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硬化肝功多少算正常
发布时间:2021-04-0972959次收听
语音内容:
肝硬化功能包括以下这些关键指标:
1.血清白蛋白40-55g/L,血清球蛋白20-30g/L,白蛋白/球蛋白比值1-2。血清总蛋白和白蛋白检测是反映肝脏合成功能的关键指标,大都用在反映慢性肝损害。
2.血清酶指标包括谷丙转氨酶,5-40单位/L;谷草转氨酶,8-40单位/L;谷丙转氨酶比谷草转氨酶≤1,两者的升高常见于急慢性病毒性肝炎、肝硬化活动期、肝癌、脂肪肝等。
3.总胆红素为1.71-17.1umol/L,直接胆红素为1.71-7umol/L,间接胆红素为1.7-13.7umol/L,血清胆红素是重要的判断肝细胞损害程度的预后情况的指标。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语音内容:
肝硬化功能包括以下这些关键指标:
1.血清白蛋白40-55g/L,血清球蛋白20-30g/L,白蛋白/球蛋白比值1-2。血清总蛋白和白蛋白检测是反映肝脏合成功能的关键指标,大都用在反映慢性肝损害。
2.血清酶指标包括谷丙转氨酶,5-40单位/L;谷草转氨酶,8-40单位/L;谷丙转氨酶比谷草转氨酶≤1,两者的升高常见于急慢性病毒性肝炎、肝硬化活动期、肝癌、脂肪肝等。
3.总胆红素为1.71-17.1umol/L,直接胆红素为1.71-7umol/L,间接胆红素为1.7-13.7umol/L,血清胆红素是重要的判断肝细胞损害程度的预后情况的指标。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相关推荐
碱性磷酸酶偏高什么情况

引起碱性磷酸酶偏高的原因,可以大致分为生理性和病理性两方面。生理性碱性磷酸酶偏高,主要见于青少年,或者儿童,以及孕妇在怀孕期间。因为这个时候碱性磷酸酶升高,反应的是骨骼旺盛发展生长的过程,这样是正常性的反应,不需要特殊的治疗。病理性的情况,可能就需要治疗了,如果既不是青少年也不是孕妇,出现碱性磷酸酶的显著升高,要怀疑两个方面的疾病。第一,是胆汁淤积性疾病,因为碱性磷酸酶分布在肝内的小胆管里,如果肝内的小胆管出现问题,出现肝内胆汁淤积,就会出现碱性磷酸酶升高,比较典型的碱性磷酸酸酶升高的胆汁淤积性疾病,是PBC,或者PSC。PBC叫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PSC叫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都是肝内的胆管出现炎症,是自身免疫紊乱造成的,这样两种疾病都需要积极治疗,否则长期处于炎症状态,慢慢的胆管破坏、变形,最后出现肝硬化,甚至肝肿瘤。除了刚才说的PBC,还有PSC之外,药物性肝损伤也可以表现为胆汁淤积型,这种情况下治疗就要停用可能会伤肝的药物,给与积极的退黄,修复胆管的治疗的方案。除了肝内胆汁淤积之外,由于碱性磷酸酶还分布在骨骼当中,所以在病理状态下,碱性磷酸酶的显著升高,还要警惕是不是骨肿瘤,或者其他器官的肿瘤转移到骨骼,出现了破骨细胞的活跃,也会表现为碱性磷酸酶的显著升高。
肝硬化会不会导致心慌胸闷

