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禾医生官网

语音答疑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天枢穴

发布时间:2022-02-1773216次收听

语音内容:

天枢穴的位置

天枢穴位于我们的腹部,它位于我们的脐的旁边,平脐两寸的地方就是天枢穴。

天枢穴如何取穴

首先我们找到神阙穴,天枢穴是和神阙穴在同一条水平线上,胸部正中线第四肋间乳头和正中线的这个距离是四寸,我们把这个四寸分一半,我们把这个两寸从肚脐中线旁开,这个位置就是天枢穴。

天枢穴的功效

天枢穴可以治疗很多消化系统的疾病,比如胃疼,腹胀,腹泻,便秘以及脐周的疼痛,都可以用天枢穴去治疗。天枢穴可以调整月经,可以补益脾气,天枢穴还可以促进这个肠子的蠕动,改善消化不良的症状。

天枢穴最合适的理疗方法

天枢穴理疗可以采用针刺的方法,也可以采用按摩的方法,也可以采用艾灸的方法。针刺法时,取天枢穴,手持一寸半的毫针,与皮肤呈90°角直刺进皮肤,然后得气取酸麻重涨的感觉。艾灸法时,可以采用回旋灸的方法,点燃艾条之后,让艾条距离皮肤大概是5-10公分的距离,以回旋灸和温和灸的方式灸治。也可以采用隔姜灸的方法,取一块生姜在生姜上面用针打上孔,将姜片放在天枢穴的穴位上,点燃艾壮,可以做3-9壮。按摩法时通常使用按法和揉法。

天枢穴理疗的频率和最佳时间

天枢穴理疗,症状重每天都可以做,症状轻时,每周1-2次即可。

天枢穴的禁忌

孕妇禁止使用天枢穴理疗。

相关推荐

上臂粗是什么经络堵了
对于上臂粗的人来说,很多的时候,是需要注意自身的经络问题的,因为在很多的时候,经络阻塞是会造成这类的问题的,一般上臂粗是由于肩部经络阻塞所造成的,这类的问题是会引起自身的不适,严重的情况还会造成肩部僵硬,难以活动的情况发生,所以就需要注意,选择强度适中,比较合适的方式来进行,这样是比较科学,合理的。
风池穴疼痛是怎么回事
当风池穴出现疼痛症状时,预示着身体出现了某些病变,比如经常低头的人可能出现了颈椎病、枕大神经炎;经常吹冷风,导致风寒入体,也会诱发这种症状出现。另外脑血管痉挛、睡眠不足,也是导致风池穴疼痛的原因。
曲池穴的作用
曲池穴的作用有很多,比如说调和气血、清热解毒、疏通经络、消肿止痛、缓解疲劳以及提高身体免疫力等。平时没事就可以对这个穴位进行按摩,可以对身体起到很好的调理作用。
商阳穴怎么按摩
商阳穴可通过点按法、揉按法、掐按法、叩击法、艾灸法等方式刺激。商阳穴位于食指末节桡侧,距指甲角0.1寸处,是手阳明大肠经的井穴,常用于缓解咽喉肿痛、齿痛、热病等症状。1、点按法用拇指指腹垂直按压商阳穴,力度以局部有酸胀感...
上臂粗是什么经络堵了
上臂粗可能与手三阴经、手三阳经等经络不畅有关。经络堵塞通常由气血运行受阻、局部劳损或寒湿侵袭等因素引起,表现为肌肉僵硬、酸胀或活动受限。
02:02
腿上排寒气最快的艾灸方法
腿上排寒气可以用相应的穴位做艾灸比如像阳陵泉,在小腿的外侧,一般来调节小腿的疼痛或者寒湿比较重要的穴位。艾灸的时候可以点燃艾条,离两到三公分的位置,让局部能感觉到温热,做一做回旋灸,同时用左手拇指可以点按局部的穴位,体验温度是不是过高,可以做按摩让渗透的更好。同时周边的穴位像足三里穴,在外膝眼的下三寸左右旁开一横指,穴位也是保健的重要穴位,也可以通过艾条灸,同时像小腿内侧的阴陵泉,也是跟阳陵泉相对应的穴位,也能够祛寒气祛寒湿效果比较好,膝盖周围的穴位,比如内膝眼、犊鼻穴、鹤顶穴,也是能够通过艾灸比较好地缓解膝关节的疼痛,能够把腿的寒气更快地去排出。在保证安全的情况,拿灸条去灸疗腿周边穴位,能够比较好地把寒气排出,减轻腿部的不适的感觉。
01:54
艾灸肚子的位置和方法
艾灸肚子的位置,包括关元穴、中脘穴、神阙穴等,通过艾灸能起到辅助调理的作用。如关元穴,一般在肚脐下三指左右的位置,通过对此位置做艾灸,可以起到补益元气的作用,灸的时候将灸条点着,放在离皮肤大概有两三公分的位置,不要太热,太热可能导致烫伤。灸的时候可以做回旋灸,能起到温补的效果。第二个穴位就是中脘穴,中脘穴一般在肚脐到剑突连线的中点的位置,在肚脐上四寸,灸的时候也是通过回旋灸,能够起到加强运化功能、调节脾胃的效果。最后穴位是神阙穴,神阙穴是在肚脐的位置,也是人体唯一肉眼可见的穴位,因为最早的时候是从婴儿连接子宫的媒介,所以脐带连接到人体以后,是补益元气的作用。通过艾灸做回旋的艾灸,能够起到补益元气、强壮身体的效果。
拔罐应该注意什么
拔罐的注意事项,第一个是一定要严格对于罐的消毒操作;另外在拔罐治疗时,一定要让患者采取一个舒适的体位;要选择适合拔罐的部位,比如肌肉丰满的部位,一般不建议选择骨骼突出、凸凹不平或者毛发比较多的部位进行拔罐操作;根据所拔部位的面积以及大小,选择适当型号的罐体;操作时一定要动作迅速、避免烫伤;在走罐的时候不能在骨骼突出的地方采取推拉操作,以免造成皮肤的损伤或者火罐的漏气,然后导致罐体的脱落。用火罐时要注意避免灼伤或者烫伤,如果因为烫伤或者拔罐留罐时间较久,造成了皮肤起泡,这个时候也不要慌张。对于小于0。5厘米的小泡,是可以不予处理的,它可以自体吸收;如果泡体比较大,这个时候要采用消毒针从泡体中将泡液抽出,施以龙胆紫药水或者消毒药水进行消毒操作,患者会很快的愈合。针罐的时候要防止肌肉收缩,导致针体的弯曲;然后同时也要避免将针压入深处造成了损伤。
语音时长 01:48

