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禾医生官网

语音答疑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焦虑症是什么

发布时间:2019-10-1161266次收听

语音内容:

焦虑症又叫焦虑性神经症,是神经症的一种,一般分为两种,第一,广泛性焦虑;第二,急性焦虑发作。

广泛性焦虑,患者一般会没有客观明确原因的紧张、担心、提心吊胆,并伴有一些自主神经的症状,比如出汗、心慌、尿频等以及运动性不安,如果这种状态持续超过六个月,影响了患者社会、工作、学习的功能,就可以考虑诊断为广泛性焦虑。

急性焦虑发作也叫惊恐发作,平时的时候患者跟正常人差不多,但是突然间会有一种非常惊恐的体验,常伴有濒死感、失控感,如果这样的情况一个月发生三次,或者是首次发作以后总是担心再次发作,持续一个月的时间,就可以考虑诊断为惊恐发作。

焦虑本身是人类一种正常的情绪反应,比如每一个人遇见考试、公开演讲或者一些应激事件的时候,可能都会有一些紧张焦虑的情绪。其实本身这种情绪反而有利于激发内在的潜力,利于任务的完成,所以,在正常情况下焦虑还具有积极的意义。但是如果焦虑持续的时间比较长,严重程度与这种现实的处境明显的不符的时候,可能就是一种焦虑症。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相关推荐

焦虑失眠可以痊愈吗
焦虑失眠,这些症状是可以痊愈的。焦虑和失眠主要是指患者在睡觉的时候对睡眠存在的一些焦虑,恐惧,还有预期性的焦虑,总担心睡不着觉,并且还有一些躯体的不舒服,比如说,心慌,心悸,呼吸困难等等。往往这个时候我们就可以使用药物的治疗,并且联合心理治疗的方式来改善焦虑,失眠的这种情况,药物治疗可以使用苯二氮粥类的一些药物,比如劳拉西泮,氯硝西泮等等,也可以使用一些认知行为治疗来改善失眠的状况,放松训练,生物反馈治疗也可以改善焦虑的情况,所以说焦虑和失眠是可以痊愈的,不用太担心。
语音时长 01:04

2021-05-10

96322次收听

焦虑症能自愈吗
焦虑症轻微者可自愈,病情比较严重者,需坚持正确治疗。
如何缓解高考前焦虑症
缓解高考前焦虑症的关键在于端正态度,不宜给自己施加过大压力,正确面对高考。同时要学会科学正确用脑,保证充沛精力。要每天适当锻炼身体,像慢跑、打篮球等。
高考前吃半片安眠药
高考前不建议服用安眠药,即便是半片或者更小剂量也不宜服用。不过在特殊情况下可以在专业医生指导下合理使用。如果不当服用安眠类药物,可能会导致嗜睡或头昏脑胀,而且会影响大脑智力,妨碍考试。
考试焦虑症的表现及治疗方法
考试焦虑症表现较为明显,考生在临考前会有焦虑、烦躁、失眠等表现,而在考试当中会出现心慌、紧张、呼吸困难等表现。其治疗方法主要以心理调节和药物治疗为主,轻者适合心理调节,重者则要服用药物缓解。
01:56
什么是焦虑症
焦虑症是一种以焦虑状态、焦虑症状为主的神经症。判断焦虑症,需要满足以下两个条件:一,这种焦虑情绪程度比较重,严重影响了患者的学习和工作。二,焦虑情绪持续的时间过长,病情程度过重,这就提示患者的焦虑症状,不是生理性,而是病理性,已经达到了焦虑症的程度。需要进行积极的药物治疗和心理治疗。把焦虑症分为广泛性焦虑和惊恐发作两种。把恐惧症也认为是焦虑症的一种。
焦虑症停药后会如何
焦虑症也称为“心情感冒”,就是像感冒一样,它如果是一过性的,治疗以后症状全部消失以后,可以把药物慢慢的减药,然后逐渐的停药,而不应该突然断药,如果突然停药的话,症状可以出现反跳,甚至比原来的症状还要严重,再进行治疗就会比较棘手,所以患者切忌在服用焦虑药物症状得到了控制以后,自行突然断药,再出现症状反跳的时候重新治疗,可能会比第一次治疗花费更多的精力、时间和财力。所以在遇到焦虑症需要用药治疗的时候,一定要到比较权威的健全的医疗机构,进行很好的药物选择,然后系统的药物全程治疗,而不应该自己突然的进行断药、或者选择普通的药物进行治疗,焦虑症一旦治疗好了以后,可以渐渐减药和停药,将来再复发的时候可以再进行用药。
语音时长 01:28