肝硬化患者出现心慌和胸闷,这种情况并不是非常特异。心慌和胸闷实际上往往是心肺系统可能所导致的疾病状态更为常见,比如像一些心功能不全或者是患者有一些心律失常或者是心肌缺血,这些原因出现心慌胸闷会比较多。肝硬化患者如果同时合并有胸闷和心慌的表现,可能首先要鉴别患者是否合并有这些心肺系统疾病,但是同时也要考虑,因为像这样的患者,他一般肝硬化终末期,可能会因为门脉高压导致出现胸腹水,如果合并有胸腔积液时,患者也可能会导致出现压迫双肺引起呼吸功能的障碍,这个时候患者也会出现胸闷,所以这个时候就需要对患者进行特别仔细的查体,或者对患者进行一些像胸部CT等检查,来发现是否合并有胸腔积液的存在。同时如果患者有大量的腹水造成的膈肌上抬,也会出现整个的呼吸动度障碍,会影响到整个呼吸范围。这种情况下也可以导致患者出现胸闷。所以实际上跟肝硬化直接相关的可能主要是由于胸腹水,所导致的呼吸和心跳的加快,胸闷的表现,同时还要注意排除患者同时合并的一些心肺系统疾病的可能。
肝硬化b超能看出来吗
肝硬化这种不良症状,借助B超检查是能够观察得到的。事实上,医院就有一项专门用于检查患者肝脏方面的B超检查项目,亦即肝胆胰脾检查。除此以外,患者还能够处于一个空腹的状态的时候,到医院抽血检查肝功能,也是可以诊断肝硬化的。

肝硬化是如何分期的
肝硬化主要分为代偿期和失代偿期。代偿期虽然有肝硬化,但是剩余好的肝脏还足够维持身体正常的生理所需,所以检查结果上,肝功能、血白蛋白这些指标都正常。影像上可以看到肝脏的结构表面并不光滑,已经有肝硬化的表现,但是生化指标都还基本正常,患者也没有出现一些常见的并发症。失代偿期肝硬化就是剩余好的肝脏,不足以维持正常生理所需,开始出现各种并发症的问题。比如腹水、消化道出血、下肢的浮肿,甚至有的患者出现肝性脑病这些常见的并发症。一旦出现并发症,就是失代偿期肝硬化,而且一旦发生并发症,就容易反复发生。

肝硬化腹水吃什么食物好
肝硬化腹水的饮食,要以清淡、营养、易消化的食物为主。肝硬化腹水是肝病终末期非常常见的临床表现,会有腹腔积液,患者可能会出现腹胀,严重时可能会出现继发感染,出现发烧、腹痛等感染性自发性腹膜炎改变。出现腹水之后,患者应尽量控制食盐摄入,1天盐摄入量要小于6克,以避免出现水钠潴留。同时可以口服利尿剂,比如螺内酯或呋塞米等,也有助于患者尿量增加,减少水钠潴留。对于自发性腹膜炎患者,宜吃清淡、营养、易消化食物。如果在疾病发展过程中,不能够很好地进食,也可以采取静脉营养输液,液体中可能是糖盐,葡萄糖、人血白蛋白等。

肝硬化需要做什么检查
肝硬化需要做的检查有常规检查、病毒标志物检查和影像学检查。常规检查,其中包括抽血、留尿、做超声,每年需要检查4次,每个季度要做复查。抽血检查项目包含的内容较多,有血常规、肝功能、肾功能、凝血功能,还有肿瘤标记物。肿瘤标记物包括甲胎蛋白、癌胚抗原、ca199、ca153等。病毒标志物检查,比如乙肝肝硬化患者需要做乙肝五项,丙肝患者要检查丙肝抗体及RNA;如果是自身免疫性肝炎导致的肝硬化,需要做自身抗体检查。肝硬化患者还要做肝脏弹性测定,以此判断病情在缓解还是加重。如果肝硬化怀疑有发生肝癌的倾向,应升级检查,做增强CT或增强核磁。
肝硬化的检查项目
肝硬化治疗方法有哪些

