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禾医生官网

名医视频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支气管结核怎么确诊

发布时间:2020-07-1454053次播放

视频内容:

所有疾病的确诊都需临床症状及实验室检查,支气管结核确诊也一样。

一、支气管结核有结核中毒症状,就是全身症状,有低热、盗汗、乏力、消瘦、纳差。低热是午后低热,但不超过38度5;盗汗是夜间并不特别热,但睡醒一身汗,像水洗样;乏力、消瘦是体重减轻;纳差是食欲不好。

支气管结核局部症状,较典型是刺激性咳嗽、咳痰,甚至犬吠样咳嗽,还可能痰中带血。如气道狭窄,可有呼吸困难。

二、辅助检查就通过痰找结核菌、胸部CT、胸片,可除外肺内结核。PPD皮试、痰找结核菌若是阳性,可提示结核感染,必要时做气管镜,来确诊。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用微信“扫一扫”图中二维码,

即可把视频分享给您的微信好友或朋友圈。

相关推荐

支气管结核的治疗方法
支气管结核的治疗方法主要有抗结核药物治疗、支气管镜介入治疗、手术治疗、营养支持和心理干预等。支气管结核是由结核分枝杆菌感染引起的慢性炎症,需长期规范治疗。
支气管结核的症状
支气管结核的症状主要有咳嗽、咳痰、咯血、胸痛、发热等。支气管结核是由结核分枝杆菌感染引起的支气管炎症,属于肺结核的一种特殊类型,需要及时就医治疗。
支气管结核的早期症状
支气管结核早期症状主要有咳嗽、低热、盗汗、乏力、痰中带血等。支气管结核是结核分枝杆菌感染引起的慢性炎症,早期症状容易被忽视,建议出现相关症状时及时就医检查。
支气管结核吃药能好吗
支气管结核相对于肺结核来说,它是一个相对比较轻的一个感染,它的这个结核感染只局限于支气管内膜,所以它的结核中毒症状也相对比较轻,常常有一些乏力、盗汗或者低热的情况,甚至有一些病人没有明显的这些结核中毒症状。因此对于支气管结核,口服药物可以完全达到一个非常好的一个疗效。但是,口服药物的特点就是因为结核杆菌对单独的药物很容易产生耐药,所以都是在用这个联合治疗,一般是三年到四年的一个治疗。另外就是他的治疗时间一定要足够,全疗程的给予药物治疗。如果虽然用了这个联合治疗,但是如果时间比较短,结核杆菌没有被彻底的杀灭的话,还很容易复发。因此结核的治疗的原则就是一个联合、早期、全程这么一个原则。
语音时长 01:27

2021-04-20

75237次收听

支气管结核可以治好吗
针对于这种感染性疾病,大部分能够治好。因为结核菌现在已经有抗结核的有效药物,但是依然有一部分人,可能会引发更重的并发症,甚至危及生命。多数来源于患者本身的个体差异。就像感染性疾病,一个是感染的菌或者病毒的毒力。再一个要看自身的体质,是否是高龄,有没有肝肾的功能不好或者有一些糖尿病。甚至有一些自身免疫病,包括有没有移植的患者服用抗排斥药,甚至艾滋病患者这些免疫力比较低下,它的治疗困难很大。如果比较正常的健康人患了支气管结核,相对来说比其他类型(肺结核)的疗程要长。一个很简单的道理就是支气管结构。支气管的血供要比肺的血供少很多,所以它到达病灶的药物浓度相对来说要少一些,它的疗程要长一些。但是经过正规的规律联合,合理的抗结核治疗,大多数患者都会治愈。
语音时长 01:28

