关节炎表现为负重关节(如膝、髋)的晨僵短于30分钟,活动后疼痛加重。类风湿关节炎以对称性小关节(如手指)肿胀、晨僵超过1小时为特征,可能伴随疲劳、低热等全身症状。
3、受累关节
骨关节炎多累及膝关节、脊柱等承重关节,通常不对称。类风湿关节炎好发于掌指关节、腕关节等小关节,多呈对称性分布,后期可能造成关节畸形。
4、实验室检查
骨关节炎患者血液检查通常无异常。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类风湿因子、抗CCP抗体常呈阳性,C反应蛋白和血沉可能升高。
5、治疗原则
骨关节炎以镇痛、关节保护为主,常用对乙酰氨基酚片、硫酸氨基葡萄糖胶囊等。类风湿关节炎需免疫调节,常用甲氨蝶呤片、来氟米特片,生物制剂如注射用依那西普可能适用。
两类关节炎患者均需避免关节过度负重,适度进行游泳、骑自行车等低冲击运动。控制体重有助于减轻关节压力,寒冷季节注意关节保暖。若出现关节持续红肿热痛或活动受限,应及时到风湿免疫科或骨科就诊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