肝硬化要针对原发病进行治疗,控制肝脏炎症的进一步发展,另外要抗肝纤维化,使肝硬化的程度逐渐减轻,来达到使病情控制稳定,甚至恢复的理想的结果。对肝硬化进行治疗,最重要的是控制原发病,比如是乙肝引起来的,就要积极的治疗乙肝,控制乙肝的发展,就会阻止肝硬化的进一步加重。丙肝也是一样要抗丙肝病毒进行治疗,阻止了丙型肝炎的进展,肝纤维化逐渐就会稳定下来,肝硬化也会稳定下来才能会阻止病情的发展。包括自身免疫性肝炎、药物性肝炎中毒性肝炎、酒精性肝炎等等。肝硬化最重要的治疗,对原发病进行治疗,使肝脏炎症逐渐稳定下来,控制好才能不让病情进一步发展。作为肝硬化本身,治疗需要一个比较长的时间,目前也没有什么特别有效的药物,一般会选择保肝、抗肝纤维化、促进肝细胞的代谢、促进肝脏的血液循环、促进肝细胞的再生等等这些方面对肝硬化进行治疗。肝硬化是指由肝脏炎症导致的。肝纤维化不断地发展,不断地积累,最后导致肝硬化这么一个病理的后果。肝硬化病人还可以进一步发展到失代偿期,肝硬化还可以导致肝癌。
肝硬化严不严重

肝硬化严重。肝硬化以后,肝脏不能完成日常的合成和代谢功能,造成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此外,肝脏是一个很重要的器官,胃肠道所有的营养物质吸收后都要经过肝脏进行合成、代谢、分解,在过程中,一旦发生了肝硬化,经过胃肠道的血液不能很顺畅的从肝脏通过,这时就出现相应的问题,比如压力过高时,一些肝硬化患者可能会出现腹水,临床表现为腹胀、双下肢肿。还有一种情况是血液无法完全通过肝脏,它就要绕行,向上绕行时可能会出现胃底食管静脉曲张,引起呕血或黑便,向下绕行时会走直肠痔周的静脉,造成顽固治愈不了的痔疮,横向绕行会造成脾脏增大和脾功能亢进,表现为白细胞和血小板的下降,如果这些血液不能有效的通过肝脏分散到全身的各个地方,这时所带去的有毒性物质可能会进一步的加重患者其他脏器的负荷,出现肝脏昏迷或意识、记忆力、定向力、计算力的下降,叫做肝性脑病。这些都是肝硬化并发症的临床表现。

肝硬化是什么病
肝硬化是临床常见的慢性进行性肝病,由一种或多种病因长期或反复作用形成的弥漫性肝损害。从免疫学角度,肝硬化是指各种原因引起肝脏细胞的坏死,慢性肝损伤,继发肝细胞结节性再生。从病理学的角度,出现假小叶。肝硬化引起的病因很多,常见的大部分是乙肝肝硬化。例如有些地区人饮酒较多会有酒精性的肝炎。在南方的地区血吸虫较多,会有血吸虫性肝硬化。还有一些先天性疾病,例如胆汁淤积,会有胆汁淤积性肝硬化。目前比较常见的是乙肝肝硬化。血吸虫肝硬化最近也增多。

肝硬化抽腹水后怎么调养
肝硬化抽腹水后调养,首先患者需要充分卧床休息;其次患者需要注意补充蛋白质;再者患者需要注意多吃营养丰富的食物。肝硬化的病人抽腹水后通常需要卧床休息,以及复查电解质以及生化相关的检查,避免因为大量放腹水后引起电解质失衡,同时肝硬化患者放腹水治疗后,会因为腹水中带有大量的白蛋白而导致血中白蛋白进一步的减低。如果有明显的低蛋白血症,需要补充白蛋白,适当的利用利尿来治疗,同时饮食方面应该注意高热量,高纤维素以及维生素,营养丰富的食物。如果没有肝性脑病需要进食高蛋白的食物。如果有肝性脑病的可能,需要进食优质低蛋白。
为你推荐
语音答疑
短视频
语音答疑
短视频
热门问题
专家答疑
生活问答
专家答疑
生活问答
- 1 常见肝硬化有哪些肝硬化
- 2 常见肝硬化有哪些肝硬化?
- 3 什么是肝硬化?
- 4 肝硬化应该注意什么
- 5 肝硬化是怎样造成的
- 6 肝硬化是如何引起的
- 7 肝硬化是怎么引起
- 8 肝硬化严重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