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禾医生官网

语音答疑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吃什么补肾

发布时间:2019-06-0669240次收听

语音内容:

补肾从两个方面讲,一从药物的角度去讲,常用的中成药包括以下几个方面。补肾这里面分肾阴虚和肾阳虚,对于肾阴虚,可以选择六味地黄丸。肾阳虚可以选择桂附地黄丸,这一点不能搞混,对于肾阳虚的人,不能用补阴的六味地黄丸,肾阴虚不能用桂附地黄丸。

这是常见的中成药方面需要注意的。药食两用,对于药补方面,药补不如食补,对于食补方面有很多有补肾作用的食物,比如枸杞、莲子、山药这一类的药,都有补肾的作用。我们在平常的饮食当中可以兼顾这样的药,当发现有肾虚的时候,多加一点山药、莲子、枸杞这样的一些药就可以。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相关推荐

陈皮的功效与作用
陈皮具有理气健脾、燥湿化痰的功效,主要用于治疗脾胃气滞、湿痰寒痰咳嗽等症。陈皮的主要作用有促进消化、止咳化痰、调节胃肠功能、抗氧化、抗炎等。1、促进消化陈皮含有挥发油、黄酮类等成分,能够刺激胃肠蠕动,帮助消化液分泌,缓解...
02:02
肝肾阴虚怎么调理
肝肾阴虚是中医证型,是肝脏和肾脏阴液虚损所导致。调理肝肾阴虚时,以滋补肝肾、养阴清热为主。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药物,如服用坤宝丸。坤宝丸具有滋补肝肾、镇静安神、养血通络的功效,可以有效缓解因肝肾阴虚而导致的失眠健忘、多梦易惊、心烦易怒、潮热多汗、眩晕耳鸣等诸多症状。此外,肝肾阴虚患者日常应注意健康饮食,少吃生冷、油腻的食物,多吃新鲜的水果、绿叶蔬菜和粗粮杂粮,补充身体所需营养。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早睡早起,适当进行体育锻炼。
后背出汗多是为什么
在临床上,有的时候就会见到全身出汗,尤其是以后背部出汗比较明显的情况,也可能见到的是背部出汗,其他的部位出汗较少的这种情况。人体的背部是属于阳,腹部属于阴,阳就是阳气比较旺盛的地方,阴就是阳气不旺盛的地方,背部属阳,就是因为人体的足太阳,膀胱经的经络是在背部循行的,因此背部的阳气是最旺盛的地方。在这种情况下,如果身体里边有积热,热达到一定程度形成病邪的情况,就会出现背部出汗,这种情况都是见于阳明积热,也就是身体的阳明经,包括胃、小肠、大肠等,包括经络、阳明经。如果出现热邪比较旺的时候,比如中暑等热邪比较旺的时候,就会出现背部出汗比较多的情况。出现这种情况,首先要问一下患者还有没有其他的症状,像头痛,像口苦、食欲改变、口干,想喝水或者是喝水比较多。另外可能是有腹胀、腹痛、便秘等,甚至还有出现牙痛、头痛这种情况。一般说来,阳明经或者是阳明腑出现积热的时候,背部出汗比较多。
语音时长 02:13

2021-11-05

54122次收听

女性舌头有齿痕要吃什么药
女性舌头有齿痕,可以吃一些健脾、祛湿的药物。女性舌头有齿痕,中医上叫做齿痕舌,一般多与胖大舌并肩。中医认为舌体肥胖与脾虚、湿盛等因素有很大的关系。如果脾胃功能虚弱,就不能运化体内的水湿,就会在舌头中阻滞而导致舌体胖大,被两边的牙齿挤压后,就会出现齿痕。根据中医基础理论辨证,一般考虑脾气虚或脾阳虚引起的临床表现,总之属于水湿运化功能失常造成的。根据中医辨证,可以分为两种类型来服药:一、脾气虚,在治疗时应该使用具有补中益气、升阳举陷、调补脾胃等作用的药物,可选用效果比较好的中成药补中益气丸等,患者遵医嘱选取合适剂量口服。二、脾阳虚,在治疗时应该使用具有辛温补阳等作用的药物,可选用的效果比较好的中成药,有藿香正气丸、加味保和丸、人参健脾丸、附子理中丸、参苓白术丸等。女性舌头有齿痕,往往是因为体内湿气重导致的。体内湿气重的女性除了舌头胖、大,有齿痕之外,还会伴有头晕、头重、四肢无力、没精神,对什么都不感兴趣的表现。而且口气重、消化不良、白带多有异味、月经不调等,具体用药要以面诊医生辨证后指导为准,千万不要自行选择药物治疗,如果不对症会耽误病情。
语音时长 02:26

