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禾医生官网

语音答疑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慢性肝炎怎么调理

发布时间:2020-02-1056550次收听

语音内容:

我国常见的慢性肝炎包括慢性病毒性肝炎、酒精性肝炎、非酒精性肝炎、药物性肝损伤等,所有慢性肝炎患者一般处理原则相似,即注意休息,避免劳累,均衡饮食,适量运动。对于病毒性肝炎患者而言,住最关键的是抗病毒治疗,通过积极抗病毒治疗,多数患者可以控制病情进展,而慢性丙型肝炎患者可以治愈。

对于酒精性肝炎患者而言,首要是戒酒,滴酒不沾,进食营养易消化食物。对于非酒精性肝炎患者而言,首要是控制体重,低脂饮食。对于药物性肝损伤患者而言,首要是停止损肝药物,积极保肝治疗。以上方案仅供参考,具体使用情况请按到正规医院肝病科按医嘱用药。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相关推荐

肝炎病要紧吗
肝炎病是否严重,要看是肝损伤程度到达一个什么样的程度。如果肝功生化转氨酶明显的异常,并且伴有黄疸,肝损伤,肝病就很严重,这是要看肝功生化的结果来判断。另外一个,就是看是什么原因导致的。肝脏损伤是病毒性的因素,还是酒精性的因素,还是药物性的因素,结合这些检查,综合判断分析。还要结合肝脏的超声检查,有些人已经发展成肝硬化了,自己对以前的病史没有了解和重视。所以,要判断一个肝病是不是严重,一定要有这些综合的检查指标,结果都出来以后才能得出结论。
语音时长 01:08

2021-07-09

88305次收听

02:57
谷丙转氨酶高多少是肝炎
谷丙转氨酶ALT是反应肝细胞受损的敏感指标之一。如果ALT血清值提示超过正常上限的2~3倍,且肝炎病毒标志物阳性,并排除了自身免疫性肝病、酒精性肝病、心肌炎、化学药物中毒、寄生虫病等其他可以导致转氨酶升高的疾病后,可以诊断病毒性肝炎。病毒性肝炎是导致转氨酶升高的常见原因。甲肝、戊肝为急性肝炎,转氨酶常显著升高,经保肝抗炎治疗多能较快恢复正常。乙肝、丙肝可以转为慢性肝炎,若不进行抗病毒治疗,慢性肝炎可进展为肝纤维化、肝硬化及肝癌,影响寿命。
03:01
转氨酶偏高什么意思
转氨酶偏高说明有肝细胞的炎症损伤。转氨酶的种类很多,其中以谷丙转氨酶ALT和谷草转氨酶AST最为重要。AST以心脏中活力最大,其次为肝脏,ALT则以肝脏中活力最大,当肝细胞膜破裂损伤时,谷丙转氨酶GPT释放到血液中,血液中酶的活力明显的增加,在临床上测定ALT活力可诊断肝功能的正常与否。急性肝炎患者血清中ALT活力,可明显的高于正常人。测定AST活力则有助于对心脏病变的诊断,心肌梗塞使血清中的AST活性明显上升,肝细胞坏死变性时,可导致这两种转氨酶不同程度的升高。
怎样预防肝炎传染
对于病患来说除了治疗很关键以外,其实更为关键的应该是预防,因为谁都希望自己身体健康,如果能做到预防疾病发生那自然是再好不过了,特别是肝炎这种疾病,传染性也比较高,甚至有发展成为肝癌的可能,那么怎样预防肝炎传染?
肝炎病人寿命状况
因到目前为止乙肝病毒还没有完全治愈的有效方法,所以对于很多的乙肝患者来说,对能活多长的时间就成了乙肝病人最关心的问题,那么到底如何了解乙肝病人的寿命状况呢?具体介绍如下:慢性轻度、中度乙肝患者:慢性轻度、中度乙肝患者抗病毒药物,保肝降酶,免疫调节药物肝功,乙肝病毒指标,B超,病毒变异指标
怎样预防黄疸型肝炎
黄疸不退的原因常见的有肝外胆管梗阻,表现为肝外阻塞性黄疸,皮肤瘙痒,粪便发白呈陶土色,血胆红素明显增高,肝外原因引起的黄疸还有溶血性黄疸,临床表现主要有贫血、血红蛋白下降及网状红细胞增多等,那么,怎样预防黄疸型肝炎?下面肝病专家为大家介绍。
从皮肤变化发现肝炎
肝炎患者皮肤颜色会发生一些微妙变化,如手掌红斑、皮肤泛黄、蜘蛛痣、面色发黑、指甲发白、皮肤瘙痒等,应细心留意,及早去医院检查。
02:41
肝炎如何检查
肝炎的检查项目主要是抽血、影像学、腹部超声这几种检查。抽血是为了做肝炎的鉴别诊断,包括判断肝炎病毒、嗜肝病毒、自身免疫性抗体、各种感染因素等,其中所有能引起肝功能异常的指标都要检查,同时也包括脂肪肝、血糖的检测。影像学检查主要针对肝、胆、脾三个脏器,目的是观察是否有肝脏损伤、胆囊疾病,因为有些肝炎是胆囊引起的。心脏检查也很重要,临床上出现的心源性肝硬化就是心脏所致,因此,肝炎、肝病患者需要做心脏相关检查,包括胸片、心肺比、心衰检查等。如果检查出明显异常,需要进行腹部增强CT或核磁检查。对于肝病损伤严重的患者,要同时进行胃镜检查,观察是否有静脉曲张,判断有无消化道出血风险。
病毒性肝炎怎么治疗
目前,我国病毒性肝炎分为嗜肝性病毒感染造成的病毒性肝炎,主要包括甲肝、乙肝、丙肝和戊肝;与非嗜肝病毒感染造成的病毒性肝炎,主要包括巨细胞病毒、EB病毒等。那么我们来讲讲常见嗜肝性病毒感染造成的病毒性肝炎怎么治疗。对于甲肝与戊肝,是急性消化道传播的肝炎。一般情况下,根据有无黄疸分为无黄疸型肝炎与黄疸型肝炎。无黄疸型通过积极保肝治疗,一般短时间内可以痊愈。黄疸型肝炎需要积极保肝、退黄等治疗,需要引起重视,极少数患者会病情加重危及生命。对于乙肝与丙肝,根据病情,选择合适抗病毒药物,乙肝患者经过抗病毒治疗可以控制病情,延缓病情进展。丙肝患者通过抗病毒治疗,多数患者可以痊愈。
语音时长 01:22

