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肺气肿别担心过度,没这些症状算好吗?该如何应对呢?

慢性肺气肿患者最怕突然看到体检报告上“肺气肿”三个字就慌了神。其实就像衣服穿久了会变松一样,肺部组织随着年龄增长出现轻微变化很正常,关键要看有没有影响生活质量。
一、这些症状出现才要警惕
1、持续加重的呼吸困难
爬三层楼就喘得需要停下休息,或者安静坐着也觉得呼吸费力,这种进行性加重的气促要特别注意。
2、反复发作的咳嗽咳痰
每天早晨都要咳出大量粘痰,痰液颜色变黄变绿,甚至带有血丝,说明可能存在感染。
3、不明原因的体重下降
三个月内体重减轻超过5%,又没有刻意节食,可能是肺部消耗过多能量的信号。
二、居家自测肺功能小技巧
1、火柴测试法
点燃一根火柴,放在距离嘴巴15厘米处,尝试吹灭。如果吹不灭可能提示肺功能下降。
2、爬楼测试法
用平常速度连续爬两层楼,出现明显气促或需要中途休息就要注意。
3、屏气测试法
深吸气后屏住呼吸,坚持不到30秒可能预示肺功能受损。
三、日常养护的黄金法则
1、呼吸训练要坚持
每天练习腹式呼吸10分钟:吸气时腹部鼓起,呼气时收缩腹部,能增强膈肌力量。
2、环境湿度要控制
使用加湿器保持室内湿度在40%-60%之间,避免干燥空气刺激呼吸道。
3、饮食营养要均衡
多吃富含维生素C的柑橘类水果,适量补充优质蛋白如鱼肉、豆制品。
四、这些情况要及时就医
1、症状突然加重
平静状态下呼吸频率超过20次/分钟,或者出现嘴唇、指甲发紫。
2、合并其他疾病
感冒后咳嗽超过两周不愈,或者出现下肢浮肿等心脏负担加重的表现。
3、用药效果变差
平时使用的支气管扩张剂效果减弱,需要增加用药频率才能缓解症状。
记住肺气肿就像慢性病中的“慢性子”,进展缓慢给了我们充足的时间来应对。定期做肺功能检查,把关注重点放在生活质量上而非单纯指标。天凉时注意保暖,空气质量差时减少外出,这些小细节都能帮肺部减负。随身携带应急药物,出现异常及时联系医生,完全可以把生活过得和普通人一样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