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髓室管膜瘤手术后遗症
发布时间:2020-03-1161559次播放
视频内容:
脊髓室管膜瘤手术后遗症有麻木、疼痛、温度觉消失等,肌力减退、肢体瘫痪、肌肉萎缩,排便和排尿困难。
脊髓室管膜瘤是比较常见的一类脊髓髓内肿瘤,一般建议由经验比较丰富的医生进行手术,这类肿瘤如果处理不慎,常常会造成比较明显的脊髓损伤,在手术之后出现一系列的并发症和后遗症。
常见的并发症有脊髓所在节段以下的感觉障碍,包括麻木、疼痛、温度觉消失等;也可以出现病变以下节段的运动障碍,主要表现为肌力减退、肢体瘫痪、肌肉萎缩;位于脊髓圆锥部位的室管膜瘤术后患者,可能会出现排便、排尿困难。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用微信“扫一扫”图中二维码,
即可把视频分享给您的微信好友或朋友圈。
相关推荐
颈椎病和脊髓肿瘤有哪些区别
颈椎病和脊髓肿瘤虽然早期症状十分相似,但两者是不同的疾病,颈椎病症状可时好时坏,而脊髓肿瘤引起的症状为持续性、进展性的,两种疾病的X线检查结果也不相同,在治疗上,颈椎病多选择保守治疗,脊髓肿瘤主要选择手术治疗。
脊髓室管膜瘤可以预防吗

脊髓室管膜瘤从病因上来讲,属于一种病因尚不十分明确的。这个肿瘤所以并没有非常有效的预防措施。当然也有一部分脊髓室管膜瘤,与神经纤维瘤病相关,这一类疾病主要是NF1或NF2,基因突变所造成的。这种情况,对于这种基因突变所形成的肿瘤,也没有确切的预防措施,好在脊髓室管膜瘤虽然位于髓内,但是肿瘤与正常脊髓,还是有相对边界的,通过纤维神经外科手术的方式,比较容易实现肿瘤全切。从这个角度上来讲,脊髓室管膜瘤,虽然没有非常有效的预防措施,但是我们只要结合它引起的症状,像感觉障碍运动障碍,括约肌功能障碍等这些症状。即使发现,并通过完善的磁共振检查,特别是增强的磁共振检查,及时诊断脊髓室管膜瘤,由经验丰富的神经外科医生,进行恰当的手术治疗,脊髓室管膜瘤还是治疗效果,比较理想的一类肿瘤,虽然没有预防措施,我们只要及时治疗,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神经功能,都是可以得到,非常妥善和有效的保护。
脊髓肿瘤的手术方法有什么

脊髓肿瘤的手术方法总体来说,应该是在神经外科通过显微镜或神经内镜下进行肿瘤切除,具体的方法根据患者的情况不同也有差别,以往传统的方法是进行椎板切除,然后进行脊髓肿瘤的切除,这些年随着技术的改革,大部分患者是采取椎板切开。在手术切除脊髓肿瘤后,再进行椎板复位,通过钛钉、钛板来恢复脊髓的椎管,这种正常解剖结构,以使患者的脊柱的生物力学和稳定性得到尽可能的恢复,对于体积比较小的脊髓肿瘤,也可以采取半椎板切开半椎板切除的方法来进行脊髓肿瘤的切除,还有靠近椎间孔附近的脊髓肿瘤,也可以采取椎间孔扩大或者上下椎板部分切除的,这种神经内镜或者显微镜下的更加微创的手术进行脊髓肿瘤的切除,所以脊髓肿瘤的这种手术切除的技术还是在不断进步的,安全性也是在不断提高的,患者在诊断明确后可以放心地接受神经外科的手术治疗。
脊髓肿瘤患者能运动吗

脊髓肿瘤患者是否可以运动,以及采取运动的方式。应该严格地遵照医生的医嘱进行,这主要是由于这个脊髓肿瘤患者脊髓病变的节段,累及的范围,采取的内固定的方式不同,患者能够适应的运动方式也不完全一样。对于大部分脊髓肿瘤,特别是只累及一个节段,并且在手术之后进行了有效的脊柱的生物力学重建的患者,在一段时间的恢复之后是完全可以胜任绝大多数的这种体育运动的,对于累及范围比较广泛的患者,特别是进行多个节段椎板切开,然后在肿瘤切除之后又进行了椎板复位,以钛钉、钛板进行固定的患者,我们在短时间内不建议患者进行过于剧烈的这种运动,这主要是由于钛钉、钛板复位的椎板呢,它的强度有限,在患者的这种脊柱的结构自身修复之前,如果进行过于剧烈的运动,容易造成椎板的移位,从而造成脊髓和神经根的损害,而如果进行了钉棒系统的这种比较牢固的内固定,特别是同时进行了植骨融合,那么手术之后呢患者的这种生物力学得到有效保证,运动是可以逐步恢复的。
脊髓肿瘤手术后有什么影响

