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禾医生官网

语音答疑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腺样体肥大吃什么药

发布时间:2020-02-1454347次收听

语音内容:

腺样体肥大有急性炎症需要口服药物和外用药物治疗。可以使用抗生素,如青霉素、头孢类药物等,如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头孢氨苄等;没有炎症,口服粘液促排剂,如仙璐贝滴剂、切诺、标准金娘油;如果腺样体肥大严重,可以选择手术切除,配合口服抗过敏药物,如白三烯受体拮抗剂、孟鲁司特钠、开瑞坦或抗组胺类的药物。

根据腺样体肥大的严重程度、是否伴有急性炎症,可以选择用口服药物。一般初期腺样体肥大的初期,可以尝试用口服药物以及外用药物治疗。伴有炎症会加用抗生素,青霉素、头孢类的不过敏,可以口服一周左右的青霉素或头孢类的抗生素,最常用是阿莫西林,青霉素的克拉维酸钾,或头孢氨苄、头孢拉定的。如果没有急性炎症,分泌物也比较多,可以口服粘液促排剂,比如仙璐贝滴剂或切诺或标准桃金娘油,都可以促进分泌物排出,减轻腺体肥大引起阻塞的症状。

如果说腺体肥大到一定的程度,病史时间也很长,通过吃药是很难去解决的,可能就需进行手术来干预,将肥大的腺样体切除。还有一种如果腺样体肥大合并有变态反应性炎症,可以配合口服抗过敏类的药物,如白三烯受体拮抗剂、孟鲁司特钠或还有一种抗过敏药开瑞坦,抗组胺类的药物,对于缓解局部黏膜的变态反应性炎症有一定好处,进而也会减轻肥大的腺样体。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相关推荐

02:32
宝宝可以做腺样体切除术吗
宝宝能否做腺样体切除手术,主要考虑年龄因素,一般3~7岁的宝宝基本可耐受手术,可以做腺样体切除术。腺样体肥大的治疗包括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对于年龄3岁以内、症状较轻的患儿,可采取保守治疗,如用生理盐水冲洗鼻腔,采用抗感染药物治疗等。保守治疗无效的患儿,建议做腺样体切除手术,手术最佳时期为3~7岁。如果患儿为男性,有反复扁桃体炎、呼吸道感染、中耳炎等病史,伴有面目粗陋、打鼾、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等表现,则高度怀疑是黏多糖贮积症Ⅱ型。建议进行尿黏多糖颗粒检测和酶学检测,确诊后及早使用酶替代治疗药物。
02:10
腺样体肥大最快方法的消除方法
腺样体肥大的治疗方法包括保守治疗还有手术治疗。快速的消除腺样体肥大的方法就是手术。手术的当天晚上,有些患儿就觉得睡眠会有非常明显的改善,原来有张口呼吸,现在不张口呼吸了;原来有打鼾,现在不打鼾了;原来有憋气,现在不憋气了。但不是出现腺样体肥大或者已经诊断腺样体肥大,就必须马上手术。有的腺样体肥大并不大,而且临床症状也不严重。可以按照医生的建议进行保守治疗,用一些药洗鼻子,或鼻喷激素等进行保守治疗。
02:17
腺样体肥大做手术最佳年龄多大
腺样体肥大做手术的年龄根据患者的病情决定。腺样体肥大是儿童非常常见的一个疾病,一般好发年龄是6岁到7岁。腺样体在鼻子后方,是鼻咽部的一团淋巴组织。出生就有,随着年龄的增加腺样体组织越来越大,一般到6、7岁的时候是最大。患儿年龄小,症状轻,腺样体肥大不明显,可以进行药物治疗。如果5~6岁的患儿腺样体肥大非常明显,有非常严重的睡觉打鼾、憋气,这种情况要及时手术,否则会影响患儿发育,出现听力、智力问题和面容改变。
02:02
怎么判断是否腺样体肥大
小孩如果出现睡觉打鼾、憋气、鼻堵、张口呼吸、中耳炎,甚至出现腺样体面容(牙列不齐、硬腭高拱、上唇肥厚、目光呆滞等),就可以判断是腺样体肥大。腺样体肥大是儿童非常常见的疾病,大部分是儿童好发,尤其是5~7岁的儿童。孩子早期出现临床症状,或者有一些蛛丝马迹,一定要及时就医进行检查,可以做纤维喉镜、鼻内镜或者拍个片子。若腺样体确实很大,把后鼻孔堵住,会严重影响孩子的发育,甚至影响孩子的智力和面容,要及时进行治疗。
腺体肥大一定要手术吗
腺体肥大可以通过手术来治疗。腺体肥大一般见于儿童,由于反复出现鼻炎、扁桃体炎等上呼吸道细菌感染会导致扁桃体以及腺样体等腺体组织出现增生性改变,这些腺体的增生通常会阻塞呼吸道,容易出现缺氧的表现,如果不及时处理可能会对儿童的生长发育产生不良的影响,甚至影响脑部的发育而影响智力。对于腺体肥大的情况可以先进行药物治疗,一般轻度的腺体增生通过药物治疗可以达到良好的效果。但是腺体肥大如果比较严重一般药物治疗效果不佳,这时就需要考虑及时手术切除增生的组织,才能起到治疗作用。
语音时长 01:17

2021-04-20

70037次收听

腺体肥大手术有风险吗
腺体肥大手术一般会存在一定的风险,比如麻醉风险、术中出血风险以及术中伤及咽鼓管风险。腺体肥大一般是由于反复呼吸道感染导致的扁桃体、腺样体发生慢性炎症增生的疾病,对于这种情况有时需要考虑手术切除增生的组织,才能有效缓解患者的不适症状。但是手术一般存在风险,腺体肥大手术可能会有麻醉的风险,由于是全身麻醉,有可能在术中出现一些意外。而且术中可能会损伤大血管导致出血,也是比较常见的一种风险。在手术中可能会对咽鼓管造成一定的损伤,这种风险一般会比较常见。
语音时长 01:11

