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乳腺癌橘皮症
乳腺癌橘皮症是指乳腺癌患者乳房皮肤出现类似橘子皮样改变的体征,通常由肿瘤侵犯淋巴管导致局部淋巴回流受阻引起。橘皮样改变主要表现为皮肤增厚、毛孔凹陷、局部红肿热痛,可能伴随乳头内陷、乳房肿块、腋窝淋巴结肿大等症状。
乳腺癌橘皮症的发生与肿瘤细胞阻塞淋巴管密切相关。当癌细胞扩散至皮下淋巴管时,会造成淋巴液淤积,引发皮肤真皮层水肿和纤维组织增生。这种病理改变使毛囊开口处皮肤受牵拉下陷,而周围组织肿胀隆起,形成特征性的橘皮样外观。橘皮症多出现在乳房外上象限,可能伴随皮肤温度升高、触痛或瘙痒感。
橘皮样改变需与乳腺炎、外伤性水肿等良性疾病鉴别。乳腺炎引起的皮肤改变多为弥漫性红肿,通常伴有明显压痛和发热症状。而乳腺癌橘皮症往往进展缓慢,皮肤改变范围较局限。临床诊断需结合乳腺超声、钼靶摄片等影像学检查,终确诊依靠病理活检。对于疑似病例,应及时进行空心针穿刺活检或手术切除活检。
出现橘皮样改变通常提示乳腺癌已进入局部进展期,需根据肿瘤分子分型制定综合治疗方案。激素受体阳性患者可采用他莫昔芬片、来曲唑片等内分泌治疗药物。HER-2阳性患者可联合使用曲妥珠单抗注射液、帕妥珠单抗注射液等靶向药物。晚期患者可能需要多西他赛注射液、卡培他滨片等化疗药物控制病情。
乳腺癌橘皮症患者需特别注意皮肤护理,避免搔抓或摩擦病变区域。穿着宽松棉质内衣减少皮肤刺激,保持乳房清洁干燥。治疗期间应定期监测血常规和肝肾功能,观察药物不良反应。饮食上适当增加优质蛋白摄入,如鱼肉、豆制品等,有助于维持机体营养状态。建议患者保持规律作息,根据体力状况进行适度有氧运动,同时接受专业心理疏导缓解焦虑情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