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芍和赤芍的功效与作用是什么

中医养生编辑 医语暖心
45次浏览

白芍和赤芍均具有养血调经、止痛作用,但白芍偏重柔肝止痛,赤芍长于清热凉血。两者均可用于月经不调疼痛症状,具体应用需结合体质与症状差异。

1. 白芍的核心功效

白芍为毛茛科植物芍药的干燥根,性微寒味苦酸,归肝脾经。主要含芍药苷、苯甲酰芍药苷等成分,具有三大核心作用:平抑肝阳缓解胁痛头痛,养血调经改善面色萎黄,敛阴止汗治疗自汗盗汗。临床常用于肝阳上亢型高血压、更年期潮热多汗,配伍当归、熟地可增强补血效果。

2. 赤芍的独特作用

赤芍为同属植物川赤芍的干燥根,性微寒味苦,专入肝经。含芍药内酯苷、鞣质等成分,其清热凉血功效显著,适用于血热妄行导致的牙龈出血、皮肤紫癜。活血散瘀作用优于白芍,可治疗跌打损伤瘀肿,常与牡丹皮、生地配伍增强解毒效果。实验证实其提取物能抑制血小板聚集,改善微循环。

3. 两者的配伍应用

月经不调属肝郁血虚者,可用白芍12g配柴胡9g疏肝解郁;痛经属血瘀型宜选赤芍10g配延胡索8g活血化瘀。白芍配甘草组成芍药甘草汤,是治疗肌肉痉挛的基础方;赤芍配金银花可增强清热解毒功效,适用于痤疮红肿。两者均需煎煮30分钟以上促进有效成分溶出,脾胃虚寒者应加生姜调和。

4. 使用注意事项

白芍每日用量6-15g,便溏者需炒用;赤芍用量5-10g,孕妇慎用。现代研究显示白芍具有保肝作用但大剂量可能引起腹泻,赤芍可抗炎但凝血功能障碍者禁用。建议连续服用不超过2周,出现皮疹、腹泻应立即停用。药典规定两种药材需分开存放,避免有效成分相互影响。

正确使用白芍和赤芍需辨证施治,血虚阴亏选白芍,血热瘀滞用赤芍。建议在中医师指导下配伍使用,常规保健可选用含芍药苷的成药制剂,避免自行大剂量长期服用。药材品质以条粗长、断面颜色均匀者为佳,霉变药材禁止入药。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延伸阅读

点击加载更多

相关问答 头条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