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小板减少了?或是这4个方面在“作怪”,其中就包括“脾亢”

血液内科编辑 医点就懂
0次浏览

血小板悄悄"离家出走"?身体里可能藏着4个"小偷"!最近体检发现血小板数值往下掉,千万别急着百度吓自己。这个比红细胞小得多的血细胞,其实特别容易受外界影响。今天咱们就来揪出那些偷走血小板的"幕后黑手"。

一、免疫系统"大水冲了龙王庙"

1、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

当免疫细胞错把血小板当敌人攻击时,就像保安误伤自家员工。这种情况多发于病毒感染后,儿童身上更常见。

2、风湿免疫疾病

系统性红斑狼疮这类疾病,免疫系统长期处于"高度警戒"状态,容易误伤血小板这个"自己人"。

二、脾脏这个"血液过滤器"太敬业

1、脾功能亢进

脾脏本是血液的"质检员",但亢奋时会过度清除血小板。肝硬化、某些血液病都可能导致这种情况。

2、脾脏肿大

肿大的脾脏就像过度膨胀的仓库,会扣留更多血小板。体检时医生摸到肿大的脾脏就要警惕了。

三、骨髓这个"造血工厂"出问题

1、再生障碍性贫血

骨髓造血功能减退时,血小板产量自然下降。接触苯类物质或某些药物可能诱发。

2、骨髓异常增生

有些血液病会导致骨髓"乱造血",虽然细胞数量多,但质量差、寿命短。

四、其他"小偷"在暗中作祟

1、药物副作用

某些抗生素、抗癫痫药可能影响血小板生成。吃药后出现淤青要特别注意。

2、病毒感染

登革热、流行性出血热等病毒会直接破坏血小板,通常伴有发热症状。

3、营养缺乏

维生素B12、叶酸缺乏时,骨髓造血会受影响。长期吃素的人要当心。

发现血小板减少先别慌,很多情况是一过性的。但若伴随这些症状要立即就医:刷牙出血止不住、皮肤出现针尖样出血点、女性经量突然增多。记住定期体检很重要,血小板数值就像身体发出的"预警信号",读懂它才能及时止损。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延伸阅读

点击加载更多

相关问答 头条推荐

最新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