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禾医生官网

语音答疑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分期标准是什么

发布时间:2020-04-0359791次收听

语音内容:

国际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分期标准,对国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分期进行修订,目前主要分为非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和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一共6期。

一、非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1期,主要是出现微血管瘤,2期为中度非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3期为重度非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适用421法则,就是4个象限中,每个象限出血点有20个及以上,有2个象限出现静脉串珠样改变,1个象限出现微血管异常。

二、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4期出现玻璃体积血及视盘视网膜的新生血管,5期出现视网膜纤维增殖牵拉,6期出现视网膜脱离。视网膜分期是按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严重程度来进行了分期。

视网膜病变的分期标准为临床治疗提供了指导,针对不同分期,采取不同治疗策略。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关键还在于早期发现、早期治疗,通过积极治疗,可以延缓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发展,维护患者视功能。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相关推荐

02:30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分期标准
我国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分期目前主要分为非增殖性和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一共6期。非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1期主要是出现微血管瘤,2期为中度非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3期为重度非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适用421法则。就是4个象限中,每个象限的出血点有20个及以上,有2个象限出现静脉串珠样改变,1个象限出现微血管异常。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4期出现玻璃体积血及视盘视网膜的新生血管,5期出现视网膜的纤维增殖牵拉,6期出现视网膜的脱离。视网膜分期是按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严重程度来进行。
03:00
如何预防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预防糖尿病视网膜病变首先要控制血糖、血压,定期进行体检,如果有早期症状需要服用药物调理,进行糖尿病,眼底病变检查监测。一、在早期将血糖控制在正常范围内,如果实在控制不到正常范围,也要把血糖控制得要平稳一些,血糖平稳对视网膜的血管刺激就比较少,所以发生视网膜病变的几率也会逐渐减小。二、将全血压、血脂控制在合理范围,定期进行体检。三、不要忽视一些全身的症状,比如便秘、乏力、睡眠欠佳,这些症状也要早期通过药物进行调理。四、患者要进行糖尿病眼底病的检查和监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是糖尿病的逐渐发展的一种并发症,一旦诊断为糖尿病,建议患者进行眼科的详细检查。如果早期发现眼底有病变,可以在早期进行药物干预。
02:49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护理方法有哪些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护理方法有进行局部按摩,选择合适的体位,注意控制血糖。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是糖尿病引起的一种眼部病变,在眼部护理方面有多种方法,比如早期病变出现眼睛干涩、视力疲劳、眼底少许出血点等,此时可以埋耳豆进行局部按摩。如果眼底水肿、出血加重,甚至进入玻璃体,应该精心护理,建议患者采用半卧位或头高位,让出血往下沉,如此可以帮助患者的视力恢复好一些。如果病情发展到要进行玻璃体切割手术,同时视网膜要打油打气,患者的护理工作也要从体位入手,比如俯卧位、趴着或者低头,其原则与普通出血完全不一样。除了日常体位,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一定要注意控制血糖。
02:52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饮食禁忌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除了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等,有关于饮食禁忌是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辅助治疗方面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产生的直接原因就是糖尿病,所有的糖尿病患者一定要进行相关饮食调控,对于糖尿病,“管住自己的嘴,迈开自己的腿”非常重要。饮食调控:第一,要减少进食量,特别是单次进食量;第二,可以少食多餐;第三,饮食要清淡;第四,以少糖低脂饮食为主;第五,进食有利于消化吸收食物,有一些含有蛋白质、纤维素等常规营养饮食,是医生所推崇的。
03:16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激光治疗的副作用
激光打得过度,有可能导致视网膜穿孔、视网膜出血,甚至有可能引起视网膜收缩、牵引,而导致视网膜的撕裂等。激光治疗成为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诊疗指南的一个共同推崇的治疗措施。简单讲,激光就是一个“火”,把视网膜进行烧灼,烧灼以后,视网膜功能受损,但是这种功能受损有利于对眼底的保护。打了激光以后,视野受到影响,视野缩小。激光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眼底的治疗,疗效是肯定的。对于激光的并发症,有些是可以预防或者避免的,有些就是伴随着这种激光治疗的本身而产生的。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手术方法
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可分为增殖期和非增殖期,因疾病所处的阶段不同所采取的治疗也不同,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的非增殖期早期可给予控制血糖,低盐低脂糖尿病饮食,定期复查眼底,而对于非增殖期的三期,可根据患者病情给予视网膜激光光凝治疗。对于增殖期,早期根据视网膜病变程度考虑给予单纯视网膜激光,伴有新生血管形成时可先给予玻璃体腔内注药,而后给予眼底视网膜激光光凝治疗,伴有玻璃体积血时,如果积血量较少,给予保守治疗,如果大面积的玻璃体积血。对于手术方式选择看疾病情况,对于单纯性的大面积玻璃体积血实行玻璃体切除术,必要时需要填充硅油,如果玻璃体积血伴有视网膜脱离时,需行玻璃体切除、硅油填充联合视网膜脱离复位术。
语音时长 01:25

