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重不重,脚踝有什么变化?提醒:脚踝这些特征,或是血糖高

糖尿病被称为“甜蜜的杀手”,它悄悄侵蚀身体时,常常会留下蛛丝马迹。脚踝这个看似不起眼的部位,其实藏着不少血糖异常的预警信号。很多人发现脚踝异常时,往往已经错过了最佳干预时机。
一、脚踝水肿:血糖失控的早期信号
1、高血糖会导致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血浆蛋白渗出到组织间隙,形成凹陷性水肿。这种水肿在久坐或傍晚时尤为明显。
2、糖尿病肾病是常见并发症,当肾功能受损时,体内水钠潴留会引起脚踝浮肿。早期表现为晨起眼睑浮肿,逐渐发展为持续性脚踝水肿。
3、合并心血管问题时,静脉回流受阻也会导致脚踝水肿。这种水肿往往伴随呼吸困难、乏力等症状。
二、皮肤变化的警.示
1、脚踝皮肤出现褐色斑块,医学上称为“糖尿病性皮肤病”。这是由于长期高血糖导致毛细血管病变,血红蛋白沉积在皮肤表层所致。
2、皮肤干燥脱屑也是典型表现。高血糖会影响皮脂腺分泌,导致皮肤屏障功能受损。严重时会出现皲裂,增加感染风险。
3、部分患者脚踝皮肤会变薄发亮,这是微循环障碍的表现。触摸时能明显感觉到皮肤温度降低。
三、感觉异常的蛛丝马迹
1、早期可能出现脚踝刺痛感,就像被无数小针扎一样。这是周围神经病变的典型症状,夜间症状往往加重。
2、随着病情发展,痛觉会逐渐迟钝。有些患者烫伤或受伤时都感觉不到疼痛,这是非常危险的信号。
3、部分患者会感到脚踝处有蚂蚁爬行的异样感,医学上称为“蚁走感”。这是神经纤维受损的表现。
四、关节活动的微妙变化
1、长期高血糖会导致关节囊糖基化,表现为脚踝活动度下降。蹲下、上下楼梯时会感觉明显僵硬。
2、夏科关节是糖尿病特有并发症,表现为脚踝关节无痛性肿胀、畸形。X光检查可见关节面破坏。
3、跟腱反射减弱或消失是周围神经病变的重要体征。检查时叩击跟腱,观察脚部反应是否迟钝。
五、日常观察与预防要点
1、每天洗脚时检查脚踝是否有水肿、破溃或颜色改变。建议使用小镜子观察脚底和脚后跟。
2、选择透气性好的棉袜,避免过紧的鞋袜压迫脚踝。新鞋要循序渐进适应,防止磨伤。
3、控制血糖是根本措施,同时要定期检查尿微量白蛋白,早期发现肾脏损害。
4、出现伤口要及时处理,糖尿病患者伤口愈合能力差,小问题可能酿成大患。
脚踝就像身体的晴雨表,细微变化都值得重视。建议糖尿病患者每3个月做一次足部专科检查,包括神经感觉测试、血管评估等。记住,预防永远比治疗更重要,控制好血糖就是最好的护足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