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禾医生官网

名医视频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抑郁症会遗传吗

发布时间:2019-10-1155704次播放

视频内容:

抑郁症具有遗传倾向性,但它不是遗传病,不会百分之百遗传。父母如果是抑郁症,孩子患抑郁症的比例会比其他孩子高。

抑郁症一般表现为情绪低落、兴趣减退,并伴随感知、思维、行为、生理症状的一组精神类疾病。临床医生会根据患者的情况,综合评估患者的严重程度,制定一套综合的治疗方案。常用的有心理治疗、物理治疗,药物治疗。

常用的药物是五羟色胺、去甲肾上腺素再摄取抑制剂,五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等药物,对抗抑郁的效果都比较好。此外,研究表明经颅磁刺激治疗对抑郁也有比较好的疗效。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用微信“扫一扫”图中二维码,

即可把视频分享给您的微信好友或朋友圈。

相关推荐

思维缓慢患者适合吃哪些食物
思维缓慢是抑郁症的一种症状。思维迟缓:思维联想过程受抑制,反应迟钝,自觉脑子不转了,表现为主动性言语减少,语速明显减慢,思维问题费力。反应慢,需等待很久,在情绪低落影响下,自我评价低,自卑,有无用感和无价值感,觉得活着无意义,有悲观厌世和自杀打算,有自责自罪,认为活着成为累赘,犯了大罪,在躯体不适基础上出现疑病观念,认为自己患了不治之症。
烦躁抑郁症是怎么回事
烦躁抑郁症这种不良症状的出现,首先有可能是大脑神经传递质发生了混乱而诱发的;其次有可能是一些诸如烦躁以及抑郁等社会心理压力诱发的;再者,有可能一些诸如甲状腺功能、性激素以及肾上腺素功能等内分泌因素所诱发的。
02:13
抑郁症的心理治疗
抑郁症的心理治疗方法主要为支持性心理治疗。其中的含义不仅是对患者本人的支持,还有患者的整个家庭的支持。具体的是指鼓励人人都有一个思想,人人也有情绪,人人也都有行为,人人有各种各样的生理感受。作为一个身心一个的个体,并且拥有思想、行为、情绪和身体的感受,这些往往是相互影响的。通过认知行为治疗理念就是帮助患者识别当遇到了特殊的情境的时候,出现认知的歪曲,当出现消极悲观的想法,心情低落、不想动、活动减少以及身体感受到疼痛无力,头晕脑胀等等,通过心理治疗来帮助患者识别,帮助患者进行人认知重建,矫正负面的想法,改善低落的情绪,以及改善患者少动带来的身体的变化。
02:17
严重失眠抑郁该怎样治疗
严重失眠抑郁不仅要用改善失眠的药物,还需服用抗焦虑抑郁的药物进行合并治疗。另外需要制定心理支持方案帮助睡眠,比如通过规律的生活改善失眠,把床当成睡眠的工具,比较有睡意的时候再上床,白天尽量不要卧床休息。严重失眠抑郁有一部分症状表现为睡眠障碍、失眠,还有一部分症状出现严重抑郁。对于严重失眠还会存在较严重的焦虑抑郁心态,总闷闷不乐不高兴,担心上床之后还是睡不着,甚至觉得身体方面特别无力,总愿意卧床。卧床多了就可能迷糊一阵或者睡一阵,这样的白天小睡也影响晚上的睡眠。
02:09
幽闭恐惧症治疗方法
幽闭恐惧症治疗方法有心理治疗和合并药物治疗,但也有人选择单一治疗,这需要根据病情严重来定。1、幽闭恐惧症的心理治疗主要针对恐惧害怕做行为方面的脱敏疗法。比如慢慢地去接触害怕的场所,或者在朋友家庭陪伴下,先上离家近的小卖店等,然后逐渐地扩大社交的范围,让恐惧感有所减少。2、有些人可能会出现抑郁症状或者焦虑症状,需要合并一定的药物治疗,或者是失眠的时候,需要服用改善睡眠的药物。3、幽闭恐惧症是指对密闭空间特别紧张害怕以及恐惧。在幽闭的环境里会出现精神紧张、身体紧张、以及出汗发抖震颤等。
抑郁症表现和治疗
抑郁症是常见的一种疾病,患有这种之后可能患者会在胃口上面出现很明显的改变,比如食欲下降,心情也会受到影响,也会出现失眠的情况,在晚上的时候无法入睡。需要及时治疗才可以,可以采取药物治疗或者是心理治疗的方式,慢慢就会恢复健康。
怎么开导轻度抑郁症
首先要让患者树立积极的心态和信心,要引导患者去培养广泛的兴趣爱好,去引导和指导患者建立亲密温暖的人际关系,建立跟世界亲密的联系,发现生活中那些美好的事物。这样才能够从根本上帮助患者走出抑郁症的阴霾,笑容重新绽放在患者的脸上。轻度抑郁症患者,一旦确诊后,作为家属和朋友多对其进行开导是非常关键的。首先要让患者树立积极的心态和信心,抑郁症只不过是情绪感冒,很常见,不要有强烈的病耻感。而是要积极的面对和接纳轻度抑郁症。而且要鼓励患者要定期的去看心理门诊,在医生的指导下,系统规范的用药和心理治疗。同时家属和朋友要尊重理解接纳患者,关心支持帮助患者,耐心倾听患者的诉求,多引导、多指导、多鼓励,多肯定。对于家人来讲,培养良好的家庭氛围非常的重要。尊重患者,去真正给患者爱、关心。大家一起积极的面对抑郁症,积极的求医,正确地认识到抑郁症是可以治愈。当然治愈过程也可能不是一帆风顺,也可能有起伏和波动。
语音时长 02:06

