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敏性休克抢救流程是什么

关键词: #过敏
关键词: #过敏
过敏性休克抢救流程的核心是立即停止过敏原接触、保持气道通畅、注射肾上腺素并快速补液。关键步骤包括识别症状、药物干预和持续监测。
1. 识别症状与紧急处理
过敏性休克的典型症状包括皮肤瘙痒、呼吸困难、血压骤降和意识模糊。发现患者出现上述表现时,需立即移除可疑过敏原,如停止输注药物或拔出蜂刺。使患者平卧并抬高下肢,促进血液回流。监测脉搏和呼吸频率,准备心肺复苏设备。
2. 肾上腺素注射
肌肉注射肾上腺素是首要治疗措施,成人剂量为0.3-0.5mg(1:1000浓度),儿童按0.01mg/kg计算。大腿外侧肌群是最佳注射部位,吸收速度比臀部快30%。每5-15分钟可重复注射,直至症状缓解。同时建立静脉通道,准备持续输注肾上腺素(1-4μg/分钟)用于顽固性休克。
3. 辅助药物治疗
静脉给予抗组胺药物如苯海拉明25-50mg,联合H2受体阻滞剂雷尼替丁50mg。糖皮质激素常用甲强龙80-120mg或氢化可的松200mg,虽不能立即起效,但能预防双相反应。支气管痉挛者需雾化吸入沙丁胺醇2.5-5mg,喉头水肿需准备气管插管或环甲膜穿刺。
4. 液体复苏与监测
快速输注生理盐水或乳酸林格液,前30分钟至少输入1000-2000ml。每5分钟测量血压,维持收缩压>90mmHg。留置导尿管监测尿量,目标>0.5ml/kg/h。严重病例需转入ICU,进行有创血流动力学监测,警惕心肌抑制和肺水肿等并发症。
过敏性休克抢救需要团队协作,急诊科、麻醉科和ICU多学科配合至关重要。所有救治措施应同步进行而非顺序执行,肾上腺素注射每延迟5分钟死亡率上升25%。患者稳定后需观察24小时,出院时配备肾上腺素自动注射笔并进行过敏原检测指导预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