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禾医生官网

语音答疑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胃息肉用活检吗

发布时间:2021-04-2273263次收听

语音内容:

胃息肉是肯定要活检的。

胃息肉这种疾病虽然大多数为良性疾病,但是只有通过病理活检才能够明确息肉的具体性质,以便决定患者下一步接受怎样的治疗。

所以,病理活检对于胃息肉的治疗具有非常重要的临床意义,因为胃息肉的治疗方法取决于胃息肉的大小和类型,对于有症状的息肉,应采取措施进行干预和治疗,对于这些无症状的息肉,治疗方式取决于其是否有癌变倾向,若具有较高的癌变风险,需手术切除,若无癌变风险或癌变几率很小,可以不用特殊治疗,观察随访即可。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相关推荐

01:30
胃息肉的症状及危害有哪些
胃息肉是胃内壁黏膜和黏膜下层异常生长形成的赘生物,可能与慢性胃炎、幽门螺杆菌感染等有关,其症状及危害有上腹部不适、营养不良、出血、消化不良、幽门梗阻等。建议及时就医,遵医嘱进行针对性处理。1、上腹部不适:胃息肉可能导致胃黏膜表面出现隆起,引发上腹部不适,如腹胀、隐痛等。2、营养不良:患者的食欲容易受到影响,容易导致营养摄入不足,进而出现营养不良的情况。3、出血:如果伴有胃黏膜糜烂、溃疡等情况,可能会导致消化道出血,表现为呕血、黑便等。4、消化不良:胃息肉会影响食物在胃内的正常消化,可能导致患者出现恶心、呕吐、食欲不振等症状。5、幽门梗阻:当胃息肉位于幽门部位且体积较大时,可能引起幽门梗阻,表现为饱胀感、呕吐等。需要注意的是,实际症状及危害会因病情严重程度、患者身体素质、治疗方式等而存在差异。
02:58
胃息肉2cm严重吗
胃息肉2cm需要重视,相对比较严重。但也需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如果胃息肉是单发的2cm息肉,通过染色、放大、窄带成像、蓝激光进一步检查,发现息肉陷凹结构或血管网结构发生紊乱,血管增粗、变直、僵硬等,都提示可能是恶性息肉。息肉判断并不能完全从大小来判断,有时较小的息肉也有可能出现恶性。2cm甚至2.5cm以上的息肉,恶性风险就会大大增加。胃息肉临床分类包括错构瘤性息肉,如胃底腺息肉,往往不会发生恶变,也不会引起不良感觉,不建议干预;炎性息肉或增生性息肉如果是单发的,个头比较大,伴有症状,检测有幽门螺杆菌感染,需要干预治疗;腺瘤性息肉根据含有或不含绒毛以及含有绒毛多少,又分为绒毛状腺瘤、绒毛状管状腺瘤和管状腺瘤。其中绒毛状腺瘤最容易恶变。如果是2cm的绒毛状腺瘤,很容易发生恶变,一定要尽早切除。所以2cm的胃息肉一定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结合病理情况,不能一概而论。多数情况下需要到医院请医生帮助分析。
03:12
胃息肉会便血吗
胃息肉在有些情况下会便血,息肉较大或恶性腺瘤性息肉出现局部血管破裂,也会出现出血。胃息肉根据病理形态特点可分为四大类:一、错构瘤性息肉。相对预后良好,不需要干预。二、炎性息肉。如果比较小,可抗炎治疗,无需切除。如果比较大且是孤立性息肉,有恶变可能,需内镜下切除。三、增生性息肉。如果出现异型需镜下切除,绝大多数小息肉不用处理。四、腺瘤性息肉。可分为绒毛状腺瘤、绒毛状管状腺瘤或管状腺瘤,都有癌变风险,要在内镜下切除治疗。息肉处理不能千篇一律,要根据息肉所处位置、大小、表面情况、息肉形态、有无分叶以及病理类型来处理。大的、恶性或生长比较迅速的息肉,容易出现血管增粗、变薄、破裂,导致出血。
胃窦息肉0.5cm严重吗
胃窦部息肉0.5厘米,一般来讲是不需要进行手术的,但是如果是恶性病变则需要手术切除治疗,但是胃息肉的恶变率相对来讲比较低。胃息肉0.5厘米,恶化的概率比较小,一般不需要进行手术切除,如果做胃镜的时候发现胃息肉0.5厘米,首先应该取息肉的活检,送病理诊断。如果为炎性息肉则不需要手术切除治疗,但是应该定期的进行复查,防止出现恶化的情况,一旦在复查过程中发现变大或者对日常生活造成的影响,应该及时进行镜下切除。而如果是腺瘤性息肉,这存在一定的恶化概率,最好进行手术切除。
语音时长 01:02

