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管性痴呆的定义
发布时间:2019-03-1366098次播放
视频内容:
血管性痴呆的定义首先是要符合痴呆的标准,第二是有脑血管病变的证据,第三是痴呆和脑血管病变之间有因果关系。
血管性痴呆是指由缺血性卒中、出血性卒中和造成记忆、认知和行为等脑区低灌注的脑血管疾病所致的严重认知功能障碍综合征。由于脑血管病变所导致脑组织供血不足是本病发生根本原因,其症状包括记忆和学习能力受损、推理判断以及处理复杂任务等执行功能受损、视空间能力受损、听说读写等语言功能受损以及人格行为或举止改变。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用微信“扫一扫”图中二维码,
即可把视频分享给您的微信好友或朋友圈。
相关推荐
血管性痴呆有哪些症状
血管性痴呆症具有急性和慢性的区分,急性患者容易出现认知功能障碍,发病非常的快速,容易呈现阶梯式变严重的情况,还有可能会出现记忆障碍和语言功能障碍等问题。慢性血管性痴呆患者容易出现步态不稳等症状,疾病的出现会比较隐匿,难以被人们发现,需要做神经心理检查和神经影像学检查来确诊。
血管性痴呆的发病原因
血管性痴呆是常见疾病之一,导致血管性痴呆的主要原因有脑血管疾病,缺血性脑损伤或者出血性脑损伤,感染,脑缺氧,家族史等,不管是什么原因都要使用正确的方式治疗,不要耽误治疗时间。
血管性痴呆的临床表现
血管性痴呆的症状比较多,比如行走不稳、遗忘、视觉受损、轻度偏瘫、注意力不集中等,有些病人还会尿失禁。建议发现以后积极的做治疗,根据个人的情况,了解血管性痴呆的类型,有效去治疗。改善病情,防止继续发展。
血管性痴呆的症状

血管性痴呆的症状
在大脑的神经功能活动中,除了管理肢体的活动、感觉的活动、植物神经的活动以外,和其他动物不相同的地方,就在于人类的大脑具有认知的功能。这个具体的部位就是在大脑的整个皮层和边缘系统。血管性痴呆就是指由于血管的病变造成了管理大脑认知功能的这些区域出现了缺血和功能的障碍,引发类似痴呆的表现。具体的痴呆症状主要表现是记忆力的下降、计算率的下降、定向力的下降、命名功能的丧失,书写还有说话、言语、表达,等等这些功能障碍,这些所有的症状归纳起来就形成了血管痴呆的症状。随着这些症状的进一步加重,那么他们的表现和老年性痴呆就没有什么两样。也就是说在此基础上如果进一步加重,还会出现一些情绪方面的改变,精神异常方面的改变。那么到了这一步的时候,患者就会在血管病的基础上出现对家属、亲人的不认知,情感的淡漠,还有对于生活能力的进一步下降,最后退化到完全需要人照顾的阶段。

血管性痴呆的诊断标准是什么
血管性痴呆的诊断标准主要是根据患者的相关表现来决定,在临床上只要满足了有血管疾病的表现和痴呆的表现,就可以诊断。具体的标准针对血管病有相应的判断标准,针对痴呆有相应的判断标准,然后综合对患者的神经功能情况也有相应的判断标准。这些标准通过系列的打分就能决定患者是否符合于血管性的痴呆标准,还需要相应的形态学的配合。血管性痴呆,在CT、核磁上的表现还是有相应的一些特征性的改变的,比如说在CT、核磁上常常会看到患者的大脑有萎缩,脑室有扩大,脑白质有大片的脱髓鞘,以及还有腔隙性或者坏死的脑梗死的表现,这些因素综合起来,再加上前面的打分判断,基本上就可以完成血管性痴呆的诊断。
血管性痴呆可以治愈吗

这种血管性的认知功能障碍如果一旦发展到了痴呆的这种程度,想治愈这种情况就很难了。因为患者已经出现了一个严重的认知功能下降,影响到了他的日常生活能力,但是这种情况我们还是可以通过多种的治疗方法,来减少患者的痴呆临床症状的加重,我们还可以延缓患者的病情的进一步的进展。对于血管性痴呆的患者,我们首先就是要控制好它的危险因素,看看血管性痴呆的患者有没有合并其他的血管性的危险因素,比如说肥胖、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还有包括患者的不良的生活方式,比如说抽烟或者大量的饮酒,还有他合并的心血管的疾病。对于这类患者,要积极的控制好血压、血糖、血脂,建议患者逐渐的减少烟的摄入量,尽量的少抽烟,尽量的少喝酒,能戒烟的最好戒烟。在日常生活方面,建议患者鼓励患者多参加体育活动,多增加运动锻炼,饮食要健康,对于这类患者建议低盐、低糖、低脂饮食。鼓励患者是多参加教育活动,比如说让他多读书、看报,都跟人聊天,还可以辅助认知训练,可以帮助患者改善他的认知功能。对于血管性痴呆的患者,可以服用药物,虽然这些药可能在于痴呆的治疗方面,疗效不是非常显着,但是还是可以改善患者的部分的认知功能的。包括胆碱酯酶抑制剂,包括NMDA受体拮抗剂,都是可以改善患者的认知功能的。

