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禾医生官网

头条资讯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骨质疏松一半是治坏的?医生:骨质疏松不治疗,4个危险随时降临

健康领路人 发布时间:2025-08-22 08:22 205755次浏览
关键词:骨质疏松

骨质疏松这个“隐形杀手”,总爱在不知不觉中偷走我们的骨量。很多人直到骨折才后知后觉,更可怕的是,有些错误的应对方式反而会加速骨质流失。别以为这只是老年人的专利,30岁后骨量就开始悄悄走下坡路了!

一、骨质疏松不治疗的四大风险

1、骨折风险飙升

脆性骨折是骨质疏松最典型的并发症,打个喷嚏可能肋骨骨折,下个台阶可能髋部骨折。髋部骨折后一年内死亡率高达20%,这个数据比某些癌症还可怕。

2、身高缩水变形

椎体压缩性骨折会导致身高变矮,严重时会出现驼背。很多老人“越老越矮”就是骨质疏松在作祟,脊柱变形还会压迫内脏器官。

3、慢性疼痛缠身

脊椎骨量流失会引发持续性腰背痛,这种疼痛往往夜间加重,严重影响睡眠质量和生活状态。

4、心肺功能受损

胸椎变形会限制肺部扩张,导致呼吸功能下降。严重骨质疏松患者连平躺都会觉得胸闷气短。

二、走出补钙三大误区

1、骨头汤不补钙

实验证明,熬煮4小时的骨头汤钙含量不到牛奶的1/10,反而会摄入过量脂肪和嘌呤。乳制品、豆制品、深绿色蔬菜才是补钙优选。

2、钙片不是越多越好

每日钙摄入量建议800-1200mg,过量补钙可能引发肾结石。建议分次补充,每次不超过500mg,并配合维生素D促进吸收。

3、单纯补钙不够

就像建房需要钢筋水泥,补钙必须配合维生素D、维生素K2、镁等营养素,才能让钙质沉积在骨骼上。

三、科学护骨全方案

1、运动刺激骨生长

负重运动最能刺激成骨细胞活性,快走、跳舞、爬楼梯都不错。建议每周3-5次,每次30分钟以上。

2、定期检测骨密度

40岁后建议每年做一次骨密度检查,重点关注T值变化。绝经后女性、长期服用激素者要更早开始监测。

3、远离伤骨习惯

戒烟限酒,少喝碳酸饮料,控制盐分摄入。长期服用质子泵抑制剂(胃药)也会影响钙吸收。

4、合理用药干预

对于确诊骨质疏松的患者,需要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抗骨吸收药物或促骨形成药物,这些药物能显著降低骨折风险。

护骨是一辈子的事业,从今天起就要有意识地为骨骼“存款”。记住预防永远比治疗更重要,趁着骨量银行还没“透支”,赶紧把这份护骨指南转给在乎的人吧!

相关推荐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