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再同步化治疗(CRT)是什么

心血管内科编辑 科普小医森
70次浏览

关键词: #心脏

心脏再同步化治疗(CRT)是一种通过植入特殊起搏器改善心力衰竭患者心脏同步性的疗法,适用于左右心室收缩不同步的重度心衰患者。核心机制是纠正电传导异常,提升心脏泵血效率。治疗方式包括药物调整、CRT设备植入及术后管理。

1. CRT的工作原理

CRT设备通过左心室电极同步触发左右心室收缩,解决心室间或心室内传导延迟问题。典型适应症为QRS波宽度超过150毫秒且射血分数低于35%的患者。植入过程需在导管室完成,手术时间约2-3小时。

2. 适用人群筛选标准

符合以下条件者建议评估CRT:纽约心功能分级III-IV级,优化药物治疗后症状未改善,窦性心律伴左束支传导阻滞,超声显示心室不同步。需排除严重肺动脉高压、近期心肌梗死等禁忌症。

3. 具体治疗实施步骤

术前准备包括心电图、心脏超声和冠脉造影评估。术中经锁骨下静脉植入右心房、右心室及冠状窦左心室电极。术后需定期程控调节AV/VV间期,配合β受体阻滞剂、ARNI类药物优化治疗。

4. 疗效与并发症管理

有效患者6个月内可提升射血分数5-15%,降低35%住院风险。常见问题包括电极脱位(发生率约3%)、膈神经刺激(2%)及囊袋感染(1%)。需避免核磁共振检查,日常远离强电磁场。

心脏再同步化治疗需要心内科、心外科、影像科多学科协作,术后每3-6个月随访评估设备功能。配合低盐饮食、适度有氧运动可延长设备使用寿命至8-10年。严格遵循医嘱能显著改善生活质量,降低猝死风险。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延伸阅读

点击加载更多

相关问答 头条推荐

最新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