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了接触性皮炎会有哪些症状

接触性皮炎表现为皮肤红肿、瘙痒、水疱或脱屑,分为刺激性皮炎和过敏性皮炎两类。症状轻重与接触物质性质、时间及个体敏感度相关,及时识别并避免接触致敏原是关键。
1. 刺激性接触性皮炎
直接由化学或物理刺激引起,常见于强酸、强碱、肥皂等物质接触后。症状通常在接触后迅速出现,表现为边界清晰的红斑、灼热感,严重时出现糜烂或溃疡。建筑工人、医护人员等职业群体高发。处理时需立即用清水冲洗患处,外用氧化锌软膏保护皮肤屏障。
2. 过敏性接触性皮炎
属于迟发型超敏反应,镍合金首饰、染发剂、橡胶制品是常见致敏原。接触后24-72小时出现剧烈瘙痒的红色丘疹,可能融合成片伴渗出。斑贴试验可明确过敏原。治疗采用糠酸莫米松乳膏等中效激素,合并感染时需联用莫匹罗星软膏。
3. 特殊部位表现
眼睑皮炎多由化妆品引起,皮肤薄嫩处容易出现水肿;手部皮炎常见于家庭主妇,表现为干燥皲裂;尿布区域接触性皮炎与排泄物刺激有关。不同部位需针对性处理,眼周避免使用强效激素,手部推荐尿素维E乳膏加强保湿。
4. 症状分级处理
轻度症状可用炉甘石洗剂止痒;中度症状选择氢化可的松等弱效激素;严重渗出时采用3%硼酸溶液湿敷。口服氯雷他定可缓解瘙痒,但全身性皮疹需考虑短期口服泼尼松。慢性反复发作患者建议进行过敏原筛查。
接触性皮炎防治需建立三级预防体系:避免接触已知刺激物是根本,出现症状后规范用药可加速恢复,慢性患者应建立皮肤保护习惯。选择无香精护肤品,戴防护手套操作化学品,症状持续超过1周或全身扩散时务必皮肤科就诊。