2021-04-22

79050次收听

胃息肉需要手术吗
胃息肉的患者通常是需要手术切除的。但是最终的治疗方案需要通过医生根据病情评估选择合适的治疗方式,临床上的治疗主要取决于胃息肉的大小和具体类型,对于有症状的息肉,应采取措施进行干预和治疗,对于这些无症状的息肉,治疗方式取决于其是否有癌变倾向,若具有较高的癌变风险,需手术切除,若无癌变风险或癌变几率很小,可以不用特殊治疗,观察随访即可。所以,并不是所有的胃息肉患者都需要接受手术治疗的,但是不论是否需要手术治疗,患者均需重视病情的监测,定期复查内镜,以预防胃息肉的复发和癌变。
语音时长 01:05

2021-04-22

80160次收听

胃息肉有哪些分型
胃息肉按照组织学进行分类,可以分为增生性息肉、腺瘤性息肉,前者不易发生癌变,后者癌变几率较高。
内镜下胃肠息肉切除手术如何做
内镜下胃肠息肉根据息肉大小确定手术方案,用活检钳或勒除器,内镜粘膜切除和内镜粘膜下切除。0.5cm以下,检查时用活检钳将其钳除即可,0.5cm以上,可做内镜黏膜切除,即发现息肉后,黏膜下注射肾上腺素,将其根部用圈套器圈套切除,切除较完整且可防止复发,2cm左右,且有癌变倾向,此时内镜下采取ESD即黏膜剥离术,术后整体化验。早期癌也可内镜下进行治疗。胃肠息肉切除术后护理方法有,胃息肉:息肉较小切除后当天可进流食,如息肉较大,1cm以上应根据术中方式,如打钛夹需禁食1天,次日逐渐恢复饮食。肠息肉:必须减少活动,息肉较小,当天可进流食,如息肉较大、切除较多,需禁食1-2天。进食、活动与术后有无出现并发症,如出血、穿孔相关。应随时观察,如出现腹痛、出血需听从医嘱。70年代提出非手术方式治疗结肠癌前病灶,近几十年,结肠镜技术和辅助设施改善,内镜息肉切除术不断进展。
语音时长 01:42

2020-03-17

56019次收听

胃息肉的药物治疗方法
胃息肉,指的是胃黏膜向胃腔内突起,形成的的局限性的隆起性病变,大致可以分为肿瘤性息肉与非肿瘤性息肉,肿瘤性息肉比较少,主要是指的是腺瘤性息肉,可能与家族遗传史有关。常常伴有其他部位的息肉,比如肠息肉、胆囊息肉等等,非肿瘤性息肉,包括增生性息肉、错构瘤性息肉,炎性纤维性息肉以及胃底腺息肉等等。临床多见的比如增生型息肉与腺瘤性息肉。形成息肉的原因,可能与平时饮食结构或者是幽门螺杆菌感染等都有关系,一般来说比较小的炎性息肉,如果有幽门螺杆菌感染的情况,可以通过根治幽门螺杆菌达到治疗目的。如果是比较大的息肉或者是腺瘤性息肉,一般需要在胃镜底下行套扎或者是电切治疗,同时需要做病理检查,排除恶性息肉可能。息肉治疗以后,一般半年到一年左右,需要复查胃镜,因为有可能复发。
语音时长 01:30

