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禾医生官网

名医视频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心梗前最明显一个症状

发布时间:2021-08-2664860次播放

视频内容:

心梗前最明显的症状是心前区闷痛。
当患者发生心梗前,很多时候会有阵发性心前区闷痛,会出现每次疼痛大概3~5分钟,休息后可缓解的明显心绞痛症状,疼痛呈压迫感,像是心前区有一块大石头压在身上,伴有那种冰凉感觉,伴有大汗,绝大多数时候还会伴有放散痛,可能放散到人体的,如像肩膀,左上肢,甚至小手指头,或有的人甚至会有牙疼,有的会有胃区不适。所以最明显症状是心前区闷痛伴放散痛,50%~80%以上病人在发病前数日内会自觉乏力、胸部不适、活动时心悸、气急、烦躁、心绞痛等前驱症状。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用微信“扫一扫”图中二维码,

即可把视频分享给您的微信好友或朋友圈。

相关推荐

疏通血管的方法有哪些
疏通血管的方法问题比较宽泛,因为人的血管分很多,比如脑血管、心血管和外周血管等等。所以,疏通血管的方法,其实要先搞清楚,想疏通什么地方的血管。比如想疏通心脏的血管,叫冠状动脉。冠脉的血管治疗,可以有溶栓的方法,还有介入治疗的方法,还有药物治疗的方法。如果是脑血管,包括头部颈部血管,还有外周的血管,疏通的方法也有口服药物治疗、溶栓治疗,还有介入支架术,还有切开取栓等等。如果只是想预防,用点疏通血管的药物,建议市面上销售的很多的活血化瘀的药,都可以吃,比如银杏叶制剂、丹参类、三七、血塞通,这些药物可以长期吃,也可以按疗程吃。但是长期吃的前提是,必须保证病人是安全的情况下,才可以增加药物的使用时间。静脉输液的方法也有人用,静脉输液的特点就是短期内见效比较快,但是效果难以维持,而且它的副作用比较多,所以现在已经很少使用。除了药物和非药物的治疗方法之外,生活方式的干预,也是疏通血管的辅助的方法。比如饮食均衡,控制过多的、过咸的、过甜的这些食物的摄入,加强运动,还要做到戒烟、限酒,心态平和,睡眠充足,都有利于患者血管保持良好的弹性和健康状况。
语音时长 02:47

2021-11-05

53032次收听

03:14
D-二聚体偏高是什么原因
D-二聚体是反映血栓形成与溶栓活性的重要实验室指标。D-二聚体偏高的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静脉血栓栓塞。二是主动脉夹层发病24小时内。三是心肌梗塞。四是溶栓治疗后D-二聚体短期内升高,而后逐渐下降,提示治疗有效。五是弥漫性血管内凝血,作为DIC早期诊断和病程监测的主要指标。六、恶性肿瘤可引起D-二聚体浓度升高,并可作为分期、预后等判断标准。第七、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肾功能不全、肝功能不全、妊娠等。
心梗手术后吃什么食物有利于恢复
心梗术后吃营养、清淡易消化的食物有利于恢复。在做完心肌梗塞手术之后,患者的饮食一定要有营养,应该选择高蛋白食物,例如牛奶、鸡蛋、牛肉等,而且也应该多吃一些新鲜的蔬菜水果,能够补充维生素和微量元素,有助于增强体质,提高免疫力,促进身体的恢复。而且饮食一定要清淡易消化,例如软面条、米粥等,不会给消化系统以及各脏器造成负担,有利于身体的恢复。心梗手术后要避免吃油腻、辛辣食物和难以咀嚼的食物,都不利于术后身体的恢复。
语音时长 01:02

2021-05-20

105912次收听

心肌梗死介入治疗后需要继续服药吗
通过介入治疗心肌梗死得到明显的改善,但是患者原有的冠心病没有治愈,所以还需要继续的服药治疗,比如阿司匹林,他汀类药物等等以及控制血压的药物均需要继续的服用。原来治疗冠心病的,比如单硝酸异山梨酯、盐酸曲美他嗪等药物可以不再服用了,如果没有心绞痛的话可以停用。心肌梗死做介入治疗的目的是通过介入治疗开放闭塞的血管,恢复正常的血流,这样能够挽救濒死的心肌,防止心肌功能的受损,改善心脏的功能。
语音时长 01:16

