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消化道内镜黏膜下剥离术的方法
视频内容:
人体消化道主要由口腔、食管,胃、小肠、大肠等组成,消化道管壁一般从内向外,分为黏膜层、黏膜下层、肌层和浆膜层,下消化道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是针对大肠黏膜层或黏膜下层病变,通过内镜向病灶局部黏膜下层,注入生理盐水,并应用特殊电切刀,将病变黏膜或黏膜下层,完整剥离的一种治疗方法。
治疗前通常需进行全身麻醉,治疗时患者通常需取左侧卧位,医务人员经肛门缓慢导入内镜,明确病变部位后,向病变所在部位黏膜下层,注入生理盐水,使病变部位隆起,分离黏膜层与黏膜下层,随后利用特殊电切刀切开病变周围黏膜,逐步剥离,并显露黏膜下层后完整剥离,切除病变。治疗通常需30-60分钟,具体时间视病灶大小、位置不同,会有所不同。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用微信“扫一扫”图中二维码,
即可把视频分享给您的微信好友或朋友圈。
相关推荐





为你推荐
专家视频
短视频
热门问题
专家答疑
生活问答
- 1 肠胃手术有哪些手术
- 2 宫腔镜手术是怎么手术
- 3 包皮手术是指什么手术
- 4 宫腔镜手术是什么手术
- 5 颈椎手术有哪些手术方式
- 6 人流手术哪种手术最好
- 7 换瓣膜手术是怎么手术
- 8 乳腺引流手术是怎么手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