窦性心动过缓如何处理
发布时间:2020-02-1357804次收听
语音内容:
窦性心动过缓如果生理性的,没有必要处理;如果病理性的,需要找到具体病因,治疗疾病;如果药物导致,心率低于55次/分,需要停药,心率恢复后,调整药物剂量。
窦性心动过缓是指由窦性节律形成了心跳次数低于60次/分。能引起窦性心动过缓的原因很多,不同原因引起窦性心动过缓,治疗处理上也不完全一样。
一、生理性窦性心动过缓,多见于运动员和长期从事重体力劳动的人群。在静息状态下,心率可能会低于60次/分。正常人在睡眠的状态下,心率也可能会低于60次/分,生理性窦性心动过缓,没有必要做治疗或处理。
二、病理性的心动过缓,各种原因引起心脏问题。比如冠心病、心肌炎、心肌病等。颅内压升高、甲状腺功能降低、黄疸等,都可以引起窦性心动过缓。对于病理性的窦性性心动过缓,主要是针对原发病采取相应治疗,严重的窦性心动过缓,比如出现晕厥,甚至休克的症状,如阿斯综合症等,应该考虑安装起搏器治疗。
三、药物引起窦性心动过缓,多见于服用了β受体阻滞剂、洋地黄类、非二氢吡啶类等药物。在服用这些药物时,如果心率低于55次/分,可考虑暂停用药,以后根据心率恢复情况,再做药物剂量的调整。
窦性心动过缓是指由窦性节律形成了心跳次数低于60次/分。能引起窦性心动过缓的原因很多,不同原因引起窦性心动过缓,治疗处理上也不完全一样。
一、生理性窦性心动过缓,多见于运动员和长期从事重体力劳动的人群。在静息状态下,心率可能会低于60次/分。正常人在睡眠的状态下,心率也可能会低于60次/分,生理性窦性心动过缓,没有必要做治疗或处理。
二、病理性的心动过缓,各种原因引起心脏问题。比如冠心病、心肌炎、心肌病等。颅内压升高、甲状腺功能降低、黄疸等,都可以引起窦性心动过缓。对于病理性的窦性性心动过缓,主要是针对原发病采取相应治疗,严重的窦性心动过缓,比如出现晕厥,甚至休克的症状,如阿斯综合症等,应该考虑安装起搏器治疗。
三、药物引起窦性心动过缓,多见于服用了β受体阻滞剂、洋地黄类、非二氢吡啶类等药物。在服用这些药物时,如果心率低于55次/分,可考虑暂停用药,以后根据心率恢复情况,再做药物剂量的调整。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相关推荐

儿童呼吸频率的正常值
儿童呼吸频率的正常值是因儿童的年龄不同,呼吸频率的正常范围也是不同的,而且儿童呼吸频率的正常值也取决于儿童的运动状态。当儿童处于安静状态时,具体年龄段的儿童,呼吸频率的正常范围如下:第一,对于刚出生的宝宝,呼吸频率是在40到45次/分。第二,介于新生儿到一岁宝宝之间呼吸频率的范围是30到40次/分。第三,1到3岁宝宝的呼吸频率范围是在25到30次/分。第四,4到7岁宝宝的呼吸频率范围是在20到25次/分。第五,8到14岁的儿童呼吸频率正常范围是在18到20次/分。

年轻人心率不齐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年轻人的心律不齐主要的原因分为生理性和病理性。生理性的原因,主要有情绪激动、剧烈运动、兴奋、饮酒、疲劳、喝浓茶、浓咖啡等等。这些生理因素引起的心律不齐,休息之后就能够消失,不需要治疗,只要平时,注意避免这些诱发因素就可以。病理性的原因引起的各种心律失常,多和心脏病有关系,它的原因包括心源性的和非心源性的疾病,例如各种的贫血、低血糖、高血压、各种的传导阻滞、心房纤颤、阵发性心动过速等等。

运动后心率多久恢复正常
运动之后大部分的心率会增快,一般在停止运动后10分钟,大部分人都能够恢复,剧烈的活动一般半小时以内也可以恢复。正常人的心率一般是60-100次/分之间,运动以后心率会迅速的提高,一般在100-150次/分之间。但是心率过快往往会伴随有胸闷、气短、心慌等现象,这些都属于正常的,只要多注意休息,往往就可以恢复正常。如果运动之后30分钟后,心率还没有恢复到正常,应该及时的到医院做进一步检查,明确有没有合并心血管疾病,比如心肌炎、甲状腺功能亢进、贫血、感染或者是内分泌疾病等。

正常心率范围
普通人的正常心率范围为为60-100次/分之间,心率过快或过慢,对于人体都不太好。如果患者心率过慢,就容易出现乏力、头晕、恶心、呕吐等现象。患者平时可以通过进行一些适当的体育锻炼,提高身体素质。也可以服用一些增加心率的药物,比如中药心宝丸,西药氨茶碱等,都可以提高心率。如果患者平时经常运动,比如专业的运动员,比如经常参加重体力劳动的人,心率跳动过激也算正常现象,他们的心率可以在50-60次/分之间,这种情况无需进行治疗。

