脾虚的人最容易积滞,接着就是内热上火!教你2招,搞定脾虚问题
医普观察员
发布时间:2025-11-27 11:54
25次浏览
脾虚的人总觉得自己像个“行走的闷罐”,吃点东西就堵得慌,明明没吃上火的东西,嘴角却莫名其妙起泡。这种“虚不受补”的尴尬,其实根源在于脾胃这台“食物加工厂”运转失常了。

一、脾虚积滞的典型信号
1、舌头边缘有齿痕
晨起照镜子时注意观察,舌头两侧如果出现波浪形的牙齿压痕,就像被小锯子锯过一样,这是脾虚最直观的标志。舌苔往往又白又厚,像铺了层积雪。
2、饭后困得睁不开眼
吃完午饭必须趴着睡会儿,否则下午脑袋就像灌了铅。这种“饭困”现象,说明身体正在调用过多能量来消化食物。
3、大便黏马桶
冲水时总要回头多看两眼,便便像强力胶一样顽固地粘在陶瓷上,这是典型的水湿困脾表现。
二、两步调理法改善脾虚
1、饮食做减法

把早餐的牛奶换成小米粥,午晚餐的主食换成发酵面食。油腻的排骨汤换成五指毛桃煲瘦肉,水果只选蒸熟的苹果和桂圆。记住“三不吃”原则:不吃冰镇食物、不吃糯米制品、不吃肥甘厚味。
2、运动做加法
每天早晨练习“八段锦”中的“调理脾胃须单举”:站立时一手掌心向上举过头顶,另一手向下按,左右交替各做49次。晚饭后散步时加入“踮脚走”:脚尖着地走100步,能刺激脾经穴位。
三、两个常见误区要避开
1、盲目喝祛湿茶
很多人发现舌苔白厚就拼命喝红豆薏米水,结果越喝越虚。脾虚的人要先健运脾胃,就像先把生锈的机器修好,再考虑清理积水。
2、过度依赖健胃消食片
这些药物短期能缓解胀气,但长期服用会让脾胃更“懒惰”。就像总用拐杖走路,腿部肌肉反而会萎缩。

调理脾胃就像养护一株植物,不能靠突击施肥,而要持续提供适宜的阳光雨露。坚持上面两招一个月,你会发现消化变快了、口气变清新了、连脸色都透亮起来。记住,脾虚不是一天造成的,调理也需要给身体足够的耐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