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禾医生官网

名医视频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心率太低吃什么药好

发布时间:2021-09-1595089次播放

视频内容:

如果出现心率过慢,不要盲目自行口服提升心率的药物,需要到心内科门诊就诊,由专业医生评估和判断。

心跳过慢有生理性因素也有病理性因素。长期从事体力活动,基础心率会偏慢,属于正常生理现象,不需要药物治疗。还有一部分人睡觉期间也会出现心率偏慢,是因为睡觉期间迷走神经占据人体主要神经支配位置,会引起心率减慢、血压降低,也是正常现象。

一些疾病包括甲状腺功能减退、严重电解质紊乱、严重营养不良、纳差等也会导致心率减慢。甲状腺功能减退引起的要在医生指导下口服甲状腺素缓解;电解质紊乱引起的要积极的补充电解质;营养不良、纳差导致的要积极补充营养和能量;严重缓慢性心律失常发作,还可在口服茶碱缓释胶囊,可以有效提升心率。如果治疗效果不佳需要进行起搏器植入手术的评估。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用微信“扫一扫”图中二维码,

即可把视频分享给您的微信好友或朋友圈。

相关推荐

心率慢有办法提高吗
原则上心率慢,并没有一个非常好的办法能够提升心率,当发现心率缓慢的时候,要看缓慢的程度,如果是说心率波动在50~60次每分,尤其是在静息状态下,也就是说在坐在这儿不进行大的活动,如果是这个范围,实际上,即使能诊断为心动过缓,但是对人的影响并不是很大,并不会明显的影响到主要脏器的供血。一般来说,这种情况是不需要去处理的,往往可能有这种情况的人心里没有底了,可能就认为是不是一个很严重的情况,会到医院来咨询,一般都会跟他解释,这种情况的问题不是很大,尤其是在心脏科对于心率的控制是比较关注的,也是比较严格的,尤其有冠心病,心绞痛的病人,就希望他近期心跳控制在50~60次之间,应该讲越慢,对心脏,就是一种保护,可以减少心肌的这个耗氧,当然如果近期心跳白天都小于了50次每分,这个时候是需要去关注的,首先要关注有没有正在一些可可逆的因素,这些因素导致了心动过缓,比如说正在服用一些减慢心率的药物,最常用的就是贝塔受体阻断剂,看看有没有用在一些阿替洛尔,美托洛尔或比索洛尔这些药物如果有的话可以进行减量或者是停用。当然,还有一些是出现了心脏缺血,冠状动脉某个部位有狭窄,这个狭窄如果通过治疗,比如说支架植入改善了,他有可能心动过缓会有改善,但如果不是什么都没有,没有这些药物因素,也没有缺血因素,他就是缓慢了,而且出现了脏器供血不足的表现,比如说出现了头晕,黑懵,胸闷,乏力,困倦,这个可能跟心动过缓是直接相关的。下一步的治疗,药物方面没有什么特效药,就需要植入永久的起搏器。
语音时长 02:25

2021-12-30

79464次收听

02:40
心率低要怎么调理
如果出现心率低,很可能是心动过缓。这时要及时到心内科就诊,在医生指导下进行科学有效的调理。首先进行普通心电图检查,明确基础心脏节律情况,其次进行24小时的动态心电图监测,明确是否有阵发性、缓慢性心律失常的情况出现。生理性因素见于长期从事体力活动的人群,基础心率会出现偏低偏慢的情况,这是正常生理现象,不需要进行调理,只需定期进行心率监测即可。但在临床中一些疾病会导致心率过低、过慢,包括甲状腺功能减退、电解质紊乱以及严重的营养不良、纳差等等。如果是甲状腺功能减退引起的心动过缓,必要时口服甲状腺素缓解病情。如果是电解质紊乱引起的,要在积极补充电解质,好好吃饭,补充营养,可使症状得以改善。
02:13
心率过慢是什么原因
在生理性因素和病理性的因素下均可会导致心率过慢情况出现。生理性因素如人在睡眠时,迷走神经兴奋性增高会使心率减慢,属于正常生理现象。像运动员这类人群由于长期从事体力劳动,基础心率也会偏慢,属正常生理现象,是不需要担心,也不需要通过药物治疗或其他方式治疗。病理性因素,在临床中有部分疾病也会引起心率偏慢,如甲状腺功能减低,严重的电解质紊乱、缓慢型心律失常,如病态窦房结综合征,这时患者需到医院就诊,积极治疗原发病,如果出现严重且不能纠正的缓慢性心律失常,建议心脏起搏器植入术治疗。
01:41
心脏一天跳多少次
在正常安静清醒的状态下,成人的心脏每分钟跳动为60~100次每分,如果按一天24小时计算,大约在8万~14万次之间,一般24小时总的心波数平均在10万次左右,大于14万次为持续性的窦性心动过速。如果24小时内窦性心波的总数小于8万次,平均窦性心率小于50次每分,最快窦性心率小于90次每分,最慢窦性心率小于40次每分,持续一分钟,如果出现了短阵房速房扑室上速发作,停止时窦性波动的恢复时间大于两秒,则提示有窦房结功能不全。
03:04
心率慢有办法提高吗
原则上心率慢,并没有一个非常好的办法能够提升心率,当发现心率缓慢的时候,要看它的缓慢的程度,心率波动在50~60次每分,尤其是在静息状态下,也就是说在坐在这儿不进行大的活动。如果是这个范围,实际上即使能诊断为心动过缓,但是对人的影响并不是很大,并不会明显的影响到主要脏器的供血。一般来说,这种情况是不需要去处理的。当然如果近期心跳白天都小于了50次每分,这个时候是需要去关注。
如何正确治疗窦性心动过缓
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个方面就是如果有一些能够引起窦性心动过缓的原发病,要进行积极的治疗。第二个方面就是如果发现他目前正在用一些减慢心率的药物,应该及时的减量或者是停服。第三个方面要依据窦性心动过缓它的程度,如果是严重的动力心动过缓,比如说他的心率最低有小于四十次的或者平均心率不足五十次每分,二十四小时总心跳数不足六万次。又伴有了明显的脏器供血不足的临床症状,那可以考虑植入永久性的起搏器。当然还有一部分的这种心动过缓,他的心室率并不是非常的缓慢。虽然小于六十次每分,但是一般都在五十次以上。这一部分的人群,他可能并没有明显的脏器供血不足的表现。日常的生活和运动也没有受限,这种情况是不需要治疗的,也不需要特别的紧张。
语音时长 01:09