2019-06-12

58393次收听

01:39
焦虑症能治愈吗
焦虑症不能治愈。焦虑症由内因和外因共同作用导致,内因指个体的遗传易感性,其作用占疾病发生的70%,这就决定焦虑症不存在根治和治愈的说法。焦虑症导致的临床症状和躯体不适,可以通过以下两种方法缓解:一、药物治疗,以5-羟色胺重摄取抑制剂为主,药物控制解除疾病的症状以后,可能过若干年又会出现焦虑症状的复发,再进行药物治疗即可。二、心理治疗,临床医师可以通过言语或非言语沟通,建立起良好的医患关系,应用有关心理学和医学的专业知识,引导和帮助患者改变行为习惯、认知应对方式等。
怎么治疗焦虑症最好
实际上病人都想得很简单,吃点药就行,或者扎个针就好,按摩一下就好,越简单越好。其实这里头很复杂,为什么会发生焦虑,与我们的性格有关系,性格又怎么来的呢。父母遗传的后天教育,与我们幼年童年成长当中,所经历的教育关系,如果以往受过一些,担心的恐惧的害怕的事情,影响了自己,在自己内心深处烙下了一定的印象,碰到问题他总是想得比较严重,它总是比我们想得大,总是想的是万一如果假如怎么办,他想的特别复杂。一片药不能解决问题,两片药不能解决问题,所以它必须要帮助我们解决我们的内心实质的问题。甚至可能是我们成长经历,某些影响我们的因素有关系,所以要在心理医生的帮助下,药物治疗可以迅速的缓解我们的症状。我们心率达到120的时候,吃了药以后,可能慢慢的降到90次、80次,但是它能缓解症状。但是有些性格问题心理的因素、认识方面不一样,这要在医生的帮助下,能缓解症状。但是他的认识,不在医生的帮助下改变,尤其是这些焦虑症的病。有些认识问题,它相对来说比较绝对化,对的就是对的,错的就是错的,白的就是白的,黑的就是黑的,我们经常叫绝对化思维。其实这是我们人,应该变通一点,应该灵活一点。要么就是白的,要么就是黑的吗,没有灰的吗,没有中间地带吗。所以说做事做人同样都要学会变通,学会灵活,要介入新的治疗,才是最好的办法。药物可以缓解症状,但是它不能改变我们的心理认识活动。
语音时长 02:20

2018-11-20

73404次收听

什么是分离焦虑症
分离焦虑症也叫分离焦虑,多数发生在青少年和儿童期,跟主要的照料人分开时出现的焦虑。分开主要是指物理上,比如小学走读的学生因为初中住校而觉得莫名的难受、焦虑失眠,找不到原因,离开主要的照料者后产生焦虑;反过来也有情况是孩子离开父母,离开主要照料者,照料者无法接受,也叫分离焦虑。离开照料者后出现一系列的焦虑症的表现叫分离焦虑,有时候表面原因可能是跟同学有矛盾或面临考试,但其实根本上还是因为离开了主要照料者。这种情况很常见,比如有些家长对孩子心理状况认识不足、一味图好:有些孩子本来在当地初中的成绩挺好,但父母想送到市里上更好的高中,但后来孩子总是不舒服,也查不出原因。后来把孩子转回当地,莫名其妙症状也随即好转,所以这种也是分离焦虑。
语音时长 02:47

2018-09-29

56923次收听

03:29
什么性格的人容易焦虑
什么性格的人容易焦虑;容易产生焦虑的人通常过分追求完美、太较真或对结果特别看重。追求完美,能促使人把事情做好;太看重结果,内心时刻都不能放松的人,则容易焦虑。同样是追求完美,但二者的内在张力不同。前者在想如何把事情做好,而后者的关注点是做不成功怎么办,很在意别人的看法。追其根源,大多是由于父母的教育方式太过严苛。如果父母要求完美、过于较真,孩子从小就不会放松,长大以后,就形成了担心结果、担心别人的看法这种心理,这样的人容易焦虑。
焦虑症会不会复发
焦虑症属于可反复发作类疾病,除药物治疗外,治疗期间如果没有学习良好的抗压思维模式,下次压力再来时,可能还会发生焦虑抑郁的情况。所以针对抑郁和焦虑的治疗上,不仅要有药物治疗,还要学习心理学上的知识,可以减少焦虑复发。
语音时长 01:30

2018-09-21

61035次收听

01:59
焦虑症复发吗
会复发。如果焦虑和抑郁患者,没有一个良好的应对压力的思维模式,当下一次压力再来的时候,患者可能还是会发生焦虑以及抑郁的情况。有很多的病人,都关心焦虑症会不会复发,是不是这次好以后,就永远都不会焦虑。其实,焦虑或者是抑郁属于“心灵上的一场感冒”。和感冒一样,想要治疗焦虑和抑郁的患者,除需要用药物治疗之外,患者还需要学习一个良好的应对压力的思维模式。所以,对于抑郁和焦虑患者的治疗方法,不仅要有药物治疗方法,还需要患者去学习很多的心理学上的知识。焦虑和抑郁患者,要学习怎么样应对压力,要学会怎么样塑造良好的思维模式。这样,当压力再一次来袭的时候,患者就可以很好的应对这些压力,就可以帮助患者减少焦虑的复发。
02:00
焦虑症如何自我调理
通过社交,运动调整自己的情绪,也可以饮用一些花草茶,或者是按摩一些穴位。对于患有焦虑症的患者来说,服药治疗是一方面。另一方面,自己可能还需要做很多的工作。一、是怎么样调整自己的情绪。焦虑症患者,如果想要进行一些自我调理,当感觉到焦虑来的时候,可以给朋友打电话,可以多去进行一些社交活动,也可以通过运动,来缓解焦虑的情绪;而不是一味地采取一些消极的方式,来面对焦虑,比如闭门不出、饮酒。二、是用一些中医的方法,来缓解焦虑的情绪。因为不论是哪种类型的焦虑,都会有气机不畅的情况。患者可以通过饮用一些花草茶,或者是按摩一些穴位,来帮助自己减轻焦虑的情绪。比如患者可以通过按摩合谷穴,也可以喝一些玫瑰花或者是白梅花沏水,来调整身体的气机。通过这些方法,都能够帮助大家,减少焦虑的情绪。
揭密长寿10个迹象,适度焦虑利于长寿
长寿老人看上去神秘而难以捉摸。研究发现,有的人吸烟、运动少,他们依然可以活到100岁。他们身上有哪些相似点?美国MSN网站“健康生活”频道总结了10个惊人的长寿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