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禾医生官网

名医视频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心率太低吃什么药好

发布时间:2021-09-1595089次播放

视频内容:

如果出现心率过慢,不要盲目自行口服提升心率的药物,需要到心内科门诊就诊,由专业医生评估和判断。

心跳过慢有生理性因素也有病理性因素。长期从事体力活动,基础心率会偏慢,属于正常生理现象,不需要药物治疗。还有一部分人睡觉期间也会出现心率偏慢,是因为睡觉期间迷走神经占据人体主要神经支配位置,会引起心率减慢、血压降低,也是正常现象。

一些疾病包括甲状腺功能减退、严重电解质紊乱、严重营养不良、纳差等也会导致心率减慢。甲状腺功能减退引起的要在医生指导下口服甲状腺素缓解;电解质紊乱引起的要积极的补充电解质;营养不良、纳差导致的要积极补充营养和能量;严重缓慢性心律失常发作,还可在口服茶碱缓释胶囊,可以有效提升心率。如果治疗效果不佳需要进行起搏器植入手术的评估。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用微信“扫一扫”图中二维码,

即可把视频分享给您的微信好友或朋友圈。

相关推荐

心率50多正不正常
心率50多属于心动过缓的范围,如果是生理性因素引起的,那是正常的,如果是病理性因素引起的,那就需要到医院进行诊断和治疗。正常健康的成年人,心率范围应该在60次每分到100次每分之间,如果心率处于这个区间范围之内,这说明心脏既可以很好的工作,给各个重要脏器供血供氧,又能够得到充分的休息,如果心率在50多次每分,就属于心动过缓的范畴。如果出现心率50多次,在临床中有生理性因素,也有病理性因素,可以看到士兵、建筑工人、运动员,他们长期从事体力活动,所以他们基础心率就会出现偏低、偏慢的情况,这是正常的现象也不需要经过药物治疗和干预,只需要定期的复查心电图、监测心率即可。还有一些人在睡觉期间,也会出现心率偏低、偏慢的情况,甚至心率会处于50多次每分,这也是正常的现象,这说明迷走神经占据了人体的主要神经支配位置,在睡觉期间会出现迷走神经作用增强,迷走神经就会导致心率偏慢、血压降低,可以使重要脏器得到充分的休息。但是在临床中,会有一些疾病导致心率过慢,包括甲状腺功能减退、电解质紊乱、严重的营养不良、纳差等等,如果是这些疾病导致的心率偏慢,就要第一时间到医院就诊,积极的处理和治疗原发疾病,才能使心率偏慢的情况得以缓解和改善。如果是心脏的起搏系统和传导系统出现问题,也会导致心率过慢,包括病态窦房结综合征、严重的房室传导阻滞等等,如果是病态窦房结综合征和严重的房室传导阻滞,就需要进行起搏器植入手术的全面评估了,进行起搏器植入手术,才能有效的缓解心率偏慢的情况。
语音时长 02:07

2021-12-30

74931次收听

心脏跳的慢是怎么回事
心脏跳的慢,可能是生理性的原因导致。一般经常进行体育锻炼的,心跳速度可以变慢。比如说运动员一般心跳的速度会比普通人慢一些,一般正常人的心跳在60到100次之间,对于运动员或者是经常参加重体力活动的人,心率一分钟可以不到60次,又叫做运动员心脏。还有一些是家族遗传性的偏慢,这些都认为是生理的原因所导致。一般没有特别表现,没有特别症状,一般可以不进行干预。对于病理性的原因,往往也可以导致心跳速率减慢。常见的原因有心脏病变、甲状腺功能减退、颅内压升高等等。由心脏引起的心跳减慢,往往还会有一些症状,比如说心慌、胸闷、心悸、头晕、黑蒙等症状。常见的这些疾病要进一步明确病因,比如说有年纪大引起的病态窦房结综合征,有的是因为心肌梗死、心肌缺血等所引起。这些患者都可以通过不同的检查,心电图、心脏彩超来进行明确和诊断。甲状腺功能减退,也可以引起心跳减慢,可以伴有发育的迟缓、身体局部的肿胀、食欲的减退、贫血等全身性的症状。这个时候抽个血,做个甲状腺功能检测,做个心电图检查,都能够进行明确的判断。对于颅内压升高的患者,大多伴有视力的模糊、头晕、头痛、恶心、呕吐、耳鸣等症状,患者可以通过头颅CT、核磁共振等来进行明确诊断。一般颅脑损失、先天性的局部发育不良、脑部肿瘤、脑部感染等原因,就可以导致颅内压的升高。除此之外,患者体质比较差,或者是中医说的气血不足,也可以导致心脏跳动较慢,患者往往伴有贫血、消瘦、面色发黄等症状,这些情况可以吃一些补气血的药物或食物来进行改善。所以一般成年人心跳在60到100次之间,患者要是低于60次,要是心跳慢的情况下,症状不多,没有严重的副作用,可以先观察,假如说引起症状,要积极地检查和积极地治疗。除了药物之外,要是心跳特别慢的情况下,也可以考虑植入起搏器进行治疗。
语音时长 03:02