2019-04-22

55433次收听

百会穴是什么
百会穴是人体督脉上的一个穴位,可以通百脉,全身的阳气都可以汇聚到百会穴,百会穴的意思是“百脉于此交会,百脉之会,百病所主”。位于头部前发际正中线上五寸位置,是在人体最高的位置。百会穴治疗症状很多,为临床常用穴位之一。百会穴有升阳举陷的功能,还有醒脑安神的作用。平时主要是用于治疗中风、头痛、头晕,还有癫痫等这些脑病。另外,还可以治疗气虚下陷的疾病,比如子宫下垂、胃下垂等。
语音时长 01:10

2019-02-14

58510次收听

百会穴的保健方法及注意事项是什么
百会穴在临床上可以用来治疗失眠、头痛、头晕,以及胃下垂、子宫下垂等这些疾病。平时在家里作为保健,可以有两种方法:第一,针灸的方法;第二,按摩的方法。患者可以拿艾条灸百会,每一次可以灸15到20分钟,也不用灸太长时间,因为灸太长的时间反而会有一些副作用。每天可以按摩两次,每次五分钟左右,可以把食指或者是拇指按在百会穴部位,先转圈揉按五圈,然后再反方向揉按五圈,再放松休息一会,重复按揉大致3到5次;然后患者可以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每天按摩2到3次。
语音时长 02:33

2019-02-14

59502次收听

攒竹穴是什么
攒竹穴是人体足太阳膀胱经上面的一个穴位,在面部,当眉头陷中,眶上切迹处。攒竹穴作用主要是治疗头痛,以及眼睛红肿、疼痛、面瘫;特殊功能是治疗呃逆,即打嗝。取穴时应要求患者采用正坐或仰卧姿势。在学生眼保健操中,其中有一节是指压按摩此穴,可见其保健效果非同一般。如果出现打嗝症状,平时可以用针灸方法,或者按摩方法进行治疗。患者在家可以通过自我按摩方法缓解。
语音时长 01:02

2019-02-14

57755次收听

02:26
外关的作用与好处
外关穴具有疏风清热、活血止痛、通经活络的作用。在临床常用于治疗偏头痛、高热、神经性耳聋、落枕、急性腰扭伤等症状;还可以与阳池、中渚主要治手指疼痛、腕关节疼痛,治疗效果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外关穴在临床上用的非常多,主要治疗感冒、发热等热病,还有头痛、耳鸣、耳聋等这些头面和五官科的病症;还可以用于肋间神经痛和颈肩部的疼痛。另外,外关穴还可以用于上肢的麻木、无力和疼痛病症。经常的揉按外关穴,可以缓解耳鸣、耳聋、头痛等症状。
02:12
气海的准确位置
气海穴的位置在人体下腹部的中线,下腹部中线脐下1.5寸,从肚脐到耻骨联合把分成五等份,气海穴就是在1.5寸的位置。气海穴在腹白线上,深部为小肠;有腹壁浅动脉、静脉分支,腹壁下动、静脉分支;布有第十一肋间神经前皮支的内侧支。找到气海穴的位置,患者平时在家里就可以自按摩,或者是用艾灸都具有养生保健的作用。
风池穴是什么
风池是胆经的一个穴位,是个风聚集的地方,风池穴有个凹,像一个小池塘一样一个凹陷,风池穴也能够治疗很多风引起疾病。风池穴在胆经上,在人体的胸锁乳突肌和斜方肌交界的凹陷之处,是在人体的项部的两侧,风刮过来以后,下面都有衣服穿上,这个地方正好暴露出来,所以很容易受到风邪的侵袭。
语音时长 00:55

2019-01-23

57029次收听

02:14
什么是阴陵泉穴
阴陵泉穴位于小腿内侧,胫骨内侧下缘与胫骨内侧缘之间的凹陷中。阴陵泉穴位是足太阴脾经的一个腧穴,临床较常用。从中医理论的角度讲,脾脏非常重要。一、主管运化,帮助人体吸收营养物质,把它转换成人体有用的气血。二、可以运化水湿,帮助人体水液能够正常代谢。所以阴陵泉在脾经上,是脾经的一个合穴。所以它对于帮助人体的水湿代谢,有非常良好的效果。因此临床习惯选阴陵泉穴位,可以帮助利湿、消肿,尤其针对水湿停运,而造成湿疹、皮肤瘙痒,甚至妇科病,比如女性带下疾病,月经疾病等有良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