心电图显示窦性心律是什么意思
窦性心律是指心脏正常的节律,叫窦性节律,是正常的节律。心脏电的激动司令部,是来源于窦房结,是位于心脏的右心房和上腔静脉交界的地方。功能就是发放电的激动,然后来引起心脏收缩和舒张来完成心脏的泵血的功能。正常情况下窦房结的心率安静状态下是在60-100次/分,如果超过100次/分叫窦性的心动过速;如果心率小于60次/分,称之为窦性心动过缓。如果心律就是跳的不规则、不太齐,称为窦性心律不齐。就是窦性心律是正常的节律,但是心率就是每分钟跳多少次是变化的,根据生理的情况是波动的。
窦性心动过缓是心脏病吗
窦性心律失常的病因是什么
什么是窦性心律失常
窦性心律是人体正常的正常节律变现,如果这种节律发生异常,如窦性心动过速、窦性心动过缓、窦性心律不齐、窦性停搏、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等情况时都会被称为窦性心律失常,对于这种情况一定要及时检查治疗。
窦性心律T波改变是什么意思

窦性心律T波改变是分为两个意思,窦性心律是正常心律,T波改变可能指心脏供血不足。窦性心律是正常心律。人的心脏节律是由窦房结控制的,由窦房结发放,并传导的心脏节律,就是窦性心律。T波改变可能指心脏供血不足。心梗初期的T波高耸,表示病情危重。电解质紊乱和高血压都可能出现异常的T波。需要找一下T波改变的具体原因。如果中老年人出现了T波的改变,要看改变的情况。如果T波倒置或者ST段压低引起来的T波改变,如果连续两个导联都有这种异常,首先要考虑可能心肌缺血,需要做进一步检查,需要做运动平板试验。如果轻中度的狭窄,一般通过口服药物治疗。如果重度狭窄,就要考虑做冠状动脉支架植入,做冠状动脉搭桥手术才能解决根本问题。如患者是青年人,除T波改变以外,没有任何的不适,也没有其危险因素,如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此外也没有不良嗜好,如吸烟、酗酒这种情况就需要密切的观察,不需要做特殊的处理。
窦性心律过速怎么办

对于不同原因引起窦性心律过速需要不同处理。生理性窦性心律过速去除诱发因素即可;病理性窦性心律过速要针对原发病进行治疗;药物引起窦性心律过速,要先停用这些,同时用药控制;焦虑因素可服用抗焦虑的药物。窦性心律过速是由于窦房结在某些因素的刺激下,发放电冲动的频率增加,超过了每分钟100次。对于窦性心律过速处理要看哪一种情况,因为窦性心律过速有生理性因素引起,有病理因素引起,需要分别对待一、对于生理性窦性心律过速,比如情绪激动、喝茶、饮酒和咖啡,或者是运动之后,都会出现窦性心律过速,对于这些由生理因素引起窦性心律过速,没有必要用药治疗。只要去除这些因素后,自然而然就可以缓解。二、病理性窦性心律过速,即其原因引起,比如甲状腺功能亢进、贫血、冠心病、心肌病、心脏功能不全等,就要针对原发病进行治疗,把原发病处理好之后,窦性心律过速就可以慢慢缓解,必要时候可以用药物控制窦性心律过速,比如常用的有β受体阻滞剂、非二氢吡啶类、钙离子拮抗剂等。三、某些药物引起窦性心律过速,如阿托品、肾上腺素等。首先应该避免使用或者停用这些药,同时可以用药物控制。四、对于有焦虑紧张的因素引起窦性心律过速,可以用些抗焦虑的药物,比如黛力新等
窦性心动过缓怎么回事

正常人心脏的波动是从窦房结发放的规律电冲动引起,也就是窦性心律,窦性心率正常范围是每分钟60-100次,如果窦房结发放电冲动的频率过慢,就可以形成窦性心动过缓。窦性心动过缓是指心率低于每分钟60次,窦性心动过缓有生理性,也有病理性。生理性的窦性心动过缓,可见于运动员、经常从事重体力劳动的人,在休息时都可能会出现窦性心动过缓。正常人在睡眠时也会出现窦性心动过缓。病理性窦性心动过缓可见于多种疾病,例如各种原因引起颅内压增高、黄疸、甲状腺功能减退、冠心病、病态窦房结综合症等等。还有窦性心动过缓,是某些药物引,起例如β受体阻滞剂、洋地黄、非二氢吡啶类药物等等。窦性心动过缓,可以没有任何的症状,也可以有心慌、乏力等症状,严重的窦性心动过缓可以有头晕、晕厥、心脏功能不全甚至休克的症状。对于无症状性的窦性心动过缓或者生理性窦性心动过缓,没有必要用药治疗。对于病理性窦性心动过缓,应该针对引起窦性心动过缓的因素,采取相应治疗,还可以用β受体兴奋剂药物等等治疗。严重的窦性心动过缓,可以考虑起搏器植入治疗。
什么是窦性心律过速
窦性心率过速是一种比较常见的疾病,而这种疾病的引发因素有很多,很有可能是因为情绪比较激动,或者是暴饮暴食而引起,所以应该尽快的使用药物,而在使用药物时也应该满足相应的原则,同时也一定要尽快的想方设法缓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