2021-11-05

71908次收听

经常跑步的人心率正常是多少
正常人的心率是在60到100次/分之间就可以。经常进行体育锻炼,比如说经常跑步的人,心率会比正常人慢一些,这属于正常现象。有的时候常跑步锻炼的人,心率可以低到每分钟50到60次,但是不能低于50次。主要的原因是因为经常的跑步,长期的锻炼会提高肺活量,增强心肌的收缩功能,使心肌收缩力增强,射血能力提高,同时引起心跳减慢,保证正常的循环血量。跑步的时候最适宜的运动强度是中等强度的有氧运动,计算公式是220减年龄,乘上60%到75%,相当于3到5.9个代谢当量。简单的算法就是170减年龄就可以了。比如一个50岁的人,运动时的心率可以控制在120次/分左右,如果运动量过大或者过慢,都不能达到相应的锻炼效果。总得来说,原则是运动前要感到比较舒适,运动中轻微出汗,运动后没有特别严重的疲劳感。每天的运动时间要小于1个小时,每次的运动时间最好是在30分钟左右,每周的运动时间要坚持3到5天。
语音时长 02:26

2021-11-05

66776次收听

02:45
心跳很弱几乎摸不到怎么回事
心跳很弱几乎摸不到有生理性因素也有病理性因素。睡觉时会出现心跳减慢,甚至心前区很难感知心博,是正常生理现象,不需过分担心。睡觉时迷走神经占据人体主要神经支配位置,会引起心率减慢、血压降低,可在睡眠期间使重要脏器得到充分休息。如果生活和工作中出现此类情况,可能存在病理性因素。临床中如果出现电解质紊乱、甲状腺功能减退,就会引起心跳减慢甚至摸不到,这时就出现严重心动过缓,甚至伴有长间歇。如果是甲减引起的症状,要及时就诊,必要时口服甲状腺素才能使症状得以改善。如果是电解质紊乱,要积极补充电解质缓解症状。此外中到大量的心包积液也会导致此类症状。要进行心脏超声检查明确是否有心包积液,第一时间进行心包穿刺引流,积液引流后症状得以缓解。
02:13
心率过慢是什么原因
在生理性因素和病理性的因素下均可会导致心率过慢情况出现。生理性因素如人在睡眠时,迷走神经兴奋性增高会使心率减慢,属于正常生理现象。像运动员这类人群由于长期从事体力劳动,基础心率也会偏慢,属正常生理现象,是不需要担心,也不需要通过药物治疗或其他方式治疗。病理性因素,在临床中有部分疾病也会引起心率偏慢,如甲状腺功能减低,严重的电解质紊乱、缓慢型心律失常,如病态窦房结综合征,这时患者需到医院就诊,积极治疗原发病,如果出现严重且不能纠正的缓慢性心律失常,建议心脏起搏器植入术治疗。
01:41
心脏一天跳多少次
在正常安静清醒的状态下,成人的心脏每分钟跳动为60~100次每分,如果按一天24小时计算,大约在8万~14万次之间,一般24小时总的心波数平均在10万次左右,大于14万次为持续性的窦性心动过速。如果24小时内窦性心波的总数小于8万次,平均窦性心率小于50次每分,最快窦性心率小于90次每分,最慢窦性心率小于40次每分,持续一分钟,如果出现了短阵房速房扑室上速发作,停止时窦性波动的恢复时间大于两秒,则提示有窦房结功能不全。
03:04
心率慢有办法提高吗
原则上心率慢,并没有一个非常好的办法能够提升心率,当发现心率缓慢的时候,要看它的缓慢的程度,心率波动在50~60次每分,尤其是在静息状态下,也就是说在坐在这儿不进行大的活动。如果是这个范围,实际上即使能诊断为心动过缓,但是对人的影响并不是很大,并不会明显的影响到主要脏器的供血。一般来说,这种情况是不需要去处理的。当然如果近期心跳白天都小于了50次每分,这个时候是需要去关注。
缓解疗窦性心动过缓最佳方法
治疗窦性心动过缓最佳办法?现在人们在治疗疾病的时候,大都是西医治疗,但是西医副作用很大是不争的事实,患有窦性心动过缓治疗的最佳的办法是什么呢,今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
窦性心动过缓吃中成药可以吗
窦性心动过缓吃中成药行吗?在生活中,有病了一般都是服用西药,但是有很多人热衷于中药,但是由于工作比较忙,没有时间熬中药,那么今天我们一起来看看,窦性心动过缓吃中成药行吗?
窦性心动过缓日常要注意的事项
窦性心动过缓日常要注意什么?随着生活的变化,社会的进步,发现的疾病越来越多,对于患有窦性心动过缓的患者,不要掉以轻心,一定要积极配合诊治,今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窦性心动过缓日常要注意什么?
窦性心动过缓的早期症状有哪些
窦性心动过缓早期症状主要表现为头晕、乏力等症状,严重时有意识不清、晕厥等症状。部分患病后无任何症状。
窦性心动过缓怎么治疗
牵扯到治疗这一方面肯定是指病理性窦性心动过缓。首先明确窦性心动过缓病因,比如窦房结功能障碍引起,先分析什么原因引起窦房结功能障碍,如果是供应窦房结窦房结动脉缺血引起窦房结功能障碍,这种情况下要先进行冠脉造影,查一下支配窦房结动脉是否出现狭窄。如果狭窄程度超过70%,要不要进行球囊扩张支架治疗。如果狭窄没那样严重,可以通过口服药物扩张血管。病态窦房结功能障碍另一种情况是人到老年,窦房结本身病变导致,本身功能障碍导致窦性心动过缓,这种情况最常见治疗方式就是大家所熟悉的起搏器。就是在体内安装一个发射系统、两根导线,通过起搏器来治疗,相当于在人体内建立一道防火墙。再一种其他像甲状腺功能减低,像药物导致窦性心动过缓,可以通过改善甲状腺功能、调整或者减少药物服用来治疗。
语音时长 01:44

