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81次阅读
感冒后咳嗽可通过多饮水、服用止咳药物、雾化治疗、抗感染治疗等方式缓解。感冒咳嗽通常由病毒刺激、气道高反应性、继发细菌感染、慢性基础疾病等因素引起。
1、多饮水保持咽喉湿润有助于缓解刺激性干咳,每日饮用温水或蜂蜜水,避免进食辛辣刺激食物。
2、止咳药物右美沙芬、苯丙哌林、复方甘草片等中枢性镇咳药可抑制咳嗽反射,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3、雾化治疗布地奈德混悬液、特布他林溶液等雾化吸入可减轻气道炎症与痉挛,适用于痰少干咳明显者。
4、抗感染治疗继发细菌感染时可能需阿莫西林、头孢呋辛等抗生素,伴随黄脓痰或发热需完善血常规检查。
咳嗽持续超过两周或出现胸痛、咯血等症状时应及时呼吸科就诊,避免吸烟及接触冷空气刺激。
一次性口罩与医用口罩的区别主要体现在防护等级、适用场景、结构设计和执行标准四个方面。
1、防护等级医用口罩需符合医疗器械标准,分为医用防护口罩、医用外科口罩和普通医用口罩三类,对细菌过滤效率有明确分级;一次性口罩多为日常防尘使用,未强制要求微生物过滤性能。
2、适用场景医用外科口罩适用于门诊、手术室等医疗环境,能阻隔血液体液飞溅;一次性口罩仅适用于非医疗场景的颗粒物防护,不建议用于高风险医疗操作。
3、结构设计医用口罩采用三层熔喷布结构,含防水层和过滤层,鼻夹可塑形;普通一次性口罩多为单层或无纺布简易设计,密封性较差。
4、执行标准医用口罩执行YY/T 0969或GB 19083等国家标准,包装标注医疗器械注册证号;一次性口罩通常执行GB/T 32610日常防护标准。
建议根据实际风险等级选择口罩类型,医疗环境必须使用医用级别口罩,日常通勤可选择符合标准的一次性防护口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