2021-11-05

87311次收听

02:06
梅雨季、回南天怎么祛湿最有效
梅雨季、回南天祛湿要清淡饮食,每天抽出一定时间做运动,吃一些祛湿药物。回南天和梅雨天湿度大,甚至家具、墙壁都会冒水,身体也像“受潮”一样难受,全身酸懒无力、头重头昏。在梅雨季、回南天,身体除湿很重要。一、清淡饮食。生冷、油腻、肥厚、辛辣的食物都会刺激脾胃的功能。二、每天抽出一定时间做运动。运动出汗会增加水分的代谢,加速湿气的排出。三、如果湿气太重,需要吃一些祛湿的药物。在回南天,如果身体体内湿气比较重,又感受了风寒邪气,可以选用藿香正气口服液,祛湿兼顾扶正。
女性体寒怕冷怎么调理
女性体寒,怕冷,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现象。尤其是在妇科的中医门诊上,最常见这种情况,这种情况要考虑一下原因是什么,一种情况是常年的贪凉、饮冷,也就是常年吃冰镇的东西,常年吃凉的东西,造成了脾胃或者脾肾的阳虚。这时候就会出现身体虚弱、手脚冰凉,另外就会出现痛经,或者是月经有血块,这种情况比较多见,除了常年的吃寒凉的东西以外,再就是平时不注意养生,穿的比较少,像一些特殊的服装,冬天穿的很少,就会造成体内受寒的情况。常年以往就会形成脾肾阳虚,这时候也会出现手脚冰凉,小肚子发凉、痛经或者是不孕,大便不成形等情况。首先、如果是平常不注意养生起来的,一定要注意养生。也就是在天气变化的时候,身体一定要根据四季气候的变化,适当的增减衣服,不能让身体长期的受寒,这是不可以的。另外,如果是饮食因素导致的,比如平常容易爱吃冰镇的食品,一定要纠正这种不良的饮食习惯,多吃一些容易消化的,另外吃一些温性的,多吃一些熟食,除了饮食还有日常生活的调理以外,就是药物的调理,药物调理主要用一些补脾、补肾、温肾壮阳、益气补脾的药物来进行治疗,像干姜、附子、肉桂、桂枝等,像附子理中丸、金匮肾气丸,艾附暖宫丸等药物服用。
语音时长 02:21