2020-02-24

52538次收听

01:39
什么叫窦性心动过缓
窦性心动过缓,指的是患者窦性心律频率低于60次每分钟,包括生理性以及病理性因素,可出现乏力、头晕、记忆力差、反应迟钝等症状。窦性心动过缓是指窦性心律频率低于60次每分钟的情况。窦性心动过缓分为生理性和病理性两大类。生理性窦性心动过缓可见于15%的正常人群,主要包括部分老年人及部分运动员。病理性窦性心动过缓可见于窦房结功能障碍、甲状腺功能减退、服用β受体阻滞剂、利血平、胍乙啶、甲基多巴等药物之后。窦性心动过缓轻者可出现乏力、头晕、记忆力差、反应迟钝等症状,严重者可有黑蒙、晕厥或阿-斯综合征发作。部分严重患者还可加重原有心脏病症状,引起心力衰竭或心绞痛。
窦性心动过缓是什么意思
窦性心动过缓是指心率低于每分钟60次。正常人心脏搏动是从窦房结发放规律电冲动引起,也就是窦性心律。窦性心律正常范围是每分钟60到100次。如果窦房结发放电冲动频率过慢,就可以形成窦性心动过缓。窦性心动过缓,有生理性,也有病理性。生理性窦性心动过缓可见于运动员,经常从事重体力劳动的人,在休息的时候会出现窦性心动过缓,正常人在睡眠的时候也会出现窦性心动过缓。病理性窦性心动过缓,可见于多种疾病,比如说各种原因引起颅内压增高、黄疸、甲状腺功能减退、冠心病、病态窦房结综合症等等。还有窦性心动过缓是由某些药物引起来的,比如β受体阻滞剂、洋地黄等等,窦性心动过缓可以没有任何症状,也可以有心慌乏力等症状。严重窦性心动过缓,可以有头晕、晕厥、心脏功能不全,甚至休克的症状。对于无症状窦性心动过缓,或生理性窦性心动过缓,没有必要用药治疗。对于病理性窦性心动过缓,应该针对能引起窦性心动过缓因素,采取相应治疗,还可以用β受体兴奋剂等药物治疗,严重窦性心动过缓,可以考虑起搏治疗。
语音时长 01:40

2019-12-18

57572次收听

窦性心动过缓如何处理
窦性心动过缓所拥有的症状有很多可能会间歇性的发作,也有可能会出现严重的心悸现象,那么在出现这种病情的时候也不需要过于的担心,首先就应该保持良好的生活态度,进行适当性的运动,另外也应该接受药物治疗,如果在使用药物治疗之后依然没有效果,也应该选择起搏器治疗,能够有效的控制病情,不担心产生危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