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上年纪越不要随便掏耳朵?医生:60岁后,掏耳朵别超这次数

耳朵痒了就想掏?这个看似平常的小习惯,可能正在悄悄伤害你的听力。特别是随着年龄增长,耳道会变得越来越脆弱,掏耳朵这件"小事"也需要格外注意。
一、为什么年纪越大越要少掏耳朵?
1、耳道皮肤变薄
随着年龄增长,耳道皮肤会逐渐变薄、失去弹性。频繁掏耳朵容易造成微小伤口,增加感染风险。
2、耵聍分泌减少
老年人耳道内的耵聍腺会萎缩,分泌的耳垢明显减少。过度清洁反而会破坏耳道天然保护屏障。
3、自我清洁能力下降
耳道本身具有自洁功能,但老年人这个功能会减弱。不当掏耳可能将耳垢推向更深的位置。
二、60岁后掏耳朵的"安全守则"
1、控制掏耳频率
建议每月不超过1-2次。如果耳垢分泌较多,可以适当增加,但最好不要超过每周1次。
2、选择正确工具
避免使用尖锐物品,如发卡、牙签等。可以使用专门的软质挖耳勺,动作要轻柔。
3、注意清洁方式
不要深入耳道,只需清洁外耳道口即可。如果耳垢较多,建议寻求专业医生帮助。
4、警惕异常情况
如果出现耳痛、听力下降、耳鸣等症状,要立即停止掏耳并就医检查。
三、老年人耳部护理的4个要点
1、保持耳道干燥
洗澡后可以用毛巾轻轻擦拭外耳,避免水分滞留引发感染。
2、不要随意使用滴耳液
除非医生建议,否则不要自行使用任何滴耳产品,以免破坏耳道环境。
3、定期检查听力
建议每半年到一年进行一次专业听力检查,及时发现听力变化。
4、注意饮食调理
适当补充锌、镁等微量元素,有助于维持耳部健康。
四、这些情况要立即就医
1、耳道出血
可能是耳道皮肤受损或更严重问题的信号。
2、持续耳痛
超过24小时不缓解的耳痛需要专业检查。
3、突然听力下降
可能是耳垢堵塞或其他问题的表现。
4、耳道流脓
提示可能存在感染,需要及时治疗。
掏耳朵这件小事,对老年人来说可能藏着大隐患。记住"少掏、轻掏、科学掏"的原则,让耳朵保持自然健康状态。如果实在觉得耳朵不适,最安全的做法是寻求专业医生的帮助,而不是自己"动手解决"。毕竟,保护好听力,才能继续聆听生活的美好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