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禾医生官网

语音答疑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躯体焦虑症的人身体发热怎么回事

发布时间:2021-05-2178393次收听

语音内容:

躯体焦虑症的人身体发热的情况比较少见。可能是由于焦虑会导致患者的植物神经功能发生紊乱,从而使心跳减慢,支气管缩小,以节省不必要的消耗,会使产热量相对下降,在一定程度上会抑制体温上升。

也有可能是患者的交感神经异常,而使其竖毛肌停止收缩排汗,散热减少,而产生这种症状,也不排除患者本身是由于受凉或者是病毒感染而引起的发烧,这种情况与焦虑症无关,可以适当服用退烧的药物来缓解。建议患者要及时去医院就诊,根据病因治疗。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相关推荐

焦虑加重过敏症状
焦虑确实可能加重过敏症状。焦虑情绪可能通过神经内分泌机制影响免疫系统功能,导致过敏反应增强或持续时间延长。
焦虑症的诱发因素有哪些
一般情况下,焦虑症的诱发因素有环境因素、饮食与疾病因素、遗传因素等。具体内容如下:
焦虑症可能变成精神病吗
焦虑症一般不会变成精神病,精神病的发生也从来不是焦虑症演变过来。精神病是老百姓通俗的一种说法,它一般指的是精神分裂症,是一种重性的精神疾病。焦虑症是一般是没有明确原因和固定内容的一种紧张、担心、提心吊胆,又伴有一些自主神经的症状比如胸闷、心慌、呼吸困难或者是尿频等表现,还有一些运动性不安、坐立不安,心里慌、不踏实的感觉。一般这种疾病的病人内心都比较痛苦,一般会主动的去就医,自制力也比较好,预后也比较好。精神病一般的症状是伴有幻觉、妄想等精神方面的一些症状,一般病人没有自制力,也不觉着内心很痛苦,都是被迫的就医,预后也比较差。所以,这两种疾病是完全不同的疾病,不会相互转化的。
语音时长 01:18

2019-10-11

66191次收听

青少年焦虑症怎么办
青少年得了焦虑症以后,一定要及时进行心理治疗。常用的心理治疗方法是森田疗法。另外也要注意家庭治疗,可以从家庭上找到引起焦虑的根本原因,并进行调整。最后可以适当服用一些抗抑郁药物,这样能够缓解焦虑。
阿普唑仑片吃多了上瘾吗
阿普唑仑片是白色的药物,而孕妇不可用,有催眠、镇静的功效。口服药剂,对患者紧张、激动之症有着很好的医疗作用,是治疗焦虑症的辅助药物,其在长期、大量服用之后就会上瘾,这一点患者必须注意,基本服用一个月时间就差不多了,也就防止了上瘾之症。
阿普唑仑片副作用
任何药物长期使用后,都可能引起一些副作用,阿普唑仑片也不例外,提醒大家警惕药物对肝脏的损害,阿普唑仑片主要副作用是嗜睡,头晕,全身不适,皮疹,白细胞减少,兴奋,语言增多和睡眠障碍。长期大剂量服用会对肝脏造成一定的伤害,停药后可能会出现戒断症状,因此最好不要长时间服用或大剂量服用。
焦虑症有哪些症状
字面上解释焦虑症是担心、着急,急得六神无主、坐卧不宁,焦虑症的症状来源于身体的体验,最简单的表现胃紧张、担心、恐惧,患者会觉得心跳加快、心慌、胸闷,甚至会胸疼。气急的时候,会出现神经系统和呼吸系统的表现,呼吸系统表现呼吸困难以后,引起神经系统也比较紧张,出现紧张的头痛头晕,甚至会出现眩晕。然后引起植物神经功能紊乱,会出汗、大汗淋漓;会影响泌尿系统,出现小便增多等等;严重的影响神经系统、精神系统,会出现惊恐发作,甚至有些人奔跑呼喊救命,其实都是焦虑惊恐发作。焦虑也分为慢性焦虑或者是广泛性焦虑,还有比较重的焦虑发作的形式叫惊恐发作,这些都是焦虑发生的躯体症状,身体的体验表现的症状。
语音时长 01:45

2018-11-20

66529次收听

躯体焦虑症是什么
其实这是许多网民们,或者是病友们来看病的时候,主要是身体的焦虑。其实这不论是身体的焦虑也好,网友还说还有紧张性,我主要是紧张的很,其实这些都是焦虑的实质。实际上焦虑的发生是最早来源于我们心里的体验,心理的感应,其实身体的症状叫躯体反应。我们躯体都是对心理感应的反应,什么叫躯体症状,就是我们身体的反应,我们一再强调身体的反应是什么,最简单的急会怎么样,搓手、跺脚、踱步、六神无主、坐卧不宁,身体的反应是什么:气急、胸闷、心慌,甚至再往上呼吸困难、气急,然后头晕、头痛、眩晕,这都是身体症状。每个人的表现形式不一样,有些人表现是以呼吸困难、胸闷为主;有些表现为头晕、头痛、眩晕为主,有些人表现小便增多、大便增多为主。实际上最简单的躯体的表现是什么,我们都参加过考试,10点要考试了,9点半我上个厕所,9点45了怎么又上厕所,但是你去解还真的有小便,其实这就是焦虑,影响了泌尿系统,紧张的状态。这就是我们的躯体的问题,躯体的症状。
语音时长 01:36