2021-01-15

77355次收听

窦性心动过缓何时植入起搏器
植入起搏器的适应证第一个就是平均心率,小于五十次或者是最慢的心率有小于四十次。那还有另外一个评价标准就是二十四小时的重心跳数不足六万次。窦性停搏两个心跳间期大于三秒以上、窦房阻滞等等。出现了这些严重的心动过缓之后,还要结合患者的临床症状是否有明确的脏器供血不足的表现。比如说头晕、黑蒙。严重的时候会有短暂的意识丧失,伴有胸闷、憋气、严重的乏力、容易嗜睡、记忆力减退等。如果有上述的这些症状。又具有明显的窦性心动过缓,那就具有起搏器植入的指证。
语音时长 01:03

2021-01-15

85900次收听

窦性心动过缓应该做什么检查
窦性心动过缓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是一种比较常见的疾病,该病的主要症状表现为轻者乏力、头晕、记忆力差、反应迟钝等,严重者可有黑蒙、晕厥或阿-斯综合征发作,我们来了解一下窦性心动过缓应该检查什么?
窦性心动过缓的鉴别怎么诊断
窦性心动过缓是临床上比较容易误诊的疾病之一,因为这种疾病的症状在心内科来说比较普遍,仅凭单一的症状很难确定就是窦性心动过缓这种疾病,所以要通过更加谨慎的鉴别诊断来确诊。下面,来介绍一下窦性心动过缓的鉴别诊断方法。
窦性心动过缓的早期症状有哪些
窦性心动过缓早期症状主要表现为头晕、乏力等症状,严重时有意识不清、晕厥等症状。部分患病后无任何症状。
窦性心动过缓的诱发因素有哪些
窦性心动过缓因迷走神经兴奋、窦房结功能受损、急性心肌梗死及一些心外因素,如激烈运动、注射阿托品等原因引起。
窦性心动过缓严不严重
窦性心动过缓严重不严重不是自己说了算,而是进一步到医院找相应专科医生来复查诊断,给出治疗原则以后再来调整和确定。窦性心动过缓是指静息下心率低于60次每分钟,医学上称之为窦性心动过缓。近年来的一些大样本研究提示:正常人至少有15%的人群静息状态下心率可以低于60次每分,这种人主要见于老年人、运动员。这种医学上称之为生理性窦性心动过缓,这种不太严重,可以不必去治疗。对病理性窦性心动过缓,最常见原因,比如窦房结功能障碍,这种就会导致临床上一种叫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的病,这种情况就得需要安装起搏器,口服药物等进行干预。还有一种情况是指甲状腺功能减低,由于体内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所导致心动过缓。这种需要到内分泌科来调整治疗甲状腺内分泌功能,这种得需要治疗。还有些病人因为一些疾病,比如心衰等情况服用一些药物,如β受体阻滞剂导致心动过缓,可以通过纠正原发疾病停止药物等来改善。
语音时长 02:07

2020-02-24

62459次收听

01:49
窦性心动过缓能跑步吗
窦性心动过缓包括生理性和病理性,其严重程度有所不同,而患者是否能够跑步主要取决于病情轻重。生理性窦性心动过缓主要见于部分老年人和运动员,一般无明显症状,无需治疗,对患者影响较小,这种情况可以跑步。病理性窦性心动过缓主要见于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甲状腺功能减退、服用部分药物之后等,这种病理性窦性心动过缓对患者影响较大,可引起心悸、胸闷气短等症状,不宜剧烈运动,需及时治疗,并且需要在专业医生指导下才可跑步。
窦性心动过缓注意事项
窦性心动过缓应该注意保证充足睡眠,不要熬夜,要保持心情舒畅,还应该注意防寒保暖,适当多运动锻炼,做体位变动时要慢,最好能扶着固定物体,以防跌倒。窦性心动过缓是指窦房结因某些疾病和因素导致窦房结发放电冲动频率下降,低于每分钟60次的一种心律失常。能引起窦性心动过缓原因,有生理性,也有病理性,还有一些是某些药物或老年人窦房结的退行性变引起。生理性窦性心动过缓,或不引起血流动力学改变的窦性心动过缓,可以不用治疗。对于病理性窦性心动过缓,需针对基础疾病采取相应治疗措施。由于窦性心动过缓,可以引起头晕,甚至晕厥,所以平时应该注意防止跌倒发作而引起意外、受伤。对于能引起窦性心动过缓基础疾病,也应该采取积极措施治疗,可以使用一些药物,比如心宝丸等,有可能改善窦性心动过缓状况。
语音时长 01:32

2019-12-18

54858次收听

窦性心跳过缓是什么原因
窦性心跳过缓有生理性和病理性两类,睡觉时、运动员、高强度体力劳动者容易出现生理性窦性心跳过缓;病毒性心肌炎、冠心病、心肌病、甲减等疾病,服用某些药物,长期缺氧等会引起病理性窦性心跳过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