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柏的功效与作用及副作用

中医养生编辑 医心科普
72次浏览

关键词: #副作用

黄柏具有清热燥湿、泻火解毒、退虚热的功效,常用于湿热泻痢、黄疸尿赤、带下阴痒等症,但可能引起胃肠道不适或过敏反应。合理使用需掌握剂量与禁忌,避免长期大量服用。

1. 黄柏的主要功效与作用

黄柏为芸香科植物黄皮树的干燥树皮,其有效成分以小檗碱为主。临床证实能抑制金黄色葡萄球菌、痢疾杆菌等病原微生物,对湿热型腹泻疗效显著。体外实验显示其提取物可降低转氨酶水平,辅助改善肝功能。针对阴虚火旺导致的骨蒸潮热,常与知母配伍使用。

2. 具体应用场景

治疗细菌性痢疾可配伍黄连,每日用量3-12克水煎服用。妇科炎症常用黄柏栓剂,每晚1粒纳入阴道。皮肤湿疹可用黄柏30克煎汤外洗,配合地肤子效果更佳。糖尿病阴虚证候者,可与生地黄组合制成丸剂。

3. 潜在副作用与禁忌

约5%患者可能出现恶心、腹胀等消化道反应,饭后服用可减轻症状。过敏体质者可能引发皮疹,应立即停用。动物实验显示超大剂量(超过临床用量50倍)可能损伤肾功能。孕妇及脾胃虚寒者禁用,避免与洋地黄类药物同用。

正确使用黄柏需辨证施治,建议在中医师指导下用药。常规疗程不超过2周,用药期间监测排便情况。出现严重腹泻或皮肤瘙痒应及时就医,保存好药品包装以便医生判断过敏原。药材储存需防潮防蛀,霉变后禁止使用。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延伸阅读

点击加载更多

相关问答 头条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