2020-07-21

58854次收听

02:00
支气管结核的发病原因
支气管结核的发病原因包括患者接触到支气管结核的结核菌,以及患者相对免疫力较低。一、因每人基本都接种卡介苗,所以对结核有一定免疫力。如果免疫力低会有糖尿病,容易出现结核感染。二、支气管结核有时是支气管内膜结核,基本发生在支气管、气管、气道粘膜和粘膜下层组织。病变多来源于肺内结核,播散到支气管。部分是肺内病灶,通过病灶直接播散,侵蚀到粘膜下层造成。三、另一部分结核菌通过血播或淋巴管播散侵蚀气管周围,引起支气管结核。
02:35
支气管结核会传染吗
支气管结核会传染,甚至可能比普通肺结核的传染力、恶性度更强。支气管结核的病变部位在气管管壁,不论是咳嗽、交谈或打喷嚏等,这些动作容易把结核菌排到空气中。如骨结核甚至是结核性胸膜炎,因在壁腔里,不会造成空气传播。有些支气管结核的气道症状较重,比正常气道炎症的咳嗽剧烈,持续时间长。同时病变隐秘,胸片和CT无法看到支气管内病变。有时查痰找到结核菌,或做气管镜可明确,相对隐匿,所以传染性比其他结核更厉害。
02:47
支气管结核死亡率高吗
支气管结核死亡率不是特别高,但支气管结核有风险需注意,可危及生命。如结核侵蚀支气管壁较深,甚至到小动脉,会大咯血,如不及时止住,可有窒息或其他风险;支气管结核可由肺内结核引起,如肺内结核较重,甚至可有肺毁损,导致严重并发症,危及生命。若诊断及时,风险较小。还有瘢痕肉芽型结核会导致气道狭窄,导致肺功能下降或缺氧,相对有风险。介入治疗后,风险可解除。支气管结核的治疗可存在很多困难,抗结核治疗疗程可能比普通肺结核长,血供把药物带去的浓度或剂量,可能达不到太多,病程较长。
02:22
支气管结核多久能痊愈
支气管结核治疗半年到一年不等,有些甚至要超过一年,要根据病情,通过气管镜检查结果来判断。支气管结核是较特殊的类型,支气管部位较特殊,周围供血的血管并不比肺部丰富,到气管内或气管壁周围的血液,达不到肺内的药物浓度,所以支气管结核疗程要长。患者的效果差异性较大。如治疗后,结核全身中毒症状明显缓解,局部气道症状也明显缓解,犬吠样咳嗽都消失,可进一步检查血沉、PPD皮试、痰里找结核菌,都转阴后,也可行支气管镜检查,看病灶,如患者病情都已经痊愈,才可停药。
02:16
支气管结核能治好吗
支气管结核患者经过规律、合理的抗结核治疗,大多数都能治好。针对结核菌,现在已有抗结核的有效药物,但依然有部分支气管结核患者,可能引发更重的并发症,危及生命。多数来源于个体差异,感染性疾病要看感染的菌或病毒毒力,也要看自身体质,是否高龄,有无肝肾功能不好或糖尿病,甚至自身免疫病,包括有无移植服用抗排斥药,甚至艾滋病患者免疫力低下,治疗困难大,可能无法治好。如正常的健康人患支气管结核,相对比其他类型肺结核的疗程要长,但大部分能治好。
支气管结核会传染吗
支气管结核会传染。支气管结核又称支气管内膜结核,是指发生在气管、支气管粘膜和粘膜下层的结核病。支气管内膜结核常见感染途径有三种:一、肺内病灶中结核分支杆菌直接植入周围的支气管粘膜。二、肺内病灶也可通过支气管周围组织侵及支气管粘膜。结核分支杆菌也能经血行播散和淋巴引流首先侵袭支气管粘膜下层,然后累及粘膜层。儿童支气管内膜结核多因邻近纵膈淋巴结核侵蚀支气管,引起结核性支气管炎。三、吸道传染是最主要的传播途径,痰结核菌阳性尤其是痰涂片检查结核菌阳性肺结核患者,是最重要传染源。患者咳嗽、咳痰、打喷嚏、大声说话,可产生大量的含结核菌的微滴,1~5μm大小的微滴可较长时间悬浮于空气中,在空气不流通的室内可达5小时,与患者密切接触者可能吸入而感染。患者临床上出现原因不明刺激性咳嗽,反复痰血、呼吸困难、喘鸣和胸部不适。胸部影像学改变为多部位支气管损害,管腔狭窄、扭曲、变形。周围无明显软组织块影。
语音时长 01:27

2020-03-20

55689次收听

支气管结核的治疗方法有哪些
支气管结核可通过抗结核药物、雾化吸入、手术治疗方式缓解病情。支气管结核的化疗原则与活动性肺结核相同,也应坚持早期、联合、规律、全程及足量的五大原则。肺结核的化学治疗不仅是治疗和控制疾病的有力手段,而且也是结核病防治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化学治疗目标是治疗疾病,达到杀菌灭菌的目的,从而阻断传播,防止复发、防止耐药性产生。抗结核药物的种类目前国际上通用的抗结核药物有十余种,可分为一线药物及二线抗结核药物两大类。绝大部分病例在化疗3个月后痰菌培养阴转,疗程以12~18个月为宜。基本抗结核药物:异烟肼、利福平、吡嗪酰胺、链霉素、乙胺丁醇及氨硫脲。二线抗结核药物:共包括卡那霉素、阿米卡星、卷曲霉素、喹诺酮类、对氨柳酸、乙硫异烟胺、丙硫异烟胺、环丝氨酸。雾化吸入抗结核药物已广泛用于支气管结核辅助治疗,应用价值得到肯定。患者如果出现气管狭窄合并严重呼吸困难,有窒息先兆者;气管、支气管疤痕狭窄超过管腔周径2/3者,并合并反复感染,或有毁损肺和支气管扩张者;支气管狭窄合并远端肺结核,有顽固性呼吸道症状,抗结核治疗无效者,可以选用手术治疗。
语音时长 01:29

2020-03-20

50818次收听

支气管结核的发病原因
痰结核杆菌阳性尤其是痰涂片结核杆菌阳性的肺结核病人是最重要的传染源。经呼吸道传染是最主要的传播途径,当病人咳嗽、咳痰、打喷嚏、大声说话时,可产生大量的结核杆菌的微滴。可较长时间悬浮于空气中,在空气不流通的室内可达4~5h之久,病人的密切接触者则可能吸入而感染。当结核杆菌经呼吸道被吸入抵达近胸膜的远端呼吸性细支气管或肺泡内,能否引起感染取决于吸人结核杆菌的数量、结核杆菌的毒力和宿主肺泡巨噬细胞固有的杀菌能力等。结核杆菌如能克服肺泡巨噬细胞的防御作用,则可在肺泡巨噬细胞内缓慢繁殖(每25~32h繁殖一次),2~12周后大量的结核杆菌繁殖,则可诱导机体产生相应的细胞免疫反应。结核菌素纯蛋白衍生物(PPD)皮肤试验阳转,提示机体已感染了结核杆菌。如果感染的结核杆菌定植在支气管内膜内,称之为支气管内膜结核。
语音时长 01:23

2020-03-20

56776次收听

支气管结核的发病原因
支气管结核的存在本身就有着很多的原因,而这类疾病的出现也并非只在儿童身上,也可能出现在老年人群的身上,引发的原因有很多,主要是结合杆菌感染,除此之外可能和抵抗能力逐渐下降,没有重视生活的护理有着直接的关系,也需要引起重视。
支气管结核的治疗方法有哪些
支气管结核确实有着严重的并发症,所以在生活中也应该尽快的接受治疗,治疗的方法有很多,可以选择局部治疗,也可以选择全身性治疗,如果病情比较严重,也可以通过手术治疗的方式,如此才能够真正达到控制病情的作用,不会有任何的危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