2019-07-03

63048次收听

重度抑郁症有多严重
重度抑郁症患者的症状是非常严重的,他们的内心很痛苦,觉得自己一无是处,对自己极度否定,觉得生不如死度日如年,感觉前途悲观、失望,对自己过去犯的错误放大,过度的自责,严重的自卑。严重患者会出现自罪妄想,觉得自己给家庭和社会带来了巨大的负担,甚至坚信自己犯了某种罪应该受到惩罚。出现严重的罪恶妄想、自罪妄想,思维能力明显下降,觉得脑袋好像生锈了一样,读书、看报都非常困难。严重患者会出现假性痴呆,就像痴呆一样。患者的动力明显下降,不愿意动,不愿意说话,不愿意做事。对生活丧失了生存欲望,觉得生活没有意义。很多重度抑郁症患者会出现自杀的念头和行为,认为死亡才是最好的归宿。所以重度抑郁症患者有10%-15%的人可能会自杀身亡。最严重的情况是扩大性自杀,身患重度抑郁症的母亲在自杀前带着她的孩子一起去死亡,或先杀死自己的孩子再自杀。她认为死亡才是最好的解脱。但这是病理性的体验,是病态的。经过积极的药物治疗和心理治疗,绝大部分重度抑郁症患者都能够得到康复,所以大家要理解和体谅重度抑郁症患者的痛苦,带患者就医,不要在意那些“得了心理疾病很可怕”的谣言。患者要消除病耻感,得了抑郁症一点不丢人。它是情绪上的感冒,患者要正视它、面对它,和医生一起组成治疗联盟来正确应对抑郁症。
语音时长 02:48

