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禾医生官网

名医视频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血小板偏低怎么食补

发布时间:2021-09-0974476次播放

视频内容:

血小板低进行食补是中医的概念,没有明确的食物可以提升血小板的数量。

出现血小板减少,应该尽快到血液科就诊,根据病因采取有针对性的药物,处理提升血小板。比如最常见的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通过有效的糖皮质激素治疗,80%以上的病人可以获得很好的治疗效果。而一些非血液系统疾病,比如常见的病毒感染、一些风湿免疫系统疾病也常能引起血小板的降低。

血小板轻度降低不需要补充什么特殊的食物,甚至不需要药物治疗。根据病人的情况,采取有针对性的治疗方案。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用微信“扫一扫”图中二维码,

即可把视频分享给您的微信好友或朋友圈。

相关推荐

血小板高的原因及危害是什么
血小板升高的原因有两大类,一个就是血液系统疾病导致的血小板升高;另一个就是非血液系统疾病继发的血小板的升高。血液系统疾病最常见的,还是骨髓增殖性肿瘤引起的血小板的升高,如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骨髓纤维化等这些骨髓增殖性肿瘤,常可见血小板很明显的几倍甚至是十几倍的升高。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也常继发,血小板很明显的升高。一些非血液系统疾病,包括一些慢性的炎症,一些风湿免疫系统的疾病,一些其他系统的肿瘤,也可以引起血小板的升高,但多数都是轻度的升高。血小板升高有什么危害,血小板过高的情况下,容易引起一些血栓栓塞性的疾病。但是往往这时候血小板计数都是大于600×109/L,特别是血小板大于1000×109/L以后,血小板的过高引起血栓的情况就更多见。
语音时长 00:55

2021-12-30

73680次收听

血清铁正常值是多大
血清铁的正常值,成年男性是11~30μmol/L,女性是9~27μmol/L。不同的年龄阶段,血清铁也有比较大的波动。比如儿童、老年人、孕妇具有一定的差距。一般血清铁的降低更常见于铁缺乏,比如缺铁性贫血的病人,这时候补充含铁的药物或者是食物,多数血清铁能迅速的恢复到正常范围。而血清铁升高就是临床上所说的铁过载情况,在一些感染性的疾病,长期慢性的肝肾功能衰竭疾病,包括一些使用含铁的药物引起的铁过载,反复的输注红细胞引起的铁过载,都能引起血清铁的升高。发现血清铁升高以后,临床上要做一些鉴别,找到引起血清铁升高的原因。在一部分病人铁过载比较重引起了贫血,引起了脏器功能损害,必要时候还要进行去铁治疗。
语音时长 00:59

2021-12-30

82650次收听

血小板体积分布宽度偏高怎样造成
血小板体积分布宽度是血常规检查中的一项常规项目,是一个可以反映血小板容积大小离散度的指标,以测得的血小板体积大小的变异系数表示。血小板体积分布宽度明显偏高的情况下,说明血小板的大小差别比较明显,可能见于以下情况:第一,一些血液系统方面的疾病,如巨幼细胞贫血、急性髓系白血病、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巨大血小板综合征等。第二,脾切除手术以后,短期内也会有血小板体积分布宽度偏高的情况。第三,一些血栓性疾病,也可能会有血小板分布宽度偏高,还需结合血小板总数的情况,其他相关检查来明确诊断,积极治疗原发病。第四,血小板分布宽度轻度升高的情况,可能是大病初愈的表现。如果患者血小板计数本来是比较低,通过一系列治疗后刚刚恢复到正常水平,此时进行血常规检查,多数情况可看到血小板平均体积分布宽度增宽。因为之前血小板降低,代偿作用下骨髓加速制造血小板释放到血,机体自我调节来纠正血小板降低这种状态,一些大的血小板还未完全分化好就被释放到血液中了,所以造成细胞体积不太均一,引起血小板分布宽度增加,这种情况一般是一过性的,通常并没有临床诊断无意义。但是如果持续血小板分布宽度持续升高,此时应该应到血液科就诊,根据检查结果的情况进行具体诊断。
语音时长 02:05

