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禾医生官网

语音答疑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窦性心动过缓有哪些病因

发布时间:2021-01-1581195次收听

语音内容:

窦性心动过缓引起来的病因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个方面也是最常见的就是窦房结功能的退行性的改变。这个大多跟年龄相关。也就是说,在老年人当中比较容易见到。这种退行性的改变引起来的心动过缓。

第二个方面就是心肌炎或者是冠心病引起来的窦性心动过缓。冠心病大多都是因为右冠状动脉近端有狭窄。影响了窦房结支的供血,影响了窦房结的血供,也使他的功能状态下降。

第三个方面就是其他的疾病,比如说甲状腺功能减退,颅内压增高,重症的黄疸,这些也会引起窦性心动过缓。

当然还有一些生理性的因素,比如说运动员,体力劳动者,长期的这种锻炼的会使他的心动过缓。睡眠状态下都会引起相应的心率过缓,所以心动过缓我们也要分他的严重他的程度,是波动在五十到六十次还是低于五十次,以及患者有没有脏器供血不足的表现,来决定他下一步的治疗措施。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相关推荐

01:52
窦性心动过缓吃什么药
窦性心动过缓是一种缓慢型心律失常,通常会使患者出现心悸、气短、乏力、疲劳、头晕等不适症状,该疾病的药物治疗方面,有常规的西药,如阿托品以及异丙肾上腺素,有助于提高心率,但是只适合急救,不适合日常服用,对此可选择适合日常服用的中成药参松养心胶囊。参松养心胶囊获得了国内外众多权威指南与专家推荐,在2019年荣获得了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具有益气养阴、活血通络、清心安神的功效,具有双向调节心率作用,既适用于快速型心律失常,也适用于缓慢型心律失常如窦性心动过缓、传导阻滞等,能有效缓解窦性心动过缓引起的心悸、气短等症状。研究表明,平均提高心室率7.15次/分,心率越低患者提高越明显。在日常生活中,患者应注意天气变化,适当增加衣物,做好保暖工作,可以根据自身情况适当进行散步、打太极拳等运动,能提高身体素质,增强心肺功能。还应定期前往正规的医院进行检查,了解自己的身体情况,避免结合病情调整治疗方案。
02:56
心窦过缓是什么原因
正常人的心律就是窦性心律,窦性心率慢于每分钟60次称为窦性心动过缓。通常由生理性因素和病理性因素引起。生理性因素见于长期从事高负荷运动的人,如年轻运动员、体力劳动者等;正常人处在睡眠状态时也会出现窦性心律过缓,若患者无明显症状,则不需要特殊干预。病理性因素,如冠心病患者,心肌缺血影响到窦房结动脉,或影响到供应心脏传导系统的血管,易出现心动过缓。此外,内分泌疾病也会引起心动过缓,如甲状腺功能减退、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等。窦性心动过缓的治疗可用益气养阴、活血通络、清心安神的药物,如参松养心胶囊。
心率慢是怎么回事
心率慢见于功能性和器质性的,功能性心率慢常见运动员平时体力活动比较大,证明心功能非常好,这是一种功能性心动过缓,基本不用处理。还有一种情况叫病理性的,常见于老年人或高血压病人,如果病人心率很慢,部分病人可能是窦房结功能出现问题,叫病态窦房结综合征,也可能是一些房室传导阻滞,需特别重视,因为这种病人心率随着年龄增长,可能随时发生心脏不良事件,包括恶性心律失常、心脏骤停等。如果出现这种情况,一定要早期行24小时动态心电图检查,通过专科医生专科诊治,必要时可能安装心脏起搏器。
语音时长 01:52

2021-12-30

81686次收听

02:45
心跳很弱几乎摸不到怎么回事
心跳很弱几乎摸不到有生理性因素也有病理性因素。睡觉时会出现心跳减慢,甚至心前区很难感知心博,是正常生理现象,不需过分担心。睡觉时迷走神经占据人体主要神经支配位置,会引起心率减慢、血压降低,可在睡眠期间使重要脏器得到充分休息。如果生活和工作中出现此类情况,可能存在病理性因素。临床中如果出现电解质紊乱、甲状腺功能减退,就会引起心跳减慢甚至摸不到,这时就出现严重心动过缓,甚至伴有长间歇。如果是甲减引起的症状,要及时就诊,必要时口服甲状腺素才能使症状得以改善。如果是电解质紊乱,要积极补充电解质缓解症状。此外中到大量的心包积液也会导致此类症状。要进行心脏超声检查明确是否有心包积液,第一时间进行心包穿刺引流,积液引流后症状得以缓解。
03:04
心率慢有办法提高吗
原则上心率慢,并没有一个非常好的办法能够提升心率,当发现心率缓慢的时候,要看它的缓慢的程度,心率波动在50~60次每分,尤其是在静息状态下,也就是说在坐在这儿不进行大的活动。如果是这个范围,实际上即使能诊断为心动过缓,但是对人的影响并不是很大,并不会明显的影响到主要脏器的供血。一般来说,这种情况是不需要去处理的。当然如果近期心跳白天都小于了50次每分,这个时候是需要去关注。
怎样才能预防窦性心动过缓复发呢
在临床上,窦性心动过缓是比较容易复发的疾病之一,因为这种疾病的诱因很多,稍不留意就有可能发生复发的情况,复发后的疾病治疗起来是比较困难的。那么,如何预防窦性心动过缓复发呢?今天我为患者朋友们解答一下这个问题。
预防窦性心动过缓复发有什么方法
预防窦性心动过缓复发的方法有哪些?窦性心动过缓容易导致心、脑、肾等脏器血供不足,在得到有效的治疗后,在日常生活中,还要注意此疾病的预防复发,今天我们一起来看看,预防窦性心动过缓复发的方法?
窦性心动过缓能不能剧烈运动
窦性心动过缓可以剧烈运动吗?众所周知,人体机能是通过血液里氧的交换来维系的,通俗的讲剧烈运动是无氧运动,需要消耗大量的氧和水份,使人体力透支,那么今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窦性心动过缓可以剧烈运动吗?
窦性心动过缓的日常护理方式
我们明白窦性心动过缓是一种常见的心律失常,是心肌丧失了正常有规律的舒缩活动,而代之以快速而不协调的微弱蠕动,致使心房失去了正常的有效收缩,那么,窦性心动过缓的日常护理方式是什么呢?下面就是窦性心动过缓的护理方法解析。
窦性心动过缓怎么治比较好
窦性心动过缓该如何治疗?很多人在日常生活中都有心律不齐的症状,其实导致心律不齐发病的病因有很多,比较典型的就是窦性心动过缓。今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窦性心动过缓该如何治疗:
窦性心动过缓严不严重
窦性心动过缓严重不严重不是自己说了算,而是进一步到医院找相应专科医生来复查诊断,给出治疗原则以后再来调整和确定。窦性心动过缓是指静息下心率低于60次每分钟,医学上称之为窦性心动过缓。近年来的一些大样本研究提示:正常人至少有15%的人群静息状态下心率可以低于60次每分,这种人主要见于老年人、运动员。这种医学上称之为生理性窦性心动过缓,这种不太严重,可以不必去治疗。对病理性窦性心动过缓,最常见原因,比如窦房结功能障碍,这种就会导致临床上一种叫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的病,这种情况就得需要安装起搏器,口服药物等进行干预。还有一种情况是指甲状腺功能减低,由于体内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所导致心动过缓。这种需要到内分泌科来调整治疗甲状腺内分泌功能,这种得需要治疗。还有些病人因为一些疾病,比如心衰等情况服用一些药物,如β受体阻滞剂导致心动过缓,可以通过纠正原发疾病停止药物等来改善。
语音时长 02:07