2021-04-20

93768次收听

腺样体肥大是鼻炎吗
腺样体肥大并不是鼻炎。鼻炎是比较常见的一种疾病,有很多种类型,其中急性鼻炎就是平时所说的感冒,一般表现为鼻黏膜充血水肿,导致鼻塞、流涕等症状。慢性鼻炎则是局部无菌性炎症引起的,这时通常会有鼻部组织的增生,以鼻塞症状为多见。还有就是过敏性鼻炎,这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通常由于冷空气、花粉等过敏原的刺激而出现打喷嚏、流涕、鼻塞等症状急性发作。而腺样体是位于鼻咽部的一个腺体组织,在细菌感染或者慢性炎症的刺激下会出现增生肥大,形成腺样体肥大。所以腺样体肥大并不是鼻炎。
语音时长 01:17

2021-04-20

106392次收听

腺样体肥大会咳嗽吗
腺样体肥大会导致患者出现咳嗽症状。腺样体肥大是小儿常见病、多发病,尤其是3-6岁学龄前儿童,腺样体位于鼻咽部,属于淋巴组织,又称为咽扁桃体体,起到一定的免疫防御作用,鼻咽部向下与口咽部相通,属于呼吸道的一部分,向前与鼻腔相通。儿童时期由于机体免疫力差,经常患有上呼吸道炎症,导致腺样体组织炎性增生,体积增大阻塞鼻咽部导致患儿出现鼻塞、流涕,鼻干,睡眠时张口呼吸、打鼾等症状。腺样体肥大患者鼻咽部分泌物向下流入咽喉部刺激咽喉部黏膜出现刺激性咳嗽,另外腺样体肥大经常合并有急慢性咽炎或者急慢性扁桃体炎,而导致患者出现咳嗽症状。
语音时长 01:17

2021-04-15

74884次收听

02:41
切除腺样体后悔了怎么补救
切除腺样体后悔的,要看是什么原因导致的。一般来说,腺样体是属于比较安全和常见的手术,一般不会有明显的后遗症,所以这个腺样体肥大也是治疗。因为腺样体肥大堵塞鼻后气道到而导致堵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的常见治疗方式,甚至是首选治疗方式。只要手术成功一般没有什么不良影响,如果不成功可能会导致疼痛及出血,但是这些症状都是可以控制的。如果万一有复发,再次导致堵塞性睡眠呼吸暂停,有可能需要需要再次手术切除腺体,从而进一步的更好的改善堵塞性睡眠呼吸暂停。
腺样体肥大的诱发因素有哪些
感染和过敏是诱发腺样体肥大常见因素
腺样体肥大怎么检查
腺样体肥大的检查可以通过间接的鼻咽镜,用手去触诊,用电子鼻咽镜,还有鼻咽侧位片。通过间接的鼻咽镜,但是绝大多数的儿童不配合,间接鼻咽镜检查效果也不好。用手去触诊,用手触诊相对来说也要痛苦,但是也不是很精确的办法,患儿的哭闹也会影响到检查的一个结果。电子鼻咽镜,比较直观,细细的一个镜子可以通过鼻腔深入到鼻咽部,可以直视下看到这个腺样具体达到什么程度,表面的一个状况是什么样。由于儿童害怕恐惧,电子鼻咽镜通常在清醒下也很难去完成。鼻咽侧位片,是一个X光片,照鼻咽部侧位片也能够判断腺样体肥大到什么程度,是否有没有腺样体肥大。鼻咽部的CT,一般会选择鼻咽侧位片,鼻咽部的CT相对来说患儿的受线量比侧位片要大,鼻咽侧位片也不疼痛、也没有痛苦、受线量还小,是一个普遍的方法。腺样体于鼻咽部,鼻咽部就是在口咽部的上方、后鼻孔的后上方这个位置;腺样体也叫增殖体,是鼻咽部的一个比较大的淋巴组织,在婴幼儿时期起到一个免疫防御的作用,功能比较大,腺样体肥大多见于婴幼儿。由于儿童时期机体防御系统也是建立的过程,经常会出现上呼吸道感染导致腺样体肥大。
语音时长 02:31

2020-02-14

54326次收听

腺样体肥大可以自愈吗
一般情况下,腺样体肥大是否可以自愈,需因人而异。若是病情较轻,就可能可以自愈;若是病情较重,就不可以自愈。具体分析如下:
腺样体肥大怎么检查
确诊腺样体肥大,需到耳鼻喉科做全面的耳鼻喉检查,患儿张口呼吸,有时可见“腺样体面容”,查看鼻腔是否有炎症,排除鼻炎、鼻甲肥大等相关疾病,纤维鼻咽镜检查是目前腺样体检查最常用的方法,检查前需空腹4小时,痛苦较小,一般患儿均可耐受。
腺样体肥大需要手术吗
宝宝腺样体在学龄前期儿童中比较多见。不是所有的肥大都需要手术。最好让宝宝做鼻内镜检查,如果只是轻度肥大,暂时不需要手术治疗,家长可以继续观察儿童的病情。对于中度和重度肥大的宝宝,建议及时手术治疗,防止宝宝五官变形,并且也可以保证疾病可以尽快的恢复。
腺样体肥大手术的后遗症有哪些
腺样体肥大手术治疗后可能出现一些后遗症,比如慢性的缺氧情况、免疫功能紊乱、病情反复等情况,建议患者患病以后先去医院做检查,观察病情的严重程度,然后选择适当的治疗办法,这样身体康复的才会比较快一些,需要根据病情来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