2021-12-30

72104次收听

02:51
D-二聚体偏高是怎么回事
D-二聚体来源于纤溶酶溶解的交联纤维蛋白凝块,它主要反映是纤维蛋白的溶解功能,在临床上主要是应用在静脉血栓栓塞、深静脉血栓形成和肺栓塞的诊断。D-二聚体定性检测是阴性,如果进行定量检查应该小于200μg/L。D-二聚体增高或检查的结果阳性,往往见于继发性纤维蛋白溶解功能亢进的相关疾病,如高凝状态、弥散性血管内凝血、肾脏疾病、器官移植排斥反应、溶栓治疗等。另外,当机体血管内有活化的血栓形成,或者伴有纤维溶解活动的疾病,D-二聚体也会明显升高,常见的疾病如心肌梗死、肺栓塞、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脑梗死等;一些感染、手术、肿瘤方面疾病、组织坏死的情况下也会导致D-二聚体升高;此外一些人体自身免疫性疾病,例如风湿性心内膜炎、类风湿性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等,也可能会引起D-二聚体升高。D-二聚体的定量检测除了诊断疾病外,在临床上,还可以定量反映药物的溶栓效果,对于评估溶栓肿瘤效果,对于各种血栓性疾病的治疗效果评价,筛选新形成的血栓方面疾病等,都是有一定帮助的。D-二聚体升高的情况下,身体处于形成血栓的高风险状态,此时要尽快进行原发病的确诊,根据DVT评分评分标准来启动预防血栓形成的方案。可以选择一些药物进行抗凝治疗,比如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钙或者是服用利伐沙班,对血栓的形成有一定预防作用,已经形成血栓性病变的需要在黄金时间内尽快溶栓肿瘤,并定期复查D-二聚体。
02:55
血清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测定是什么
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英文简写HCG,是胎盘的滋养层细胞分泌的一种糖蛋白。血清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测定有以下临床意义。第一,判断女性有无怀孕。女性月经排卵期同房,精子卵子结合受精以后受精卵移动到子宫腔内着床形成胚胎,在发育成长为胎儿过程中,胎盘合体滋养层细胞可以产生大量的HCG,通过孕妇血液循环排泄到尿中。受精后1-2周内通过检查血清中HCG就能很好的确定怀孕。怀孕后血清HCG的浓度随着孕周增加会呈现规律的、动态性变化,一般是出现隔日翻倍现象,到怀孕第8周时,HCG水平会达到高峰,怀孕第4个月开始降至中等水平,并一直维持到妊娠末期。怀孕早期血清HCG水平偏低,不符合孕周参考值范围的情况下,可能是异常妊娠,如宫外孕、先兆流产等。所以血清中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是临床上用于诊断早孕的重要检测项目。第二,用于康复评估,如宫外孕治疗后、人工流产或者自然流产后的评估,宫外孕经过保守治疗或者手术治疗后,每周定期复查HCG,只有血清HCG恢复到非孕期的参考值水平,才能说宫外孕治愈。流产后一个月复查时也需要关注血清中HCG是否恢复。第三,生殖系统肿瘤,未怀孕的情况下,HCG在0-10ng/ml范围内。如果HCG明显升高,排除了怀孕可能,那么需要考虑有无合体滋养细胞肿瘤,卵巢癌的患者HCG会显著升高,此时HCG作为一种肿瘤标志物,对于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效果的评价有一定帮助。
02:49
血常规wbc正常值
wbc是白细胞英文简写,血常规检查主要是看三种不同功能的血细胞:红细胞、血小板、白细胞的各项指标是否正常。正常情况下,血常规检查中白细胞计数参考范围是(4-10)x10^9/L,白细胞的分类非常多,血常规中主要检查五类白细胞,包括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嗜碱性粒细胞、单核细胞。中性粒细胞的百分比参考值是50%-70%,淋巴细胞的百分比参考值是20%-40%,嗜酸性粒细胞百分比参考值是1%-5%;嗜碱性粒细胞百分比参考值<1%,单核细胞的百分比参考值是3%-8%。不同类型的白细胞出现异常时,代表的疾病是不一样的。一般来说,中性粒细胞百分比明显偏高时多见于细菌造成的急性感染,淋巴细胞明显升高时多见于各种病毒感染性疾病,嗜酸性粒细胞升高和机体过敏反应、寄生虫感染等有密切的关系。嗜碱性粒细胞的异常临床上比较少见一些。白细胞计数异常升高都要引起高度重视,需要去医院血液科进一步做检查,排除血液系统的肿瘤性疾病。总的白细胞计数如果减少,有可能是由于脾功能亢进造成的,也可能是造血功能障碍、骨髓受到抑制后引起的,此外疟疾、伤寒、严重的病毒感染、艾滋病患者,也会伴有白细胞的损坏,此时血常规检查看白细胞计数是显著下降的。
01:45
血红蛋白低有什么症状
血红蛋白降低就是贫血。主要临床症状是面色苍白,乏力,皮肤充盈度降低,皮肤色泽、光泽减退,多数还伴有毛发脱失。其次,病人的活动耐量很明显下降,出现心慌、活动以后喘息。除此之外,血红蛋白低对身体各个脏器都有损伤。比如引起神经系统损伤,引起失眠、健忘、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降低等;引起泌尿生殖系统的变化,如月经不调、精子活力下降;影响呼吸系统,表现为肺的顺应性下降;引起消化道的症状,导致腹胀、腹泻、消化不良等。贫血症状的轻重,也和贫血的程度、贫血的发生速度相关,不是每种症状都会在一个人身上同时出现。
03:04
血沉是什么检查项目
血沉又叫红细胞沉降率,它是我们主要用来检查这种各种炎症、免疫系统疾病、肿瘤性疾病的等等的指标。它主要是在红细胞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边,它沉降的速度的数值,当红细胞表面有一些抗原的时候,沉降的速度变慢,那么我们通过血沉来作为非常简单的指标,来判断是不是有炎症性,免疫系统疾病。多数情况,女性的血沉的正常值是20mm/h,男性的血沉正常是15mm/h。红斑狼疮、干燥综合症、小血管炎、心磷脂综合症疾病,都是可以引起血沉增快的,要相应的检查抗体指标来明确诊断。
全血粘度1和5偏高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全血粘度1和5偏高,一般是因为饮食不当,吃了过多含油脂和胆固醇比较高的食物,导致身体摄取脂肪和胆固醇过多。如果平时运动量过少,缺乏运动,就会摄取的脂肪和胆固醇不能够及时分解和排泄,长期积存在血液中,慢慢的就会引起血脂升高,导致全血粘度偏高。做血脂检查,如果发现全血粘度偏高,需要及时调整饮食,尽量清淡饮食。同时还需要加强体育运动,锻炼身体。一方面可以促使身体内脂肪代谢,降低血脂和胆固醇。另一方面还可以增强血管弹性,避免引起血管粥样硬化,容易引起一些心脑血管疾病等。
语音时长 01:06

