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汾市人民医院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孩子确诊疱疹性咽峡炎伴轻微咳嗽可通过抗病毒治疗、对症止咳、口腔护理、饮食调整及观察并发症等方式处理。疱疹性咽峡炎主要由肠道病毒感染引起,咳嗽可能由咽部刺激或继发感染导致。
1、抗病毒治疗
疱疹性咽峡炎多由柯萨奇病毒等肠道病毒引起,可遵医嘱使用利巴韦林颗粒、干扰素α喷雾剂等抗病毒药物。若合并细菌感染,需配合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干混悬剂。家长需注意药物需冷藏保存,避免儿童自行取用。
2、对症止咳
咳嗽因咽部疱疹溃疡刺激或气道分泌物增多所致。干咳可选用小儿愈美那敏溶液,痰多时建议氨溴索口服溶液。避免使用含可待因的镇咳药,6岁以下儿童禁用右美沙芬。夜间抬高床头可减少咳嗽发作。
3、口腔护理
疱疹破溃后形成溃疡需使用康复新液含漱,婴幼儿可用棉签蘸取涂抹。进食后以生理盐水清洁口腔,疼痛明显者可临时喷涂利多卡因凝胶。家长需检查儿童口腔黏膜每日2-3次,记录溃疡变化情况。
4、饮食调整
选择常温流质食物如米汤、藕粉,避免酸性果汁刺激溃疡。少量多次补充水分,可饮用菊花茶、芦根水等清凉饮品。蛋白质可选蒸蛋羹、豆浆等低渣食物。忌食粗糙、过热或辛辣食物。
5、观察并发症
警惕高热惊厥、脱水及心肌炎等并发症。若出现持续高热、精神萎靡、尿量减少或呼吸急促,需立即就医。病程中每天监测体温4次,记录饮水量和排尿次数。恢复期仍可能排毒2-4周,需加强手卫生。
患病期间保持室内空气流通,湿度维持在50%-60%。玩具餐具每日煮沸消毒,与其他儿童隔离至少1周。恢复期可逐步添加富含维生素C的水果泥如苹果泥、猕猴桃泥,避免剧烈运动。咳嗽持续超过10天或出现喘息需复查胸片排除肺炎。家长接触患儿分泌物后需严格洗手,孕妇及免疫力低下者应避免接触。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疱疹性咽峡炎可以遵医嘱使用开喉剑喷雾剂,该药物有助于缓解咽痛、消炎杀菌。疱疹性咽峡炎主要由肠道病毒感染引起,表现为咽部疱疹、发热等症状,需结合病情严重程度选择治疗方式。
1、开喉剑喷雾剂作用
开喉剑喷雾剂主要成分为八爪金龙、山豆根等中药材,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止痛的功效,适用于疱疹性咽峡炎引起的咽部黏膜充血、疼痛。其喷雾剂型可直接作用于患处,局部药物浓度高,能缓解吞咽困难症状。但需注意对成分过敏者禁用,使用后出现黏膜灼烧感应立即停用。
2、其他对症药物
疱疹性咽峡炎还可遵医嘱使用重组人干扰素α2b喷雾剂抑制病毒复制,或配合西瓜霜润喉片缓解咽干。若合并细菌感染可联用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干混悬剂,高热时需对乙酰氨基酚口服混悬液退热。儿童用药需家长严格核对剂量,避免与刺激性食物同服。
3、物理缓解措施
发病期间可用淡盐水漱口减少继发感染,冷流质饮食如米汤、酸奶可减轻吞咽疼痛。保持室内湿度有助于缓解咽干,避免接触其他儿童防止交叉传染。家长应监测患儿体温变化,若出现持续高热或脱水需及时就医。
4、疾病发展过程
疱疹性咽峡炎病程通常持续1周,初期表现为突发高热,随后咽部出现灰白色疱疹,破溃后形成溃疡。多数患儿3-5天退热,溃疡7-10天自愈。极少数可能并发脑炎或心肌炎,若出现嗜睡、气促等症状需紧急处理。
5、预防与护理
流行季节避免去人群密集场所,玩具餐具需定期消毒。恢复期可适量饮用金银花露辅助清热,进食蒸蛋羹等软烂食物保护黏膜。家长接触患儿分泌物后需彻底洗手,患儿用过的毛巾应煮沸消毒。
疱疹性咽峡炎患儿应保证每日充足饮水,选择室温的果汁或口服补液盐预防脱水。恢复期避免剧烈运动,睡眠时抬高头部缓解呼吸不畅。若溃疡超过2周未愈或出现颈部淋巴结肿大,需复查排除其他感染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