2021-01-15

99333次收听

心肌梗死症的概述
首先,对于非医学专业的人士来说,很难对一种疾病做一个详细的概述,其实,详细的了解一些疾病是很有必要的,可以在生活中做一些有效的预防工作,防止疾病发生在自己的身上,特别是像心肌梗死这种危害性很大的疾病,下面,我们来看一下心肌梗死的概述。
心肌梗死用药指南
心肌梗死用药指南是怎样的呢,这个问题受到了很多人的关注,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各种疾病也越来越爆发,尤其是心血管类疾病最为常见,这其中又以心肌梗死的最为严重,所以大家在日常生活中一定要对这种疾病做好预防工作,对于已经患病的患者还要积极地了解这种疾病的治疗药物,下面我们就请专家来介绍一下。
心肌梗死能自愈吗
心肌梗死一般无法自愈。
02:16
心肌梗死护理
护理分为心肌梗死急性期和恢复期的护理。急性期的护理是卧床、给氧、安抚情绪,必要时镇痛,另外清淡饮食。在恢复期以后,让病人按期服药,缓慢地恢复运动。运动量不能太大,在一定范围内循序渐进。安抚病人情绪。给予病人对疾病知识宣讲。了解以后,更能配合医生、护士的诊疗过程。护理应该从发病之前到发病以后都应该体现护理过程。
什么是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
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指血管没有全部堵死,血流比较细小,首先给予抗凝、扩血管等药物或心电监护、吸氧等,这个时候是需要谨慎观察情况的,必要的话还需要手术来治疗。不能抬很重的物品,假如必须抬起重物,就需要马上弯腰屏住呼吸,并且平时洗澡时间不要太长,避免出现危险。
01:51
后背疼怎么办
后背疼的处理方法取决于疼痛的性质、时间、范围等。如果是隐痛、由肌肉问题引起,疼痛并不剧烈,卧床休息或拔罐热敷能够缓解。如果是以锐痛、刺痛为主,无法卧床休息缓解的病人一定要及时就医。因为心梗患者的临床表现也包括后背疼,如果是由心梗引起的后背疼延误治疗后果会非常严重。所以对于后背疼痛比较剧烈同时活动受限,吃止疼药都无法缓解的病人,一定要及时的就医。虽然大部分后背疼可能还来源于骨科的问题,但是不要疏忽还有内科的疾病也会引起后背的疼痛。
心肌梗死有什么表现
心肌梗死症状以疼痛、大汗、心悸、恶心或呕吐等症状为主。心肌梗死是心血管内科常见急症和重症,症状往往非常严重和剧烈。患者可突然出现剧烈胸疼,主要位于胸骨后或者心前区部位,出现程度严重绞痛、闷痛感或者压榨样性感觉,且疼痛会向肩部背部进行放散。除疼痛症状外,患者可能出现大汗、心悸,还会伴随有其他不舒服感觉,如恶心、呕吐。心肌梗死症状不同于心绞痛,心绞痛症状可逐渐缓解,心肌梗死所出现疼痛或不适感觉,呈加重性、持续性,且随着时间的推移越发严重。因此患者必须要在短时间内及时到医院就诊,防止疾病进一步恶化,诱发心力衰竭、心源性休克或者猝死等出现。
语音时长 01:34

2019-12-18

55965次收听

心肌梗死症状
心肌梗死症状常见有乏力、胸部不适、活动心悸烦闷、胸痛、胃肠道症状、心律失常等症状存在,部分患者会有呼吸困难等心力衰竭症状发生。心肌梗死主要由于冠状动脉病变导致冠状动脉血液供应急剧减少或中断,使相应心肌发生严重持久的急性缺血,导致心肌坏死。心肌梗死在发作之前可有先兆症状,如发生前几天莫名乏力、胸部不适,活动时有心悸烦躁、胸闷、胸痛等心绞痛症状。尤其在心绞痛症状发作时,持续时间比较长,程度比较重,含服硝酸甘油效果差。一旦发生心肌梗死,会出现明显心前区疼痛。疼痛呈压榨样闷痛,会有烦躁、出汗、恐惧感、濒死感等症状存在。左肩背部或者下颌部疼痛,上腹部放射疼痛,也可能有全身症状,如发热、心动过速,胃肠道症状,如恶心呕吐、上腹部胀痛等。心肌梗死发生后有各种类型心律失常,表现为心慌,是缓慢心律失常,常可有乏力、头晕甚至晕厥等症状。心肌梗死有血压下降,病情严重时呼吸困难、咳嗽等心力衰竭症状。
语音时长 01:34

2019-12-18

54956次收听

02:32
心肌梗死的原因
心肌梗死指的就是心肌细胞出现了坏死。在原因方面,最主要的一点是由于冠状动脉内生成了动脉粥样硬化的斑块,在某种诱因的诱发前提下,动脉粥样硬化的斑块突然发生了破溃,血小板等相应的物质进行破溃处的堵塞,在堆积起来后,就形成了血栓,而血栓越积越多,突然导致了血管完全性的闭塞,心肌细胞没有任何的供血和供氧,就会出现心肌梗死相应的临床上的表现。所以心肌梗死是和猝死直接相关的一类疾病,要在短时间内紧急的进行治疗。
02:27
心肌梗死的治疗
患者一旦怀疑有心肌梗死,一定要打120急救电话,然后在附近的医院就诊。医院的常规治疗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如果患者的症状十分紧急,首先要溶栓。如果医院有条件,直接可以进行冠状动脉的造影,进行紧急的手术治疗,来处理冠状动脉的血栓。心肌梗死患者越早治疗,心脏坏死的面积会越少;越早治疗,病人就越可能得到挽救。患者后续的治疗主要是以康复治疗、药物治疗为主。药物治疗主要包括抗血小板的治疗、β受体阻滞剂的治疗、ACEI的治疗、以及他汀类的治疗。患者需要在门诊进行随诊观察。
扑克脸——一种与心肌梗死密切相关的面部表情
有数据表明,高于50%的精神病重症患者最后死因竟然都是心肌梗死,为什么精神病的死因是看似与精神病毫不相关的心肌梗死?这背后一定隐藏着不为人知的死亡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