2021-05-20

64687次收听

嗜酸性粒细胞计数0.00是什么意思
嗜酸性粒细胞计数0.00,说明做血常规检查的时候,几乎看不到嗜酸性粒细胞,这个检查结果说明血液中嗜酸性粒细胞偏低。如果受检人没有其他身体不适的临床症状,只是检查结果出现嗜酸性粒细胞偏低,一般没有太大临床意义。因为正常人的外周血中,嗜酸性粒细胞本身就比较少,取少量外周血的时候,有可能取不到嗜酸性粒细胞,也属于正常。但是,某些情况也可能会引起血液中嗜酸性粒细胞应激性升高,比如大手术、大面积烧伤,以及比较严重的外伤等。其次,某些人因为长期时候肾上腺皮质激素类药物,也会引起嗜酸性粒细胞升高。
语音时长 01:06

2021-05-20

86292次收听

中性颗粒细胞偏高的原因有哪些
血液检查提示中性颗粒细胞偏高,大多是因感染性因素导致的,常见的为细菌感染,除此之外,病毒、寄生虫、真菌感染等也可引起该现象。除了感染性因素,组织坏死、肿瘤、结缔组织病等也可能引起中性粒细胞偏高,应找出原因后积极治疗。
白细胞偏高的原因
当我们在接受检查时,很多人都会发现白细胞出现明显的偏高现象,这种现象的出现有很多的原因,可能是细菌感染而导致的,也有可能是因为病毒感染而引发,除了这些原因之外,血液性疾病也有可能会引发白细胞偏高的出现,所以本身就应引起重视。
输血前准备
如果因为身体的需要,是需要进行输血前的准备的。这样才能保证自己的输血治疗效果。比如说在输血之前,要进行化验治疗,化验是为了保证安全。要进行传染病的检测,还要检查溶血的情况。这样才能保证输血治疗的安全性。
血常规化验单怎么看
血常规是去医院时常常要检查的一个项目,是通过对血液的检查,并观察血细胞的数量和分布情况,来的出疾病诊断结果,如果各项细胞的指标都在正常范围内,基本上患者的健康问题不大,如果各项指标存在异常,通常可诊断病人有感染,贫血,或者其他血液疾病。
血色素高怎么办
血色素又称血红蛋白,如果检测的数值偏高要引起重视。生理性因素比如喝水少等等会引起偏高的情况,要养成多喝水的习惯。如果是病理性因素导致的,比如甲状腺疾病、心肺疾病、血液系统疾病等等,要及时进行原发病的治疗,同时还要注意饮食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