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禾医生官网

语音答疑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糖尿病吃什么水果好

发布时间:2020-03-1654413次收听

语音内容:

虽然大多数水果味甜,但糖尿病也并不是不能吃水果,不过在水果的选择上有一些讲究。为减少热量的摄入,建议糖尿病患者尽量选择含糖低的水果,需要根据血糖生成指数选择水果的品种。血糖生成指数是指某个食物吃进去吸收后造成人体血糖升高的能力。

低生糖类水果,包括青梅,青瓜,西瓜,叶子,橙子,柠檬,葡萄,桃,李子,枇杷,菠萝,草莓,樱桃、橄榄等此类水果,糖尿病患者可以选用,每天可以吃100克左右,可以分多次食用,食用了一些含糖分稍高的水果,也可以相应减少主食的摄入。

另外,如果患者已经出现了糖尿病肾病甚至肾功能衰竭,要减少含有钾离子高的水果,比如橘子、香蕉、火龙果等等。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相关推荐

01:04
木糖醇孕妇可以吃吗
木糖醇孕妇通常可以吃,建议在医生指导下服用,不可自行盲目用药。木糖醇是一种营养药,性状是白色结晶、结晶性粉末,具有引湿性,通常属于糖尿病患者的糖代用品,服用后能够补充热能,改善糖代谢,该药物的甜度、产热量和葡萄糖基本类似,孕妇服用后一般不会导致身体健康受影响,也不会对胎儿发育产生不良影响,如有必要,建议遵医嘱服用药物。孕妇服用后,可能会有肠鸣、腹胀、腹泻等轻微症状,如果症状较轻,一般会自行改善,若是症状持续加重,孕妇需要及时咨询医生。孕妇日常要保证膳食结构的合理,避免暴饮暴食,同时不可吸烟、饮酒、滥用药物,对胎儿发育不利。建议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有利于身体健康。
餐后两小时血糖10.5算正常吗
餐后两小时血糖10.5mmol/L不正常,此时应该是糖耐量受损的状态。一般餐后两小时血糖浓度在7.8mmol/L以内,如果大于7.8mmol/L,小于11.1mmol/L,考虑糖耐量受损;如果餐后2小时血糖≥11.1mmol/L,多考虑是糖尿病,需要进一步进行相关检查来明确诊断。餐后血糖浓度变化呈现一定规律性,一般是餐后半小时到一小时,血糖水平逐渐升高,餐后2小时前后达到高峰值,餐后3-4小时血糖浓度逐渐下降恢复到空腹状态的血糖水平。随着血糖的曲线变化,体内胰岛素分泌水平也会出现同步的变化,胰岛素可以起到很好地调节血糖的作用,维持体内血糖水平的稳定。但是如果胰腺的病变或者长期各种不良生活习惯、饮食习惯等造成胰岛B细胞分泌功能下降,此时胰岛素分泌不足或者分泌延迟,就会造成餐后血糖浓度持高不降。多次测量餐后2小时的血糖浓度是10.5mmol/L的情况下,建议进一步进行糖耐量试验即OGTT,检查糖化血红蛋白等,监测近期体内血糖代谢的情况。糖耐量下降,需要从饮食结构、生活习惯等方面进行调理,餐后2小时血糖超过7.8mmol/L的情况下,也建议在医生指导下使用一些降血糖药物干预,防止血糖进行性升高影响人体健康。
语音时长 02:10

