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盲肠炎怎么回事 导致急性盲肠炎的3个原因要规避

2025-07-14 18:41:11

急性盲肠炎可能由阑尾管腔阻塞、细菌感染、胃肠功能紊乱等原因引起,可通过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等方式干预。急性盲肠炎是阑尾的急性化脓性炎症,典型表现为转移性右下腹痛、发热、恶心呕吐等症状。

1、阑尾管腔阻塞

粪石、淋巴滤泡增生或异物进入阑尾管腔可能导致机械性阻塞。阻塞后管腔内压力升高,影响血液供应,引发黏膜损伤和细菌繁殖。患者早期表现为脐周隐痛,逐渐转移至右下腹。可遵医嘱使用注射用头孢呋辛钠、甲硝唑氯化钠注射液等抗感染,若出现化脓或穿孔需行腹腔镜阑尾切除术。

2、细菌感染

肠道内大肠埃希菌、厌氧菌等病原体侵袭阑尾壁,可引起局部充血水肿和炎性渗出。常伴随体温升高至38℃左右,血常规显示中性粒细胞比例增高。治疗需静脉滴注盐酸左氧氟沙星注射液联合奥硝唑分散片,同时禁食并给予肠外营养支持。

3、胃肠功能紊乱

暴饮暴食、冷热刺激或肠道蠕动异常可能诱发阑尾痉挛性收缩。这种功能性障碍会导致阑尾排空不畅,形成局部炎症基础。患者多有腹泻或便秘等排便习惯改变,可通过热敷缓解痉挛,必要时口服消旋山莨菪碱片解除平滑肌痉挛。

预防急性盲肠炎需保持规律饮食,避免进食后剧烈运动,注意腹部保暖。出现持续右下腹痛伴发热时,应立即就医排查,延误治疗可能发展为阑尾穿孔或弥漫性腹膜炎。术后患者应逐步恢复流质饮食,补充优质蛋白促进伤口愈合,两周内避免负重活动。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没有了~
健康诊疗 最新动态
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

问答科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