2020-02-12

55159次收听

CT可以查胃吗
CT检查在临床上十分普遍,它可以检查许多病变,适应症较多,胃部的疾病也是可以通过CT检查的。通过CT检查,可以观察到胃部是否有息肉、肿瘤,还可以观察肿瘤的大小以及与周围器官的关系等,对于疾病的诊断有很重要的意义。
胃息肉会不会癌变
胃息肉会癌变吗,胃息肉,肠息肉它都有这个问题,大家最关注就是这个东西。大家觉得粘膜上长了一个东西,是不是癌,不是,将来会不会癌,取决于不是它看起来怎么样,而看它显微镜下看起来怎么样。在内镜下看到都是一模一样,在显微镜下发现它病理不同,有炎症性的,有增生性的,有胃底腺。然后还有什么,腺瘤性。前面几种类型,炎症性、增生性、胃底腺性这种基本上都不会癌变。除非长得特别大,两厘米以上,有癌变的风险。如果是腺瘤性息肉发生率很低,如果是腺瘤性息肉,是有可能。也就是说胃息肉会不会癌变,完全取决于它的病理类型。如果不去考虑病理类型,我们就泛泛而言,胃息肉的癌变率,比肠息肉癌变率要低很多。这当然也是基于它病理类型里面相应的大数据而言的。胃里面最常见的还是胃底腺息肉,而胃底腺癌变率应该是非常罕见。所以请大家放心,大部分的胃息肉是不会癌变。但如果说每年复查发现胃息肉变得越来越大,还是建议把它切除掉。
语音时长 01:34

2019-12-20

63153次收听

02:22
胃息肉的治疗方法有哪些
胃息肉的成因有很多种,所以它的治疗方法是对因治疗,比如服用抑酸药导致的,会找一些替代治疗的方法,轻度的胃食道反胃病,可以用生活方式的调整,其他抗酸药、黏膜保护剂,胃肠动力药物来替代抑酸药,有效地减少胃息肉的增殖。如果有胆汁反流问题,可以用一些促进胃肠蠕动,中和胆汁的方法,减少胃息肉的产生。对于已经成型的胃息肉,只能在内镜下切除,小的用活检钳,能把零点五厘米以下的息肉夹掉。特别大、特别多的息肉,可以用APC的烧灼或者内镜下粘膜切除术来进行治疗。
02:09
胃息肉一定要手术吗
胃息肉是否要手术取决于它的病理类型。炎性的增生性的胃底腺息肉,癌变率比较小,长得块头一般也不会特别大,这种情况不需要手术。但如果是将来可以癌变的类型,建议早期手术。还有,不会癌变的息肉,如果长特别大,本身也有可能出现出血,产生相应的症状,这种情况也是需要手术的。和肠息肉相比较,胃息肉它的良性的不会癌变的息肉比例是远远高于肠的。所以有胃息肉,不是一定要手术,而且手术是在内镜下,用活检钳、用APC烧灼,用内镜下粘膜切除术,大一点内镜下粘膜剥除术。有了胃息肉一定要重视它,但是不要过度的恐惧。
胃息肉切除后还会长吗
胃息肉切除后,还容易有再长的情况。胃息肉就算切除也是有可能复发的,因为患有胃息肉,就说明身体里有长胃息肉的基因,这种病有较强的遗传性。如果在切除后不及时调整生活和饮食习惯,也很容易造成息肉复发,所以患者必须定期复查。
胃息肉是怎么引起的
胃息肉一般是由于饮食或者家族性遗传的其他并发症引起的,一般表现为由慢性胃炎引发的胃息肉,还有可能是吃了过多刺激胃部的食物,比如高度数的酒精、太烫或者是太硬等不易消化的食物,导致胃粘膜的损坏,从而引起胃息肉。
胃息肉能自己消失吗
胃息肉出现后如果没有任何治疗措施,那么是不会自己消失的。针对症状较轻的增生性息肉,那么可以在根除幽门螺杆菌之后,配合中医治疗;如果是胃底腺息肉,那么可以用活检夹夹除,或者氩气治疗;贲门口息肉可以抗反流治疗或者药物治疗;如果是腺瘤样息肉,那么建议手术切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