2020-02-13

51322次收听

糖尿病白内障怎么治疗
因为糖尿病会导致血管系统出现问题,从而引起眼底血营养供应不足从而出现白内障。糖尿病白内障会因为血糖的变化而变化,如果不进行治疗可能会导致失明。糖尿病白内障治疗要控制血糖,可以进行药物缓解,必要时进行手术治疗。
什么是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
糖尿病性视网膜疾病是最常见的视网膜血管疾病,是血糖升高造成的眼底血管性疾病,多见于50以上的人群是主要的致盲眼病之一。早期患者多没有明显的自觉症状,病变发展到后期时逐渐出现视力下降以及眼底相关情况的改变,对于此类患者,每年查眼底血管造影是很有必要的,随时做到疾病早发现早治疗,糖尿病性视网膜疾病根据其发展阶段和严重程度分为非增殖型和增殖型,早期非增殖型,可给予保守及激光治疗,而对于增殖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必要时需要形成抗vegf及玻璃体切除或视网膜复位术。
语音时长 01:53

2020-01-07

59705次收听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是怎么引起的
糖尿病性视网膜疾病,毋庸置疑,它是因血糖过高造成的眼底视网膜血管疾病。糖尿病是全身性疾病,现已成为我国的高发性疾病,糖尿病患者不光有血糖升高的症状,同时血糖升高还会伴有全身性疾病、血管神经、周边皮肤等相关各个脏器的疾病。糖尿病性视网膜疾病就是由于血糖过高造成了眼底血管病变,已成为糖尿病患者的主要致盲原因之一,所以对于糖尿病患者在控制血糖的同时,还要注意提防糖尿病相关并发症,建议糖尿病患者,每半年至一年复查一次眼底血管造影检查眼底血管情况,如患者已经出现眼底血管情况,建议患者每三个月到半年复查一次眼底排除是否存在眼底视网膜疾病进展的可能,糖尿病的治疗刻不容缓,其并发症的治疗也是要认真对待的。
语音时长 01:46

2020-01-07

59018次收听

什么是糖尿病眼病
糖尿病眼病是一种主要的致盲性疾病,大多数糖尿病患者都可以通过标准化治疗进行诊断,糖尿病眼疾包括眼底血管瘤,眼底出血,泪囊炎,青光眼,白内障,玻璃体混浊,视神经萎缩。此外,糖尿病患者眼部疾病的发生率显着高于非糖尿病患者。
如何预防糖尿病眼底病变
患者要预防糖尿病眼底病变,首先要做的事情就严格控制血糖,这一点至关重要,是预防糖尿病的根本;其次要控制好血压以及血脂,否则的话,无疑是雪上加霜;再者,要注意定期检查,早检查早治疗;最后,还要培养一个良好的生活习惯。
儿童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能治好吗
当儿童因为糖尿病而出现视网膜病变现象的时候,也不必过于慌张,只要及时的接受治疗还是可以治愈的,但最终的治疗情况以及恢复周期往往要根据个人的实际情况来决定。目前针对儿童视网膜病变这种眼科疾病,可以使用的治疗方法还是非常多的,比如药物疗法以及中医中药疗法等。如果病情较为严重的话,则可以考虑手术疗法。
得了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如何治疗
视网膜病变算是由糖尿病引发的最为严重的并发症之一,而又因为该疾病会导致人们出现失明的情况,所以必须要及早的治疗。目前治疗视网膜病变的方法有很多,最为常见的就是中医疗法和西医西药疗法了,如果病人所出现的症状非常严重的话,那么可以考虑采用玻璃体切割术来达到根治的效果。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是否会致盲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是严重损害视功能的一种疾病,其中黄斑水肿、白内障是严重损害中心视力的一种并发症。如果不防治,不及早控制基础血糖和血脂水平,或是不及早的检查,到了增生期,就会形成致盲性的眼病。因此提倡早发现,早筛查,早诊断,早治疗。
语音时长 01:25

2018-06-13

61182次收听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是指什么
一般来说,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属于糖尿病中严重的并发症之一,它是一种具有特异性改变的眼底病变,它的出现与发作是因为血糖过高潜在损坏视力的视网膜血管疾病,临床表现主要是眼底出血,微血管瘤出血,黄斑水肿等等。
语音时长 00:48

2018-06-13

62105次收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