2020-02-24

62459次收听

01:39
什么叫窦性心动过缓
窦性心动过缓,指的是患者窦性心律频率低于60次每分钟,包括生理性以及病理性因素,可出现乏力、头晕、记忆力差、反应迟钝等症状。窦性心动过缓是指窦性心律频率低于60次每分钟的情况。窦性心动过缓分为生理性和病理性两大类。生理性窦性心动过缓可见于15%的正常人群,主要包括部分老年人及部分运动员。病理性窦性心动过缓可见于窦房结功能障碍、甲状腺功能减退、服用β受体阻滞剂、利血平、胍乙啶、甲基多巴等药物之后。窦性心动过缓轻者可出现乏力、头晕、记忆力差、反应迟钝等症状,严重者可有黑蒙、晕厥或阿-斯综合征发作。部分严重患者还可加重原有心脏病症状,引起心力衰竭或心绞痛。
窦性心动过缓的原因
窦性心动过缓有生理性,也有病理性,还有窦房结退行性病变、药物等因素引起的原因。生理性窦性心动过缓可见于运动员,长期从事重体力劳动的人,在安静状态下,可有窦性心动过缓,正常人在睡眠状态下也可能有窦性心动过缓。病理性窦性心动过缓,可见于多种疾病,比如各种原因引起的颅内压升高、黄疸、精神分裂症、重度营养不良、垂体功能低下、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急性心肌梗死、病态窦房结综合症等。如果眼球受压,颈动脉窦受压,也会引起反射性窦性心动过缓。某些药物也可以引起窦性心动过缓,比如长期大量服用β受体阻滞剂,老年人由于窦房结退行、老化,引起窦房结功能不全,也可以出现窦性心动过缓,不同原因引起窦性心动过缓处理方法也是不一样。
语音时长 01:32

2019-12-18

53130次收听

窦性心动过缓注意事项
窦性心动过缓应该注意保证充足睡眠,不要熬夜,要保持心情舒畅,还应该注意防寒保暖,适当多运动锻炼,做体位变动时要慢,最好能扶着固定物体,以防跌倒。窦性心动过缓是指窦房结因某些疾病和因素导致窦房结发放电冲动频率下降,低于每分钟60次的一种心律失常。能引起窦性心动过缓原因,有生理性,也有病理性,还有一些是某些药物或老年人窦房结的退行性变引起。生理性窦性心动过缓,或不引起血流动力学改变的窦性心动过缓,可以不用治疗。对于病理性窦性心动过缓,需针对基础疾病采取相应治疗措施。由于窦性心动过缓,可以引起头晕,甚至晕厥,所以平时应该注意防止跌倒发作而引起意外、受伤。对于能引起窦性心动过缓基础疾病,也应该采取积极措施治疗,可以使用一些药物,比如心宝丸等,有可能改善窦性心动过缓状况。
语音时长 01:32

2019-12-18

54858次收听

窦性心动过缓怎么办
轻微的窦性心动过缓,可以服用药物治疗,严重患者要使用起搏器治疗。窦性心动过缓原因有生理性、病理性、窦房结退行性变、药物等因素引起。生理性窦性心动过缓,可见于运动员,长期从事重体力劳动的人,安静的状态下正常人睡眠状态下。没有必要治疗。病理性窦性心动过缓,可见于多种疾病,颅内压升高、黄疸、精神分裂症、重度营养不良、垂体功能低下、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急性心肌梗死、病态窦房结综合症等等。眼球受压,颈动脉窦受压反射性地引起窦性心动过缓。针对原发病采取针对性治疗,用药物提升心率,心宝丸、阿托品、异丙肾上腺素等等。药物难以起效果,严重窦性心动过缓,起搏器治疗。
语音时长 01:34

2019-12-18

59715次收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