2021-12-30

85238次收听

03:03
糖尿病是怎么引起的
糖尿病的病因目前尚未明确,主要是由于胰岛细胞导致胰岛素分泌下降,或者机体对胰岛素作用不敏感或者两者兼备,而导致血液中的葡萄糖不能有效被利用和储存。流行病学和临床医学研究已经明确,导致2型糖尿病的主要原因是不良生活方式。糖尿病患者可提前预防,要提高对糖尿病防治的知晓度和参与度,提倡合理膳食,控制体重,适量运动,注意饮食,心理平衡的健康生活方式。糖尿病患者除关注血糖,还需重视血管病变引发的长期、慢性的大脑缺血、缺氧,建议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药物预防。
酮体是怎么回事
酮体是肝脏脂肪酸氧化分解的中间产物,包括乙酰乙酸、β羟丁酸和丙酮三种成分统称为酮体,所以酮体是脂肪的分解产物。在健康人体中少量的酮体,以78%的β-羟丁酸、20%的乙酰乙酸和2%的丙酮的比例,存在于血液当中。当肝脏内酮体产生的速度,超过肝外组织利用的速度的时候,血液酮体增加可以出现酮血症,过多的酮体从尿液排出形成酮尿。正常人进食糖类物质增多也不会导致酮体的增多,但是糖尿病患者是非常容易出现酮体阳性的,尤其是一型糖尿病,这是由于胰岛素水平的绝对缺乏有关。当然部分二型糖尿病患者在合并感染、应激等血糖控制很差的情况下,也会出现糖尿病酮症。糖尿病酮症如果不及时治疗,严重的酮症发展为酮症酸中毒,可导致昏迷甚至危及生命。早期较轻的酮症,可能没有不适的症状,但酮体累积持续加重,发展为酮症酸中毒的时候,就会出现像口渴、多饮、乏力、多尿,这些糖尿病症状加重的现象,甚至出现恶心、呕吐、腹痛等消化道症状。严重的时候就会表现为尿量减少、皮肤干燥、眼球下陷、脱水的表现,以及钾、钠、氯电解质紊乱。所以对于酮症,是糖尿病常见的一种急性并发症,需要积极的干预治疗。对于普通人出现酮体的几率,是非常少见的。但部分人群像孕妇,可以出现尿酮的现象,但并不是真正的病理现象。
语音时长 02:34

2021-07-09

93059次收听

一饿就心慌是糖尿病吗
一饿就心慌可能是糖尿病一个早期的症状,因为在糖尿病早期的时候,糖尿病的患者会出现胰岛素出现了障碍,这个时候的患者往往在下一次餐前就会出现低血糖,引发心慌的情况,但是也可能是因为肠胃炎症引起的疾病。
糖尿病高血糖的危害
糖尿病高血糖主要可导致眼部损害,可出现糖尿病性白内障和视网膜病变,导致视力下降和视物模糊。同时会出现肾脏功能下降,可能会并发肾乳头坏死或肾小球硬化症等肾病。而严重时可能导致心脑血管疾病发生和下肢异常改变,还可发生神经系统病变和急性并发症。
02:46
糖尿病人吃什么
糖尿病病人的饮食治疗是糖尿病治疗当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对于糖尿病病人的饮食控制要根据不同的血糖情况提出不同的要求,在血糖特别高的情况下,血糖在20mU/L以上,要严格控制任何的水果甜食。对于血糖控制非常平稳的情况,可以适量食用水果,始终要拒绝服用点心、冰激凌等甜食。在控制总量的前提下,鼓励糖尿病患者增加蔬菜、粗粮摄入量,严格限制细粮和熟食的摄入。在总量控制的前提下,可以增加食物品种的多样性,保证营养的充足。
糖尿病如何治疗
糖尿病治疗有5驾马车。最基础的是饮食和运动。第一就是饮食,主要是根据患者的身高,体重以及活动量来制定饮食计划,每天定时定量按照三餐分配或者是按照患者的饮食习惯分配到几餐总量固定,在分配的三大物质碳水化合物50%~60%,蛋白质25%~30%,脂肪小于30%。第二就是运动,餐后半小时或者一小时加强运动半小时或一小时中等强度的运动。第三就是药物的选择,根据患者具体情况以及胰岛功能、体重还有并发症的情况,选择合理用药。第四就是进行糖尿病的教育,使家属和患者了解糖尿病以及糖尿病的一些危害,积极的配合治疗。第五就是监测,及时的调整方案达到长期的控制。
语音时长 01:30

