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的临床表现有哪些

血液内科编辑 医心科普
23次浏览

关键词: #血小板

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主要表现为出血倾向和血栓形成,需通过血常规和骨髓活检确诊。典型症状包括自发性出血、头痛眩晕脾脏肿大,严重时可引发心脑血管意外。

1. 出血倾向

皮肤黏膜出血最常见,表现为鼻衄、牙龈渗血或皮下瘀斑。女性可能出现月经量增多,消化道出血时可见黑便或呕血。出血与血小板功能异常相关,数量虽多但质量下降。

2. 血栓形成症状

约半数患者出现血栓相关表现,微血栓导致手脚麻木、红斑性肢痛,典型特征是接触热水后足部剧痛。重要血管血栓可能引发中风症状如言语不清、偏瘫,或心肌梗死样胸痛。

3. 脾脏肿大

75%患者体检可触及脾脏,左上腹闷胀感常见。巨脾可能压迫胃部引起早饱感,部分患者伴随低热、盗汗等全身症状,与髓外造血刺激有关。

4. 神经系统异常

脑血管微血栓导致阵发性视力模糊、眩晕或耳鸣。部分患者出现短暂性脑缺血发作,表现为一过性意识丧失或肢体无力,需警惕进展为脑梗死。

5. 其他系统表现

胃肠道血栓可引起腹痛腹泻,肾动脉血栓可能导致高血压。妊娠期患者易发生胎盘梗死导致流产,术后伤口渗血时间延长是常见手术并发症。

该病需与继发性血小板增多鉴别,JAK2基因检测具有诊断价值。出现视物重影、胸痛或血尿应立即急诊处理,日常需避免剧烈运动和外伤。规范治疗下多数患者预后良好,但需终身监测血小板计数变化。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延伸阅读

点击加载更多

相关问答 头条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