2020-02-10

48666次收听

急性肝炎怎么治
急性肝炎是我国常见的一类肝脏疾病。各种病因可引起急性肝炎,目前常见的是病毒性肝炎,比如甲型、戊型、乙型、丙型肝炎病毒感染,其次酒精性肝炎,患者长期或短期大量饮酒造成,然后药物性肝损伤,患者服用损肝药物造成,还有自身免疫性肝炎、中毒性肝炎等。虽然病因不同,但是其临床特征、治疗方法以及预后有诸多共同的特征。其治疗,首先要求患者注意休息,避免劳累,加强营养。其次针对病因治疗,对于乙型、丙型肝炎,要积极抗病毒治疗,酒精性肝炎要戒酒,药物性肝损伤要停用损肝药物等等。临床上要积极保肝抗炎治疗,减轻肝细胞炎症坏死。如果患者同时出现黄疸,亦要积极退黄治疗。以上意见,仅供参考。
语音时长 01:20

2020-02-10

61129次收听

女性慢性乙型肝炎可以生育吗
慢性乙型肝炎女性患者是否可以生育,首先要进行肝功能、HBV到DNA、腹部彩超等检查,肝功能异常,病毒复制活跃,建议先进行保肝、抗病毒治疗,待病情平稳后再怀孕;肝功能正常,病毒复制活跃,可进行怀孕,建议上述两类患者应用核苷酸类似物抗病毒治疗,降低病毒载量,减少母婴传播率;肝功能正常,病毒定量偏低,可以不用特殊干预。慢性乙型肝炎母亲分娩的新生儿要进行正规的母婴阻断。乙型肝炎病毒传播途径主要为母婴垂直传播。是指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母亲在怀孕、分娩过程中,通过宫内感染、围产期及分娩时将乙型肝炎病毒传染给新生儿,造成新生儿感染乙型肝炎病毒。
语音时长 01:23

2020-02-10

55027次收听

药物性肝炎好治吗
药物性肝炎正规称为药物性肝损伤,是指由于药物或/及其代谢产物引起的肝脏损害,以往没有肝炎史的健康者或原来就有严重疾病的患者,在使用某种药物后发生程度不同的肝脏损害。可发生在用药超量时,也可发生在正常用量的情况下。临床上可表现为各种急慢性肝炎,肝脏损害可以表现为肝细胞坏死、胆汁瘀积、细胞内微脂滴沉积或慢性肝炎、肝硬化等。急性药物性肝损害只要及时停药、及时治疗,多数患者预后良好;慢性药物性肝损害往往是由于药物诱发机体的特异质反应。慢性胆汁淤积型药物性肝损害一般要停药3个月以上,严重者甚至可能需要到3年左右才能恢复,少数患者也可出现迁延不愈或发展为胆汁淤积性肝硬化,预后不良。
语音时长 01:33

2020-02-10

62843次收听

02:45
乙型肝炎会不会传染
乙型肝炎会传染,是病毒性肝炎的一种,属于乙类传染病。乙肝是否传染要根据血液学和HBV-DNA的化验结果来判断。HBV-DNA又叫乙肝病毒定量,反映了1毫升血液当中有多少乙肝病毒在复制。如果HBV-DNA定量阳性就提示该患者乙肝病毒处于复制期,具有传染性。HBV-DNA定量结果的高低不同代表患者的传染性也不一样。乙肝病毒DNA在10的4次方以下称为低载量,10的4次方到6次方叫中载量,10的6次方以上的叫高病毒载量。高病毒载量乙肝患者传染性比较强,低病毒载量乙肝患者的传染性比较小。如果经过积极抗病毒治疗后HBV-DNA检测不到,传染性基本可以忽略不计。
02:48
乙型肝炎如何治疗
乙型肝炎根据发病方式的不同,可以通过输液,抗病毒治疗。乙型肝炎分为急性乙型肝炎和慢性乙型肝炎。急性乙型肝炎多属于一种急性自限性疾病,和急性甲肝、戊肝治疗相似,主要是通过输液保肝降酶,观察病人的病毒指标,95%的病人经三到四周的治疗肝功能恢复正常,病毒量减少,传染性消失,半年内达到痊愈。慢性乙型肝炎最关键的是抗病毒治疗,争取把病毒复制转阴,让肝脏炎症不再持续发展,降低肝硬化和肝脏肿瘤的发生率。常用的抗病毒药物有两大类:1、注射用药物干扰素类,治疗疗程比较短,但是副作用相对大。2、口服类药物核苷或者核苷酸类似物,药物毒副作用小,使用方便安全,但需要长期用药。
什么是重症肝炎
重症肝炎是一种严重的肝脏疾病,表现为严重的炎症和损害肝脏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