2019-12-09

59112次收听

糖尿病能吃什么
糖尿病从严格意义上来讲什么都可以吃,只是糖尿病患者吃的量要限制,根据患者的身高,体重以及活动量制定饮食计划,全天的总量固定,定时定量,再分配到三大物质和碳水化合物占50%~60%,脂肪占小于30%,蛋白质25%~30%的比例而搭配。主食要粗细搭配,可以按照1:1或者是2:1的比例,选择粗粮和细粮精细搭配,另外选择优质蛋白或豆制品,对两餐之间血糖控制好的可以适当的增加一些水果,选择一些低糖指数的水果。升糖指数比较低的一些水果,比如说苹果,梨子或者是柚子等,可以增加一些含纤维素和维生素比较高,矿物质含量丰富的绿色的蔬菜,保证每天的总量固定就可以。在饮食之间互相交换,尽量选择多样化的食物,保证营养的均衡。
语音时长 01:39

2019-12-09

55112次收听

妊娠糖尿病对胎儿的影响
妊娠糖尿病指妇女妊娠以后发现高血糖,对胎儿的影响很大。可能引起胎停育这些情况,出现巨大儿。巨大儿往往本身就潜伏着他可能将来更容易得糖尿病,更容易发生糖尿病的多种并发症,妊娠高血糖一定要及时治疗,有时候经常需要用胰岛素或者口服降糖药,但最推荐的还是胰岛素治疗。只有把血糖控制到正常,才能把妊娠糖尿病高血糖对胎儿的影响控制到最小,将来就不会出现巨大儿的情况,一方面有利于他的身体发育,另一方面对他出生以后成长过程当中不得糖尿病也有好处。
语音时长 01:51

2019-06-14

57649次收听

01:39
孕妇血糖高怎么办
妊娠糖尿病或者孕妇糖尿病治疗,只能用胰岛素,包括人胰岛素,或者胰岛素的类似物,口服降糖药不推荐使用。还有非药物治疗,如适当控制饮食,适当增加运动,都能够辅助降低血糖。孕妇血糖高有两种情况。一、妇女怀孕以前就患有糖尿病。二、怀孕以后出现血糖高。一旦怀孕之后孕妇血糖高,超过了标准,比如空腹血糖超过了5点3mmol/L,餐后血糖超过了6点7mmol/L,可以确诊为妊娠糖尿病。
01:54
妊娠糖尿病是真的糖尿病吗
妊娠糖尿病不是真的糖尿病,但是患糖尿病的几率明显增加。妊娠糖尿病是指患者在妊娠之后才出现血糖升高,或者糖耐量异常。它的发病机制主要是因为怀孕之后孕激素水平升高以及生活方式改变、摄取的食物量增加,造成胰岛素抵抗的作用不断增强,而产生妊娠糖尿病。等生完孩子之后,很多患者的血糖会逐步恢复正常,不会出现血糖继续升高的情况,甚至一辈子也不会出现高血糖。但是如果妊娠期间出现了高血糖,患者将来妊娠结束之后,糖尿病复发的风险会明显增加。妊娠糖尿病一旦确诊之后,患者一定要注意生活方式的改变,预防它再次复发。
载脂蛋白b偏低吃什么
血浆中如果所存在的载脂蛋白出现明显的偏低现象,也完全不需要过于的担心,因为有很多的方法都能够有效达到改善的作用,比如说多吃玉米荞麦或者是多吃瘦肉鱼虾等等,另外我们在生活中为了能有效的达到更多的并发症,建议大家也应该多吃一些含有高蛋白的食物,当然如果患者本身体型就偏向于纤瘦,也可以适当性的选择一些含有脂肪的食物,最终所呈现出来的效果也就比较不错。
糖尿病要注意高血压吗
如果患上糖尿病就和容易引发高血压,比正常人患上高血压的几率会更大一些,所以糖尿病患者们要注意自己平时的饮食,要控制好自己的血糖,在患病期间经常测量自己的血压,如果血压出现了任何异常,就要及时的治疗高血压,避免加重高血压的病情。
治疗糖尿病新方法
糖尿病是目前威胁人类生存的最大的慢性疾病,治疗最有效的办法是胰岛素,最近科学家又发现一种新型治疗糖尿病的激素,据法国国家健康与医学研究所4日发表公报说,该机构科研人员日前发现一种特殊激素,它能促使细胞吸收糖,这一发现将帮助人们开发出治疗糖尿病的新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