血管性痴呆治疗方法
血管性痴呆在临床上的治疗主要包括两大类,一类是药物治疗,一类是非药物治疗。药物治疗对于血管性痴呆,目前还没有非常有效的可以改善患者临床症状的药物,临床上研究发现一些治疗血管性痴呆的药物,比如NMDA受体拮抗剂这类药物,它可以改善患者很多方面的认知的功能,但是对患者的总体认知功能没有明显的改善。还可以采用胆碱酯酶抑制剂,可以很好地改善患者的综合的认知功能,但研究显示有多个研究的汇总分析,发现对患者的整体的认知功能、日常生活能力没有明显的改善。另外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还可以增加非药物治疗措施,可以鼓励患者进行适当的运动,听音乐或者采用物理治疗方法,包括经颅磁刺激,对患者的认知功能也是有所改善的。
血管性痴呆的早期表现
血管性痴呆的症状分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构成痴呆的精神症状;另一部分是脑血管病继发的脑损害的神经症状。血管性痴呆的症状,简单地说就包括痴呆的精神症状和神经症状。在构成痴呆的精神症状中,记忆力衰退是早期的核心表现,记忆力包括近期记忆、远期记忆以及即刻记忆。
血管性痴呆治疗

血管性痴呆,首先要积极治疗脑血管疾病,其次是要做改善认知功能的治疗,然后是要给予患者康复治疗。其中药物治疗包括:第一是有高血压的患者,需要将升高的血压控制在适当的水平,减少以后脑血管病的发生率,建议收缩压也就是常说的高压维持在135到150毫米汞柱,利于改善认知功能,如果血压过低,可能会使症状加重;第二是要给予抗血小板聚集的药物治疗,常用的药物是阿司匹林,建议每天给予75到150毫克,通过抑制血小板聚集,改善脑的血液循环,有助于降低未来脑卒中的风险;第三,还可以用一些神经保护药物,可以延缓痴呆的进展,另外一些钙离子拮抗剂,比如说尼莫地平,还有氟桂利嗪也可以用;第四,可以用一些改善脑代谢的药物,促进脑细胞对氨基酸、磷脂以及葡萄糖的利用,增强病人的反应性和兴奋性,提高记忆能力,包括脑活素、吡拉西坦、甲氯芬酯和双氢麦角碱等药物。另外由于这些疾病它是斑片状的智能损害,所以康复治疗和功能训练常常也可以收到比较好的疗效。所以,我们鼓励患者多和外界接触,参与一定的社交活动。
血管性痴呆能活多长时间
血管性痴呆和老年性痴呆的差异

血管性痴呆和老年性痴呆的区别主要在于:第一就是起病的速度不一样,老年性痴呆起病比较隐蔽,进程比较缓慢,病程呈进行性发展逐渐的加重;而血管性痴呆的病人大多数起病比较急骤,或者在慢性起病以后急骤加重,病程大多是波动性、阶梯性进展。第二是要看是否合并有全身性的疾患,老年性痴呆患者比较少的合并有全身性的疾患;而血管性痴呆的病人大多合并有全身性疾患,其中主要包括高血压、冠心病、高脂血症、动脉硬化、糖尿病、脑卒中、脑供血不足等等。第三是老年性痴呆患者的人格改变多见,而且出现的比较早;血管性痴呆患者随着病情进展,可以逐渐出现程度不等的人格改变,但疾病早期人格一般能够保持相对的完整。第四,在认知功能损害以及非认知功能的减退方面,两类疾病各有各自不同的表现。

血管性痴呆能活多久
血管性痴呆如果不进行治疗,可能会影响寿命。患者的寿命与疾病发现的早晚、治疗、护理等措施有关。而且还会严重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以及给患者的家庭带来更重的负担。血管性痴呆是慢性存在的疾病,目前仍然无法根治,也不可逆,只能通过药物及康复训练等治疗来延缓痴呆的进展,控制患者病情、推迟恶化,延缓的效果也根据病情而不一样。早期通过药物治疗以及康复训练等治疗,还有科学的护理以延缓痴呆的进展,可以很大程度地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什么是血管性痴呆
痴呆是对于老年人这个群体来说,非常容易高发的一种疾病。痴呆主要可以分为阿尔茨海默性痴呆以及血管性痴呆。血管性痴呆主要是指由缺血性卒中、出血性卒中以及造成记忆、认知和行为等脑区低灌注的脑血管疾病所致的严重认知功能障碍综合征。在我们国家,对于血管性痴呆的患病率为1.1%~3.0%,年发病率在5~9/1000人。血管性痴呆和阿尔茨海默性痴呆这两种疾病有所不同。阿尔茨海默性痴呆是属于一种慢性的疾病,一般针对阿尔茨海默性痴呆的患者进行治疗,其治疗效果不佳。而血管性痴呆的患者会存在很多种的危险因素,比如高血压、糖尿病以及高血脂等等。如果患者具备这些危险的因素,那么就都会很容易引起血管性痴呆。但是,血管性痴呆是一种可以治疗的疾病。
为你推荐
专家视频
短视频
热门问题
专家答疑
生活问答
- 1 什么是血管性痴呆
- 2 血管性痴呆为什么
- 3 血管性痴呆是怎么得的
- 4 什么叫血管性痴呆
- 5 如何预防血管性痴呆
- 6 血管性痴呆是如何诊断的
- 7 血管性痴呆可以自愈吗
- 8 血管性痴呆可以治愈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