2019-07-03

64925次收听

抑郁症可以治愈吗
抑郁症的主要特征,是明显且持久的心境低落,是心境障碍的主要类型,理论上来说抑郁症都是可以治愈的。抑郁症的发生由自身身体因素,心理因素和社会因素共同作用而来,因此在治疗的时候,要从多个方面入手,采取心理疏导、药物治疗方式,达到有效控制疾病、消除症状和恢复社会功能的目的,最终战胜抑郁症。
02:33
抑郁症怎么治疗
抑郁症患者要调整好自己的心态以及情绪,积极面对疾病,坚持服用抗抑郁类药物治疗,如盐酸帕罗西汀、盐酸舍曲林、草酸艾司西酞普兰、盐酸度洛西汀、盐酸文拉法辛等。用药量以及时间要在医生指导下进行,切记不可擅自停药或减药量,以免达不到好的疗效。抑郁治疗要因人而异,首先要自调整好心态和情绪面对现实,不要一味排斥抑郁,不要总处于担心害怕的状态,这样不利于治疗。抑郁治疗主要有心理和药物治疗。药物治疗可服用抗抑郁药物,如盐酸帕罗西汀、盐酸舍曲林、草酸艾司西酞普兰等,是比较常用的抗抑郁药物。另外还有双通道的药物,如盐酸度洛西汀、盐酸文拉法辛等。药物治疗要在专业医生指导下服用,且要坚持系统有效治疗。药物治疗需要足疗程、足剂量,严禁患者自己感到有效果就慢慢减剂量,要经过医生分析判断后,决定能不能减剂量。一般有效果后还要维持巩固比较长时间,才能逐渐减少治疗。抗抑郁治疗药物一般没有依赖性,不用过于担心。
抗抑郁症最好的药有什么
抗抑郁症最好的药是青霉素,双通道的药比单通道的药效果好一点。青霉素既便宜又经济,可是有个最大的危险性要做过敏试验,过敏试验的人很少大概在2%,或者在5%左右,大部分人都感觉情绪都很好。会出现了极重的过敏性反应,甚至还出现生命的危机。对少部分人说,是要命的药。医生会根据病情的症状,根据病情的严重程度挑选药,用药以后可能会有反应,医生也会去酌情考虑这个问题。能把自己疾病治好的药就是最好的药,抗抑郁药分了很多,有单通道的药、双通道的药。当有问题时,请教专业的医生,帮自己去解答。
语音时长 01:44

2018-11-20

74765次收听

抑郁症有什么症状
抑郁症除了情绪还可以有认知、躯体方面的症状,躯体可以出现各种不舒服的症状,但总体上是偏向情绪上的低落。抑郁症的核心就是心境低落,或者是情绪不好以及兴趣的丧失,做事情提不起兴趣。抑郁症患者在认知层面是感觉闷闷不乐、注意力不集中,精力不好,对什么事情都兴致不高。身体层面会感觉全身疲乏无力,动力不足;身体还可以其他症状,如脖子僵硬、手麻,感觉到身体疼痛;也有可能呈现胃口不好,体重骤减的情况;还会出现失眠,入睡困难,睡眠质量下降的情况;有些老年患者会感到头晕,多种治疗方式均无效果。这就需要考虑是否是患者心理因素引起。例如许多患者可能是由于与家人关系不睦而引起的一些躯体症状。
语音时长 03:57

2018-09-29

64566次收听

抑郁症头痛该如何应对
抑郁症的头痛是因为精神压力过大导致的,所以通过抗抑郁的药物就可以改善,而抑郁症可以诱发失眠等表现,也是诱发头痛的主要因素,所以使用缓解头痛类的药物也是有作用的,也可以同时配合物理治疗,改善抑郁症头痛的表现。
语音时长 01:03

2018-09-21

64859次收听

02:21
哪些人容易得焦虑症
焦虑症不但与遗传有关而且也受环境因素的影响。父母患有焦虑症,那么子女也容易患有焦虑症,关注细节,追求完美的人也可能更容易焦虑。焦虑症是精神疾病的一种,会给患者带来很大的痛苦,大家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预防,避免得焦虑症。
哪些儿童更易患抑郁
随着心理健康知识的普及,抑郁已经被大众所了解和熟悉,但是我们一般想到的抑郁,大多是我们成人,我们可能习惯性的觉得,孩子还小,天真烂漫,不愁吃不愁住,不需要为生计所迫,不需要处理那么多人际关系,不用想那么多复杂的人和事,不用完成那么多繁忙的工作和家务,没有大人那么多的压力,怎么可能出现抑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