脊髓肿瘤术后患者可能会出现感觉障碍、运动障碍、大小便功能和性功能障碍等一系列表现。一、主要取决于肿瘤所在的阶段肿瘤、累及的范围,手术医生的经验等诸多因素,临床上比较常见的是手术区,以及手术阶段的神经根支配区的这种疼痛、麻木等异常感觉。二、神经根支配范围的运动功能障碍,主要包括肌肉力量的下降肌张力的增高或降低等,严重时呢造成相应的肢体瘫痪,时间比较长了后还易造成肌肉的萎缩。三、自主神经功能障碍,对于位于脊髓圆锥部位的肿瘤,特别是脊髓圆锥髓内的,这种室管膜瘤以及髓内的畸胎瘤、皮样囊肿表皮样囊肿等在切除后,有时会使患者的大小便功能以及性功能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还有一些患者会出现脊髓相应阶段的,这种皮肤营养不良性溃疡等一系列的并发症和后遗症。
脊髓肿瘤术后多长时间复查

脊髓肿瘤患者术后的复查时间,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不同而异。对于脊髓肿瘤术后,伤口愈合不良的患者,特别是局部,合并脑积液渗漏的患者,则应该在手术之后,每1到2周复查一次,直至伤口完全愈合为止。对于伤口愈合良好的,脊髓良性肿瘤的患者,我们一般建议在手术之后,一个月和三个月的时候复查。如果临床影像学情况稳定,患者神经功能恢复良好,那么患者之后的复查时间,可以每年复查一次即可。而对于脊髓的恶性肿瘤,特别是未能进行全切的,脊髓的恶性肿瘤,我们复查时间和时限应该缩短,一般建议术后在一个月,和三个月进行复查,此后每三个月复查一次。还有一些脊髓肿瘤的患者,在手术之后出现了一定程度的,神功能障碍,特别是出现肢体运动力量下降,肌力下降的患者,那么我们在术后,复查时间也宜所短,一般建议患者每两周复查一次,以便由医生来指导患者,进行肢体瘫痪侧的这种功能锻炼,尽可能地促进患者,肢体功能的恢复。对于一些脊髓的恶性肿瘤,比如间变性的食管膜瘤,那么我们复查时间更应该缩短,并且在检查的时候,还需要做全脑全脊髓的检查。

脊髓肿瘤手术适应症
只要出现相应症状的脊髓肿瘤,都应该及时到神经外科就诊并接受手术治疗。对于一些没有任何症状的、意外发现的脊髓肿瘤,临床上可以进行随诊观察;对于位于一些关键部位的脊髓肿瘤,虽然短时间内没有出现症状,但是如果在随访过程中肿瘤有逐步增大的趋势,也建议患者及早地进行肿瘤切除。这样能避免肿瘤增大到一定体积严重压迫脊髓和神经根出现相应的症状,甚至导致手术都无法解决问题。

脊髓肿瘤应做哪些检查
脊髓肿瘤的检查有磁共振检查、X线检查以及CT检查。在临床上脊髓肿瘤患者会先出现一些症状,此时患者一定要做一个颈椎、胸椎或者腰骶椎的磁共振检查来明确是否患有脊髓肿瘤,磁共振检查是临床上确诊脊髓肿瘤的最为关键的检查。还可以做X线检查,X线可以发现患者有没有椎管容积扩大,椎弓根、椎板和椎体的部分骨质有没有吸收等一系列表现。另外还有CT检查,可以进一步明确脊髓肿瘤的部位、节段,大致判断脊髓肿瘤的病理类型。

脊髓恶性肿瘤怎么治
脊髓恶性肿瘤中的大部分是应该以手术切除为主,明确了患者的肿瘤的病理性质之后,有时还需要进行分子病理学检查来了解肿瘤对一些靶向药物治疗的敏感性,在此基础上选择合理的放疗、化疗方案以及靶向治疗方案。如果脊髓恶性肿瘤累及脊柱的椎体,还需要进行椎体的切除或者进行骨髓泥的注射,同时进行脊柱的内固定保持脊柱的稳定性,避免由于脊柱的生物力学发生改变或者脊柱不稳定造成进一步的截瘫等严重的后果。

脊髓肿瘤的症状有哪些
脊髓肿瘤的症状有神经根痛、运动障碍、自主神经功能障碍。一、感觉障碍的突出表现是神经根痛的症状,主要表现为沿脊髓肿瘤所在范围神经根分布的放射性疼痛,在夜间疼痛有所加重,在患者体位改变、剧烈运动的时候,疼痛也会有所加重。二、运动障碍,运动障碍的突出表现是受累阶段的肌肉力量的减退,初期主要表现为精细运动不准确,随着病情的进展,可以出现肌肉力量的下降,严重的时候还可以有肌肉萎缩和截瘫的发生。三、自主神经功能障碍,主要表现为大小便的失禁、便秘等。

引起脊髓肿瘤的原因有哪些
大部分脊髓肿瘤的原因都不十分明确。脊髓肿瘤可以分为原发性脊髓肿瘤和继发性脊髓肿瘤,原发性的脊髓肿瘤一般都是在患者病情发展过程中,脊髓的一些正常细胞发生基因突变,同时发生不可逆的增殖而形成的。脊髓的继发性肿瘤主要是全身各个部位癌症,像肺癌、乳腺癌、甲状腺癌、前列腺癌等转移到脊髓所形成的,这些癌症中的肿瘤细胞会通过血液循环转移到脊髓,导致脊髓出现继发性肿瘤。
脊髓癌一般能活多久
脊髓癌一般能活多久?一旦确诊为癌症,很多患者都会心灰意冷、自我放弃,在很多人的潜意识里癌症是无法攻克的一大难题,不过现如今医学技术有了很大的提高和进步,对于某些类型的癌症,还是能够很好的控制的,甚至可以带瘤长期生存,那么,对于脊髓癌这种疾病一般能活多久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