2018-11-20

70261次收听

治疗焦虑症的西药有什么
关于治疗焦虑症,叫双通道的药,比如文拉法辛、度洛西汀。双通道的药,五羟色胺和去甲肾上腺素再回收抑制剂的药。过去和治疗抑郁症,都是用一种药,叫单通道,五羟色胺再回收抑制剂。最早的是帕罗西汀、舍曲林、西酞普兰、氟伏沙明、百忧解。用双通道药后,抗焦虑效果比较好,大概能在2到3周内缓解,所以现在认为单通道的药治疗抑郁,双通道的药以治疗焦虑为主。也可以混着用,有病人焦虑抑郁都比较重,用双通道的药比较好。个体差异不同,原则上是用双通道的药,抗焦虑效果强于单通道的抗抑郁、抗焦虑药物。
语音时长 01:45

2018-11-20

53450次收听

03:22
焦虑症吃药多久症状消失
大概也就是十天两周左右,基本上都能发挥效应。治疗焦虑症,以前医生都会用单通道的药物,如帕罗西汀、舍曲林、西酞普兰、氟伏沙明、百忧解这一类药,但抗焦虑效果不是很明显,抗抑郁效果好一点。随双通道药出现以后,文拉法辛、度洛西汀这一类药,抗焦虑效果比较好。但用完这些药以后,起效相对比较慢,大概都要在两周左右才能发挥效应。这个药两周以后起作用,是因为这个药是再回收的抑制剂,通俗一点理解就是,是一种兴奋性的递质,就是促使人的思维情绪抑制活动的,这种东西在神经系统也分泌了,分泌了以后并没有发挥效应,又被重吸收回来了。这个药物就起了一个阻断的作用。随慢慢服药时间长,体内的多巴胺,或者去甲肾上腺素,这种神经递质达到一定浓度,就会使人的情绪活动慢慢高一点,思维活动慢慢快一点,意志活动会增强一点。
焦虑症的症状有哪些
焦虑症以过分担心紧张、恐惧、害怕为主要表现,同时还可以伴有心悸、出汗、胸闷,包括胃肠道不适,比如胃满、呃逆、尿频、肌肉的振颤、肌肉无力、失眠,这些都是焦虑症可能出现的症状。除此之外很多的病人头疼、头晕,而这些症状经过各种检查,又没发现什么问题。有的人头昏沉、头蒙,有的人身上莫名其妙疼,但做各项检查查不出问题。所以很多躯体症状,病人觉得不舒服,但经过各种检查没有发现器质性病变,可能都是焦虑症的表现。
语音时长 01:17

2018-09-30

61876次收听

01:42
酸枣仁治疗焦虑症偏方有用吗
酸枣仁属于单味的中药,具有养肝、宁心、安神、敛汗的作用。酸枣仁无论是治疗抑郁还是焦虑,都应该配伍其他药物形成方剂治疗。如果焦虑症是因为心阴不足造成,可用酸枣仁结合其它药物配成一个方剂。比如天王补心丹里有酸枣仁,如果对于心阴不足,用天王补心丹能起到很好的效果。所以单纯的酸枣仁治疗焦虑症,单味药可能对某一些症状可以起到,比如它可以对失眠有一定帮助,而失眠又是因为心血不足所造成,可能会有一定的帮助。但对失眠症单靠酸枣仁,得配合其他的药物形成一个方剂,才能起到很好的效果。
01:52
焦虑症多久能康复
一般情况下,至少需要一年到两年的时间。焦虑症是一个特别容易复发的疾病。一般情况下,焦虑症患者如果想要康复,至少需要一年到两年的时间。而且焦虑症患者康复的前提在于要遵从医嘱,坚持服药,也需要患者能够积极地进行自我调整。当患者进行抗焦虑治疗的时候,可能治疗到两个月或者是三个月,症状会有明显的好转。很多时候,病人会觉得疾病已经治好,就会自己停药,不再服用药物。但是,可能半年后焦虑又复发。这是因为没有按照疗程完成一个疗程的治疗。还有一些病人的问题在于并不是不吃药,而是吃一阵停一阵,间断服药。患者出现这些情况,也会增加焦虑症复发的危险因素。所以,焦虑症患者康复的时间,至少需要一年到两年。而这个前提是在于患者一定要坚持服药,积极的进行自我调整。
01:47
轻度焦虑症怎么治疗
可以采用中医的耳针以及针灸治疗,或者是心理治疗。轻度焦虑症是指焦虑症的症状,可能有一些精神上的担心、紧张、害怕以及忧心忡忡。患者会出现一些身体上不舒服的症状,比如心慌、心悸、口干、手颤以及腹泻等等症状。对于轻度的焦虑症患者的治疗,可以采取一些非药物的治疗方法,比如中医的耳针以及针灸,这些方法都能够帮助到这些轻度的焦虑症患者,来缓解焦虑的症状。或者也可以采取一些心理治疗的办法,来治疗焦虑症。心理治疗师会给予患者一些建议,包括怎么样调整认知模式,怎么样管理时间,怎么样应对这种应激的压力。当焦虑症患者,学习到这些知识,并且在生活当中可以运用这些知识,而且注意训练自己,那这些焦虑症患者,也能够从轻度的焦虑症当中,缓解过来,可以使得焦虑症患者得到更加有效的治疗。
02:38
焦虑症是怎么引起的
一般引起焦虑症的因素一共有四种,包括遗传因素、生物学因素、心理因素以及环境因素。一、遗传因素。如果直系亲属患有焦虑症,那孩子患上焦虑症的几率,就会非常高。二、生物学因素。有研究显示,去甲肾上腺素、5-羟色胺以及γ-氨基丁酸等神经递质,对患焦虑症有比较大的影响。三、心理因素。如果人们可以积极地应对生活中的一些刺激,针对刺激的应对方式比较好,那发生焦虑的概率,就会比较低。如果人们不能够很好的应对刺激,那患上焦虑症的概率,就会比较高。四、环境因素。如果生活的环境一帆风顺,即使有一些不太好的心理因素,也不会发病;反之,即使有很好的心理素质,也有可能会发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