2021-07-09

85507次收听

03:05
手心发热是怎么回事
手心发热可能由于胸膈间有热,肾阴不足引起。中医上讲,人不光是手心发热,而是手心脚心一起发热。一、热扰心胸膈。如果胸膈间有热以后,特别容易造成手心脚心的发热;二、肾阴不足的情况也能见到手心发热。同时可以见到心烦、口干、失眠、脾气急躁等症状。对于手心发热治疗,可以进行清热除烦。如凉膈散、炒栀子、豆豉等清除胸膈之热;另外手足心出汗见于肾阴不足。手足心出汗同时会见到如腰酸、腿软、心烦、心慌、口干、皮肤干燥等症状。这时要滋阴清热。六味地黄丸或知柏地黄汤这些药就能参考使用。
02:45
生理期可以艾灸吗
生理期可以进行艾灸。艾灸有两个作用:第一,它比较温和,不是大寒大热的药物;第二,艾灸有疏通经络、调理气血的作用,特别是宫寒或虚寒体质的女性,在生理期也能用。艾灸有温通经络的作用,可以减少痛经或宫寒,让月经来得更通顺一点,艾灸具有祛寒通络、活血养血的效果。艾灸在一些情况下也要谨慎使用。第一,月经量比较多时,尽量不要在生理期进行艾灸。因为艾灸以后,可能导致血量增大或经期时间延长;第二,非虚寒体质或湿热体质的女性在经期会加重生热的情况,所以应谨慎使用。
中医养生保健是什么
中医养生保健指的是生活中可以通过很多方法来调理身体,可以增强体质、预防疾病、颐养生命的一种医事活动。以传统中医理论为指导,遵循阴阳五行生化收藏之变化规律,对人体进行科学调养,保持生命健康活力。方式也有很多,主要包括推拿按摩、艾灸、针灸、经络养生等等。
02:21
吃什么增强免疫力
增强免疫力的食材和药材有比较常用的人参、蜂王浆、灵芝,这些都是可以提高免疫力的,想要避免这些食材导致的上火症状,可以在专业的医生指导下进行服用。蘑菇、奶制品、维生素或者大家补充一些微量元素,这些东西适应的人群也比较广。高尿酸血症或者痛风的患者、菌类过敏的患者不能服用菌类,其他人都可以服用。乳糖不耐受的人不能服用奶制品类,其他的人也是可以服用的。补充维生素和微量元素也是不错的选择,服用非常方便,若不清楚体内缺哪种维生素或者微量元素的,不建议单独服用一种维生素,可以吃复方制剂,补得很全面。
睡觉流口水是什么原因
引起睡觉流口水的原因大多数是由于睡姿不当、口腔疾病、脾胃虚弱等引起。一、睡觉流口水跟睡姿有关,不当的睡姿会导致口水流过多,调整睡姿,睡觉流口水会缓解;二、睡觉流口水要注意口腔疾病,包括牙龈炎、龋齿导致口腔分泌物增多,以及口水分泌增多。到医院口腔科,明确病因;三、脾虚也会口水较多,不要吃生冷、刺激东西,不好消化食物,防止脾胃功能更弱,出现脾胃分泌,以及脾虚后出现咸水过多的情况。综上所述,睡觉流口水要区分所属的病位。一些常见脑血管疾病也会导致口水分泌过多,属于病理性的。这不是日常生活当中单纯的口水多,因为神经系统的病变导致的口水多,也许是体内的异常信号。
语音时长 01:34

2019-07-12

58927次收听

三七粉的功效与作用有哪些
三七是一种中药材,一般是指五加科人参属植物三七的干燥根。具有美容养颜、增强免疫、保护心脏、化瘀止血、活血定痛等作用。建议遵医嘱服用,服用之后,若出现不适,应立即就医治疗。
防风的功效与作用
生活中有很多人对防风并不熟知,其实防风是一种中药材,味辛、甘,性微温,归膀胱、肺、脾、肝经,用于外感表证,风疹瘙痒,风湿痹痛,破伤风正,脾虚湿盛,那么,防风的功效与作用都有什么呢?一起来了解一下。
雷公藤的副作用
雷公藤是一种常见的中药材,它有祛风除湿的作用。也可以帮助我们起到很强的止痛功效,对很多的疾病都有很好的治疗效果。现在很多人都会去选择服用一些雷公藤,但是在服用雷公藤的时候也会存在一定的副作用,那么雷公藤的副作用都有哪些呢?
寒性体质怎么调理
对于寒性体质人群的调理,中医原则为寒者热之。第一、冬天注重关键部位的保暖,比如腰腹部、头、脚、颈部等;第二、夏天要避免室内空调温度过低,避免对人体吹;第三、生冷食物应少吃;第四、少吃寒凉药,比如含牛黄类的药物。
语音时长 03:00

2018-04-26

54646次收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