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肌缺血怎么办?改善心肌缺血需做好3方面

心肌缺血是由于心脏血液灌注减少,导致心脏供氧减少,心肌能量代谢异常,无法支撑心脏正常工作的病理状态。心肌缺血的原因有很多,如血压下降、主动脉供血减少、冠状动脉阻塞、心脏瓣膜病、血液粘度变化、心肌病等。心肌缺血最常见的临床原因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因素包括高脂血症、高血压、糖尿病、吸烟、肥胖和老年。此外,炎症、痉挛、栓塞、结缔组织疾病、创伤和先天性血管畸形也会加速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
从引起疾病的高危因素来看,日常生活中应该注意什么来改善心肌缺血?具体分析如下:
1.有规律的作息时间,注意生活细节。每天晚上9点左右入睡,保证每天至少8小时的睡眠,中午饭后1小时的睡眠。午睡有助于稳定血压,改善心脏功能。另外,建议广大中老年人早上起床要慢慢起床,坐一会儿,然后慢慢下床。千万不要突然起床。突然起床会引起心率和血压的较大波动。建议冬季用温水洗漱,避免冷水刺激导致血压升高的风险。
2.保持良好的情绪,注意锻炼。注意不要生气、害怕、过度思考、喜怒哀乐等。,不要从事过度体力劳动或突然用力,饭后不要锻炼。平时可以根据自己的身体条件和爱好选择慢跑、打太极拳、健美操、乒乓球等。,使全身血液循环,减轻心脏负担。
3.注意饮食,摒弃不良习惯。平时注意清淡饮食,多吃新鲜蔬菜水果,适当吃瘦肉和鱼。少吃油腻或高脂肪的食物,少喝含咖啡因的饮料。此外,吸烟是导致心肌梗塞和中风的重要因素,所以我们必须戒烟。啤酒、黄酒、葡萄酒等低度葡萄酒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少喝,但一定不能喝烈性葡萄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